形成彼此铰接的两车辆间的侧壁或过渡部折棚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5548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24 1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两个彼此铰接连接的车辆(1、2)例如轨道车辆或铰接式客车之间的侧壁(20)或过渡部的折棚(30)的布置结构,其中所述布置结构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折纹(21、31),其中至少在多个折纹(21、31)的一侧上分别在每个折纹中布置有一个波纹(27、37),其中相应折纹和波纹的端部彼此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形成两个彼此铰接连接的车辆一例如轨道车辆或铰接式客车一之间的侧壁或过渡部的折棚的布置结构,其中,所述布置结构包括多个并排布置的折纹。
技术介绍
从现有技术已经充分已知了前述类型的布置结构。因此,作为彼此铰接的车辆部件间的过渡部的一部分的折纹折棚或波纹折棚是已知的,其中这种折棚设计为隧道形,且包围过道,在必要时也包围连接两个车辆部件的铰接件。这种折纹折棚或波纹折棚既用于轨道车辆也用于公共汽车。尤其对高速列车来说,即例如对ICE来说,为了例如当这种列车行驶进入隧道时既消减噪声也减小压力冲击,在过渡部中设置有双波纹折棚。具有一外部波纹折棚和一与该外部折棚间隔开的、设置在各个车辆的端侧上的额外的内部波纹折棚的折棚,不仅起到了热绝缘的作用,而且起到了消减噪声的作用;该折棚也能够缓和前述的压力冲击。尤其在用于避免压力冲击方面,折棚的刚性具有重大作用。尤其在轨道车辆领域中已知的是,单个的车厢仅通过联接结构彼此连接,其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这种联接结构同样被视作铰接连接件。对轨道车辆的这种通过联接结构彼此连接的车厢来说,车厢彼此不是通过过渡部(即过道和折棚)相连接的情况也并非罕见。也就是说,车辆部件或车厢相互间不具有如当设有这种过渡部时那样地能使人员从一个车辆部件走到另一个车辆部件中的连接部。当车辆仅通过一联接结构彼此连接时,也可实现车辆之间的通行。这尤其适用于当在联接结构上具有联接板(这也是通常的情形)时的情况,该联接板仅设想用于出于维修目的而实现操作人员在联接结构上的走动或站立。 当然已经证明,该联接板(或联接结构本身也)用于在车辆之间在联接结构上参与行驶。该所谓的“冲浪”已经导致了多起事故。此外,已知了与轨道结合(使用)(schienengebundene)的铰接式车辆,该铰接式车辆通过过渡部彼此连接,其中折棚在两个车辆部件之间以向内偏置10-30cm的方式延伸。因此在站台边缘和折棚之间也存在缝隙。因此,尤其在站台上拥挤时,可能会发生人员不小心到达折棚与站台边缘之间的间隙的区域中并且在尤其不利的事态下可能摔到道床上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想使侧壁以外表齐平的方式在车辆部件之间延伸。在其它地方已经讨论了在高速列车中折棚必须也能够拦截压力冲击。在另一方面,用于覆盖折棚与站台边缘之间的侧向距离的侧壁当然也应该足够刚性以避免在折棚的侧壁内凸/向内鼓起时人的腿会到达折棚和站台边缘之间的空间中。同样,这一点也适用于在两个不具有过渡部折棚的车辆部件之间的侧壁,从而禁止“地铁冲浪”。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折棚的布置结构,所述布置结构的特点在于在其表面上的高刚性。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该目的,至少在所述多个折纹的一侧上分别在每个折纹中布置有一个波纹,其中相应的折纹和波纹的端部彼此连接。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折纹和波纹的组合,其中波纹是每个折纹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折纹还是波纹都由涂层有合成材料的加强底布例如织物制成。已经证明,通过这种组合已经能够显著提高如此制成的侧壁以及如此制成的折棚的刚性,同时不会由于折纹和波纹的组合而造成这种折棚或侧壁在延展性方面的任何损失。由从属权利要求得到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特征。因此尤其是,通过横截面为U形的框架来连接所述折纹和波纹的端部。在这种侧壁中,框架仅在侧壁的高度(方向)上延伸;而在折棚中,设有至少为U形的或环绕的折棚框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特殊特征,多个折纹在其内侧、亦即在朝向车厢内部空间的一侧上、尤其至少在侧壁中央或在隧道形环绕的折棚的侧壁部段、顶棚部段或底板部段的中央、 在各个折纹顶部或折纹背部的区域中具有狭缝。