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8612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8 11:49
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支撑件及将支撑件与本体连接的枢接机构。本体开设有收容部,收容部内侧形成台阶部,台阶部具有相交的限位面和止转面。支撑件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端面。枢接机构包括固定件、滑动设置于固定件上的滑动件、枢设于固定件靠近一端的枢轴及套设于枢轴上的扭簧,支撑件固定于滑动件上且第一表面朝向滑动件。当支撑件收容于收容部内时,支撑件的第一表面贴合于台阶部的止转面和/或支撑件的端面贴合于台阶部的限位面。所述电子装置通过台阶部进行限位即可以实现支撑件的锁合功能,结构简单,且无需增加额外的锁合结构,节省了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数码像框、游戏机、电子书等电子装置中,为便于使用者观看及操作,常常在显示器背面设置支撑件以调节显示角度。常见的电子装置中,当支撑件合拢于显示器上时,需使用卡扣等锁合机构将其锁合于该状态,结构较为复杂,且额外的锁合机构需占用一定空间,不利于电子装置的小型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实现支撑件的锁合功能且结构简单的电子装置。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支撑件及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本体连接的枢接机构。本体上开设收容部,收容部具有底面,且收容部的内侧形成台阶部,台阶部具有垂直于底面的限位面及平行于底面的止转面。支撑件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及连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端面。枢接机构包括固定件、滑动设置于固定件上的滑动件、枢设于固定件靠近一端的枢轴及套设于枢轴上的扭簧。支撑件通过第一表面与滑动件固定连接,枢轴靠近且平行于本体的收容部的止转面,当支撑件收容于本体的收容部时,支撑件的第一表面与台阶部的止转面及支撑部的端面与台阶部的限位面两组中,其中至少一组的位置关系为相互贴合。另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支撑件及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本体连接的枢接机构。本体开设有收容部,收容部内侧形成台阶部,台阶部具有相交的限位面和止转面。支撑件具有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端面。枢接机构包括固定件、滑动设置于固定件上的滑动件、枢设于固定件靠近一端的枢轴及套设于枢轴上的扭簧,支撑件固定于滑动件上且第一表面朝向滑动件。当支撑件收容于收容部内时,支撑件的第一表面贴合于台阶部的止转面和/或支撑件的端面贴合于台阶部的限位面。上述电子装置中,当支撑件收容于收容部内时,由于支撑件的第一表面贴合于台阶部的止转面,或支撑件的端面贴合于台阶部的限位面,或二者均贴合,此时虽然扭簧通过固定件对支撑件施加一个扭转的力,然而由于面与面贴合后相互之间的抵挡,使支撑件无法转动,从而将支撑件稳定保持于收容部内。此结构中仅通过台阶部进行限位即可实现对支撑件的锁合功能,结构简单,且无需增加额外的锁合结构,节省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的小型化设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组装图。图2为图1中电子装置的零件分解图。图3为图1中电子装置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电子装置的使用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00  本体  10  枢接机构  30  支撑件  50  支撑面  11  显示面  13  凹陷部  17  底面  151  台阶部  153  限位面  1531  止转面  1533  固定件  31  滑动件  32  固持件  33  枢轴  34  扭簧  35  弹性件  36  枢接部  311  枢接孔  3111  滑槽  321  枢转部  331  抵持凸缘  341  簧圈部  351  第一支脚  353  第二支脚  355  第一表面  51  第二表面  53  端面  5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及图2,电子装置100包括本体10、收容于本体10内的枢接机构30及支撑件50,枢接机构30将支撑件50与本体10可转动连接。本体10具有支撑面11和与支撑面11相对的显示面13。显示面13用于装设显示屏等显示模组。本体10开设有收容部15及与收容部15相通的凹陷部17。收容部15从本体10的支撑面11朝显示面13方向凹陷,其具有大致与支撑面11平行的底面151,收容部15一端贯穿本体10的一个侧壁(图未标),另一端形成形成一个台阶部153。。台阶部153包括与底面151垂直的限位面1531及与底面151平行的止转面1533。凹陷部17从收容部15的底面151向内凹陷。凹陷部17包括相对平行设置的两个内侧壁(图未标)。本实施方式中,收容部15和凹陷部17均为矩形槽,当然也可为其它形状,其中收容部15的形状需根据支撑件50的形状而变化。当然,凹陷部17的两个内侧壁上也可各开设一个轴孔(图未示),且该两内侧壁内上的轴孔同轴设置。枢接机构30包括固定件31、设置于固定件31一侧的滑动件32、设置于固定件31另一侧的固持件33、将固定件31、滑动件32及固持件33三者枢接的枢轴34、套设于枢轴34上的扭簧35及设置于固定件31和滑动件32之间的弹性件36。固定件31为大致矩形板状结构,其靠近一端的部位于两侧形成枢接部311,该枢接部311上开设有枢接孔3111。滑动件32两个相对的边缘部位形成滑槽321,该滑动件32可滑动地设置于固定件31上,其中固定件31的边缘部分地收容于该滑动件32的滑槽321内。固持件33也为板状结构,其靠近一端的部位于两侧形成枢转部331。枢轴34一端形成抵持凸缘341,以防止套设于枢轴34上的固定件31及固持件33松脱。扭簧35包括簧圈部351和从簧圈部351两端延伸出来的第一支脚353和第二支脚355。该第一支脚353通过铆钉(图未标)与固定件31连接,第二支脚355通过铆钉(图未示)与固持件33连接。本实施方式中,扭簧35数目为两个,当然也可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扭簧35的第一支脚353和第二支脚355也可分别直接抵持于固定件31和固持件33,而省去铆钉。弹性件36为波浪形,其一端通过铆钉与固定件31连接,另一端通过铆钉与滑动件连接。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6数目为两个,当然也可为一个或两个以上。此外,弹性件36也可为其他结构,如弓形、涡形的扭簧。支撑件50为大致矩形板状结构,其具有第一表面51、与第一表面51相对的第二表面53及连接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3的端面55。组装时,将枢轴34穿过固定件31一侧的枢接部311上的枢接孔3111、固持件33一侧的枢转部331、扭簧35的簧圈部351、固持件33的另一侧的枢转部331及固定件31另一侧的枢接部311的枢接孔3111。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支撑件及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本体可转
动地连接的枢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开设收容部,所述收容部具
有底面,且所述收容部的内侧形成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垂直于底面的限
位面及平行于所述底面的止转面;所述支撑件具有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
对的第二表面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端面;所述枢接机构包括固
定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件上的滑动件、枢设于所述固定件靠近一端的枢
轴及套设于所述枢轴上的扭簧,所述支撑件通过第一表面与所述滑动件固定
连接,所述枢轴靠近且平行于所述本体的收容部的止转面,当所述支撑件收
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部时,所述支撑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台阶部的止转面及
所述支撑部的端面与所述台阶部的限位面两组中,其中至少一组的位置关系
为相互贴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机构还包括设
置于所述固定件和滑动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至少一个弹性件一端
连接于所述固定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一端形成枢
接部,所述枢接部上开设枢接孔,所述枢轴穿设于所述枢接孔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机构还包括固
持件,所述固持件设置于所述固定件远离所述滑动件的一侧,所述固持件的
一端形成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套设于所述枢轴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开设有凹陷
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收容部连通,且从所述收容部的底面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连成李坚张汉铮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