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反应釜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4025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6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PS反应釜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盘绕在反应釜外壁的半管、分别与半管连通的冷水入管和蒸汽入管,所述冷水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反应釜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与调节阀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将反应釜温度反馈至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调控冷水入管的流量即可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控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调节阀门,而且精确度高,减少了水和蒸汽热量的浪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EPS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EPS反应釜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生产通常采用苯乙烯、纯水与辅料在带有半管换热的反应釜中经低温聚合、灌气、高温聚合等工序后,制得EPS。聚合反应必须控制好温度,聚合过程中也会放出大量的反应热。反应釜通常通过在半管上连通的冷水管和蒸汽管以控制反应的温度,冷水或蒸汽流经半管与反应釜换热,冷水或蒸汽的流量通过各自的手动阀门控制,问题是,手动控制必须占用人力,而且操作较繁琐,精确度不高,往往会浪费水和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EPS反应釜温控装置,无需占用人力, 精确度高,减少了水和热量的浪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EPS反应釜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盘绕在反应釜外壁的半管、分别与半管连通的冷水入管和蒸汽入管,所述冷水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反应釜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与调节阀连接。进一步,所述调节阀为气动薄膜调节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将反应釜温度反馈至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调控冷水入管的流量即可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控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调节阀门,而且精确度高,减少了水和蒸汽热量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附图所示,EPS反应釜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1、盘绕在反应釜1外壁的半管5、 分别与半管5连通的冷水入管3和蒸汽入管7,所述冷水入管3上设置有调节阀4,所述反应釜1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所述温度传感器6通过PLC控制器2与调节阀4连接。半管 5可螺旋盘绕在反应釜1外壁,其连通冷水入管3的冷水入口可设置在反应釜1顶部,其连通蒸汽入管7的蒸汽入口可设置在反应釜1底部,其排水口可另外设置。进一步,所述调节阀4为气动薄膜调节阀,该种阀使用简便,精确度高,适用于EPS 生产。3 使用时,先通入蒸汽将反应釜预热,聚合反应开始放热后,温度开始偏高,接着通入冷水,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下降情况并反馈至PLC控制器,调节阀继而调节冷水流速,将反应釜温度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使用PLC控制器实时控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调节阀门,减轻了人工调节需要反复调节阀门的问题,精确度也高,从而减少了水和蒸汽热量的浪费。权利要求1.一种EPS反应釜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盘绕在反应釜外壁的半管、分别与半管连通的冷水入管和蒸汽入管,其特征是所述冷水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反应釜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与调节阀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温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阀为气动薄膜调节阀。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EPS反应釜温控装置,包括反应釜、盘绕在反应釜外壁的半管、分别与半管连通的冷水入管和蒸汽入管,所述冷水入管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反应釜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PLC控制器与调节阀连接。本技术通过温度传感器将反应釜温度反馈至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调控冷水入管的流量即可实现对反应釜温度的控制,整个过程无需人工调节阀门,而且精确度高,减少了水和蒸汽热量的浪费。文档编号B01J19/00GK202219163SQ20112030633公开日2012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2日专利技术者姚方, 章黎军, 邱丁坤 申请人:苏州常乐泡塑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丁坤章黎军姚方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常乐泡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