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5226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23:12
当EGR接通(S100中为“是”)时,ECU选择用于在EGR接通时的第一脉谱图作为进气温度修正脉谱图(S102)。因而,进气温度修正延迟量α被设定为与进气温度THa和发动机负荷KL相对应的用于在EGR接通时的进气温度修正延迟量αon(THa,KL)。另一方面,当EGR切断(S100中为“否”)时,ECU选择用于在EGR切断时的第二脉谱图作为进气温度修正脉谱图(S104)。因而,进气温度修正延迟量α被设定为与进气温度THa和发动机负荷KL相对应的用于在EGR切断时的进气温度修正延迟量αoff(THa,K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的控制,更具体地涉及装备有用于使流经排气管的一部分排气再循环到进气管的装置的内燃机的点火正时的控制。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为了改善燃料消耗和减小排气中的有害物质的量,已知一种装备有使一部分排气再循环到进气管的排气再循环装置(EGR装置)的内燃机。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6-46084(JP-A-2006-46084)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装备有这种EGR装置的内燃机的点火正时的技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6-46084(JP-A-2006-46084)中公开的控制装置中,在装备有EGR装置的内燃机的点火正时控制中基于内燃机的运转状态(转速、负荷等)来计算基本点火正时,并且根据通过用与进气温度有关的修正量、与EGR量有关的修正量等修正该基本点火正时而获得的结果来控制实际点火正时。与EGR量有关的修正量是用于朝提前侧修正基本点火正时的值。考虑到燃烧速度随着EGR气体的量增加而降低,与EGR量有关的修正量(即提前量)随着EGR的量增加而增大。另一方面,与进气温度有关的修正量是用于朝延迟侧修正基本点火正时的值。考虑到燃烧速度随着进气温度上升而提高,与进气温度有关的修正量(即,延迟量)随着进气温度上升而增大。如上所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6-46084(JP-A-2006-46084)中公开的技术中,与EGR量有关的修正量(提前量)随着EGR气体的量增加而增大。基本点火正时由此随着EGR量增加而提前。然而,根本没有公开如何在计算与进气温度有关的修正量(延迟量)的过程中考虑EGR气体的有无和EGR气体的量。也就是说,在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2006-46084(JP-A-2006-46084)中,公开了与进气温度有关的修正量(延迟量)随着进气温度上升而增大,但根本没有公开如何根据EGR气体的有无和EGR气体的量来设定与进气温度有关的修正量(延迟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提高装备有用于使一部分排气返回进气侧的再循环装置的内燃机中的转矩和燃料消耗率的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装备有用于使一部分排气返回进气侧的再循环装置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计算部和控制部。所述计算部根据作为被吸入内燃机的气体的温度的进气温度、作为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剂的温度的冷却剂温度和作为内燃机中的油的温度的油温中的至少一者来计算指示由所述内燃机的运转状态决定的基本点火正时朝延迟侧被修正的量的延迟量。所述控制部参考通过根据所述延迟量延迟所述基本点火正时而获得的设定点火正时来控制内燃机的点火正时。在该控制装置中,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将所述延迟量计算为比当所述再循环装置停止时大的值。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延迟量可以是指示所述基本点火正时根据作为被吸入内燃机的气体的温度的进气温度而朝延迟侧被修正的量的进气温度延迟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中,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在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期间的进气温度延迟量可采用或采取随着由所述再循环装置返回进气侧的排气量增加而增大的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预先在其中存储了第一脉谱图和第二脉谱图,所述第一脉谱图使用内燃机的进气温度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期间的进气温度延迟量,所述第二脉谱图使用内燃机的进气温度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再循环装置停止期间的进气温度延迟量。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可利用第一脉谱图将进气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相对应的值,并且当所述再循环装置停止时可利用第二脉谱图将进气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相对应的值。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脉谱图可以是利用内燃机的负荷及内燃机的进气温度作为参数来确定进气温度延迟量的脉谱图。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可利用第一脉谱图将进气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和内燃机的实际负荷相对应的值。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再循环装置能以根据内燃机的负荷被调节的排气再循环量使排气返回进气侧。所述第一脉谱图可被设定为使得与第二负荷相对应的第二进气温度延迟量变成大于与第一负荷相对应的第一进气温度延迟量,在所述第一负荷排气再循环量等于第一量,在所述第二负荷排气再循环量等于比所述第一量大的第二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脉谱图可以是利用内燃机的转速及内燃机的进气温度和内燃机的负荷作为参数来确定进气温度延迟量的脉谱图。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可利用第一脉谱图将进气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内燃机的实际负荷和内燃机的实际转速相对应的值。