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3638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装置包括一个筒体,筒体通过隔板将筒体分成上、下两个空间,筒体下部空间两侧壁分别连接原油输入进口管、液位计、出液口管、底部壁上连接排污口管,筒体上部两侧壁上连接有冷凝除液装置,筒体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隔板下端面与丝网除雾装置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分两步气液分离合并为在一个装置内进行气液分离,具有结构筒单,运行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操作点少,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管理等优点,广泛用于石油工业,天然气及需要气液分离干燥等行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离及干燥装置,具体涉及是石油行业油气集输领域 内对原油分离与干燥合二为一的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油气集输领域内,对原油的分离和干燥一般是采用先进行油气分 离,分离后的液体再进入干燥罐干燥,现有技术所使用的装置及工艺存在运行 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建设投资大、操作点多,不容易管理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筒单,运行安全可靠,占地省、操作点 少,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管理的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 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包括一个筒体,本技术的特殊之处在于通过 隔板将筒体分成上、下两个空间,筒体下部空间两侧壁分别连接原油输入进口 管、液位计、出液口管、底部壁上连接排污口管,筒体上部两侧壁上连接有 冷凝除液装置,筒体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隔板下端面与丝网除雾装置连 接。上述装置运行时,油气混合物经过丝网除雾装置,初步进行油气分离,分 离后的气体进入冷凝除液装置,再经过迷宫除雾装置,进行二次除雾,降低气 中带液率,液体可采用自压或泵输的方式将液体排出。装置可根据来液中含气 量的多少进行调节控制,满足不同的工艺要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筒单,运行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 操作点少,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管理等优点,广泛用于石油工业,天燃气及需要气液分离干燥等行业。附图说明图l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迷宫除雾装置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 以下结合附图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示, 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包括一个筒体1,筒体1 通过隔板4将筒体1分成上、下两个空间,筒体1下部空间两侧壁分别连接原油输入进口管2、液位计7、出液口管8、底部壁上连接排污口管9,筒体l 上部两侧壁上连接有冷凝除液装置5,筒体1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6,隔 板4下端面与丝网除雾装置3连接。所述筒体1内腔连接的隔板4下端面连接的丝网除雾装置3内腔置有填料, 填料厚度为0. 1 0. 3m,除雾率为90 99%,孔隙率为85 97%。所述筒体1外部连接有冷凝除液装置5,冷凝除液装置5的翅片间距为 5mm 30mm,翅片管直径为①25ram O100腿,工作温度为-30。C 60。C ,除液率 为80 99%。冷凝除液装置5是由多组翅片管圆周排列构成,用于降低被分离 气体的温度,使气体中的液滴沿翅片管流回筒体1,达到脱除气体中液滴的目 的。图2所示,所述筒体1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6,其迷宫除雾装置6包 括一个壳体b,壳体b的顶端连接封头e,封头e连接一个排气阔f,壳体b 底端连接中心孔板a,壳体b内腔分别连接开孔筒节c和开孔筒节g,开孔筒 节c和开孔筒节g的顶端连接外圈孔板d,开孔筒节c和开孔筒节g内腔置有 隔板h,隔板h上面置有填料m,迷宫除雾装置6内腔至少连接有三层填料m, 每层填料m厚度为50mm 200 ram,除雾粒径为10(am 100 pm。除雾装置6是通过对内部隔板及筒节的局部开孔,改变气体在装置中的流动方向,增加气体 与填料m表面接触的时间,达到降低气中带液率的目的,图中箭头方向为气体 在除雾装置6中的流动方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装置运行时,油气混合物从进液口 2进入,先在 装置底部进行预分离,分离后的气体向上经过丝网除雾装置3进行除雾,隔板4将装置分上下两个空间,经丝网除雾装置3的气体进入冷凝除液装置5进行 冷凝除液,除液后的气体进入迷宫除雾装置6,对气体进行二次除雾,降低气 中的带液率,使处理后的气体气中带液率不超过0. 005g/m3,容器排液可自压也 可用泵输的方式经过出液口 8进行排液,容器中的液位高度通过基地式液位计 7显示,容器可通过排污口 9进行排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分两步气液分离合并为在一 个装置内进行气液分离,这种改进使操作、使用、维修、管理更方便、运行安 全可靠,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是油田天然气分离干燥的理想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包括一个筒体(1),其特征在于通过隔板(4)将筒体(1)分成上、下两个空间,筒体(1)下部空间两侧壁上分别连接原油输入进口管(2)、液位计(7)、出液口管(8)、底部壁上连接排污口管(9),筒体(1)上部两侧壁上连接有冷凝除液装置(5),筒体(1)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6),隔板(4)下端面与丝网除雾装置(3)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筒体(1)内腔连接的隔板(4)下端面连接的丝网除雾装置(3)内腔置有填 料,填料厚度为0. 1 0. 3m。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筒体(1)外部连接有冷凝除液装置(5),冷凝除液装置(5)的翅片间距为5mm 30mm,翅片管直径为①25mm O100mm。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筒体(1)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6),迷宫除雾装置(6)内腔至少连接有 三层填料,每层填料厚度为50mm 200 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装置包括一个筒体,筒体通过隔板将筒体分成上、下两个空间,筒体下部空间两侧壁分别连接原油输入进口管、液位计、出液口管、底部壁上连接排污口管,筒体上部两侧壁上连接有冷凝除液装置,筒体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隔板下端面与丝网除雾装置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分两步气液分离合并为在一个装置内进行气液分离,具有结构筒单,运行安全可靠,占地面积小、操作点少,成本低,使用、维修、方便管理等优点,广泛用于石油工业,天然气及需要气液分离干燥等行业。文档编号B01D45/00GK201249074SQ20082002973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刘寺意, 鲁礼民 申请人: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原油气液分离干燥装置,包括一个筒体(1),其特征在于通过隔板(4)将筒体(1)分成上、下两个空间,筒体(1)下部空间两侧壁上分别连接原油输入进口管(2)、液位计(7)、出液口管(8)、底部壁上连接排污口管(9),筒体(1)上部两侧壁上连接有冷凝除液装置(5),筒体(1)顶部连接有迷宫除雾装置(6),隔板(4)下端面与丝网除雾装置(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礼民刘寺意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恒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