通过这种狭缝尤其又提高了一些拉伸宽度,同时这种措施不会带来刚性方面的限制。当然有利的是,不仅设有这种狭缝,而且在这种侧壁中除了居中布置有狭缝外,还在两个端部上分别可找到一狭缝形的结构,其背景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为了提高刚性以及为了增强弹性效果以使侧壁或折棚收拢在一起,两个相邻折纹的折纹壁在狭缝的区域中相连接,该连接例如通过至少一个在折纹壁的深度上延伸的接缝来进行。所述接缝不仅提高了侧壁或完全以这种方式制成的折棚的刚性,而且同样还增强了弹性效果,为使折棚在正常使用中在偏移后又重新收拢起来,该弹性效果是必要的。有利地,这种接缝在侧壁中既设置在上端部上也设置在下端部上,以便实现侧壁的稳定的拉开和收拢。原则上,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折棚结构,更确切地说,其适用条件为 在这种U形或隧道形环绕的折棚的周部上至少在每个折棚部段的区域内,这种狭缝设有相应的接缝。这种狭缝在折棚的角部区域中的设置尤其导致在该区域中的拉伸宽度的增大, 这有利于吸收侧倾运动和俯仰运动或侧倾运动、俯仰运动和弯曲运动的叠加运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殊特征,折纹在通向车辆部件的车厢的端侧的过渡部中在该折纹的高度边或纵向边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及在折纹的至少一个、优选两个高度边上与车厢的端侧相连接。由此明确可知,折纹不仅例如通过纵向边与车辆的端侧连接,而且近似整面地与车辆的端侧连接。由此得到折棚或单独的侧壁的刚性的进一步增强,更确切地说,这是由于由此在出现外部负荷时进一步限制了内凸。在这种情况下,具体地,折纹在通向端侧的过渡部中配备有框架,其中折棚或侧壁可通过该框架与车辆的端侧相连接。一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制造的折棚或一侧壁如已在他处描述的那样在垂直于车辆纵轴线的方向上极其稳定,其中对这样制成的折棚来说,尤其也适用的是,折棚尤其能够拦截压力冲击,且此外,侧壁作为单独的侧壁同样有效地阻止了作用有横向力时所产生的内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特征,波纹如所述接纳折纹那样具有沿相同方向的凸出/鼓起。该措施不仅用于增强刚性,而且还用于节省空间。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示例性地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图1示意性地示出具有两个通过过渡部彼此连接的车辆部件的铰接式车辆;图2以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形成侧壁或过渡部的折棚的布置结构;图3示出图2的俯视图;图4示出根据图3中线IV-IV的剖视图;图5示出根据图2中线V-V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从根据图1的图示中可看到两个车辆部件1和2,其作为轨道车辆通过联接结构3 铰接地彼此连接。本专利技术不仅包括那些通过联接结构彼此连接的铰接式车辆,而且包括那些通过铰接件彼此连接的铰接式车辆。在联接结构或铰接件的区域中设有用10表示的过渡部,该过渡部至少包括一过道或转盘11,和一折棚30 (该折棚形成过渡部)的所述部件或一侧壁20。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是一种用于形成侧壁或过渡部的折棚的布置结构。在此参考图2至 5。图2至4示出一侧壁,该侧壁或者作为两个车辆部件1和2之间的单独的侧壁以桥接这两个车辆部件之间的距离,或者该侧壁作为完全环绕的隧道形折棚的一部分,其中要指出的是,剩余部分即顶棚和底板以与侧壁相同的方式形成或能以与侧壁相同的方式设计。就此而言,下面对侧壁进行说明,当然相应的阐述也适用于其底板、顶棚和壁部的设计都相同的折棚。侧壁20或折棚30具有多个折纹21、31,其中每个折纹21、31具有两个折纹壁22、 32、23、33。每个折纹21、31居中地接纳有一个波纹27、37,其中折纹21、31与波纹27、37在端部区域(箭头25)中通过缝合和/或粘合彼此连接,以及必要时额外通过U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佐洛托夫
申请(专利权)人:许布奈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