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延迟量可以是指示基本点火正时根据作为用于冷却内燃机的冷却剂的温度的冷却剂温度而朝延迟侧被修正的量的冷却剂温度延迟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预先在其中存储了第一脉谱图和第二脉谱图,所述第一脉谱图使用内燃机的冷却剂温度、内燃机的负荷和内燃机的转速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期间的冷却剂温度延迟量,所述第二脉谱图使用内燃机的冷却剂温度、内燃机的负荷和内燃机的转速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再循环装置停止期间的冷却剂温度延迟量。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可利用第一脉谱图将冷却剂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内燃机的实际冷却剂温度、内燃机的实际负荷和内燃机的实际转速相对应的值,并且当所述再循环装置停止时可利用第二脉谱图将冷却剂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内燃机的实际冷却剂温度、内燃机的实际负荷和内燃机的实际转速相对应的值。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中,所述延迟量可以是指示基本点火正时根据作为内燃机中的油的温度的油温而朝延迟侧被修正的量的油温延迟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这方面的控制装置还可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预先在其中存储了第一脉谱图和第二脉谱图,所述第一脉谱图使用内燃机的冷却剂温度、内燃机的负荷和内燃机的转速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期间的油温延迟量,所述第二脉谱图使用内燃机的油温、内燃机的负荷和内燃机的转速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再循环装置停止期间的油温延迟量。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可利用第一脉谱图将油温延迟量计算为与内燃机的实际油温、内燃机的实际负荷和内燃机的实际转速相对应的值,并且当所述再循环装置停止时可利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9.06.23 JP 148588/20091.一种用于装备有用于使一部分排气返回进气侧的再循环装置的内
燃机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部,所述计算部根据作为被吸入所述内燃机的气体的温度的进气
温度、作为用于冷却所述内燃机的冷却剂的温度的冷却剂温度和作为所述
内燃机中的油的温度的油温中的至少一者来计算指示由所述内燃机的运转
状态决定的基本点火正时朝延迟侧被修正的量的延迟量;和
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参考通过根据所述延迟量延迟所述基本点火正时
而获得的设定点火正时来控制所述内燃机的点火正时,其中,
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将所述延迟量计算为比当所述再
循环装置停止时大的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延迟量是指示所述基本点火正时根据作为被吸入所述内燃机的气
体的温度的所述进气温度而朝所述延迟侧被修正的量的进气温度延迟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由所述计算部计算出的在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期间的所述进气温度延
迟量采用随着由所述再循环装置返回所述进气侧的排气量增加而增大的
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存储部,所述存储部预先
在其中存储了第一脉谱图和第二脉谱图,所述第一脉谱图使用所述内燃机
的进气温度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期间的所述进气温度延
迟量,所述第二脉谱图使用所述内燃机的进气温度作为参数来确定在所述
再循环装置停止期间的所述进气温度延迟量,其中,
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利用所述第一脉谱图将所述进气
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所述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相对应的值,并且当所述
再循环装置停止时利用所述第二脉谱图将所述进气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所
述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相对应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脉谱图是使用所述内燃机的负荷及所述内燃机的进气温度作
为参数来确定所述进气温度延迟量的脉谱图,并且
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利用所述第一脉谱图将所述进气
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所述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和所述内燃机的实际负荷
相对应的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再循环装置以根据所述内燃机的负荷被调节的排气再循环量使排
气返回所述进气侧,并且
所述第一脉谱图被设定为使得与第二负荷相对应的第二进气温度延迟
量变成大于与第一负荷相对应的第一进气温度延迟量,在所述第一负荷所
述排气再循环量等于第一量,在所述第二负荷所述排气再循环量等于比所
述第一量大的第二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脉谱图是使用所述内燃机的转速及所述内燃机的进气温度和
所述内燃机的负荷作为参数来确定所述进气温度延迟量的脉谱图,并且
所述计算部当所述再循环装置操作时利用所述第一脉谱图将所述进气
温度延迟量计算为与所述内燃机的实际进气温度、所述内燃机的实际负荷
和所述内燃机的实际转速相对应的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延迟量是指示所述基本点火正时根据作为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泽巧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