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536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骨器,包括具有纵向长度的柱体结构的持骨体,滑盖,加压杆和支撑杆;所述持骨体与所述滑盖组合成密闭的中空柱体结构;所述加压杆和支撑杆可以组合成紧密接触的柱体结构并容置于所述持骨体和滑盖组成的密闭中空柱体结构中。所述加压杆在植骨过程中可以通过支撑杆的两侧插入持骨体的凹槽,既可以在装料过程中推动骨材料,又可以在植骨过程中进行侧向植骨。所述的植骨器还可以进行正向植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骨科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植骨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植骨器大都采用注射的方式对骨隧道进行填充式植骨,但是对于一些侧壁缺损的骨隧道,比如在前交叉韧带重建失败后的翻修过程中,在取出界面螺钉时,由于界面螺钉的螺纹在取出时不可避免地导致骨隧道被扩大且经常伴随骨隧道壁的骨缺损, 需要对股骨或者胫骨侧进行植骨,在进行二期的前交叉韧带重建之前,由于目前尚没有针对骨隧道侧壁缺损进行植骨的器械,因此通常首先进行第一次手术,采用注射方式进行全填充植骨将骨通道(包括用于界面螺钉固定的孔和由于界面螺钉取出导致的骨隧道的扩大空间)完全填满,待骨质完全长合后,再进行第二次手术改变位置建立新通道,并用界面螺钉固定于新通道,使前交叉韧带与股骨或胫骨再次固定。这样的二次手术会加大患者的痛苦,延长病程,并且增加患处被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骨器,针对骨隧道有缺损的情况可以进行侧壁加压植骨,对骨隧道进行修复,该植骨器操作简单,可以缩短医生手术时间,且可在内窥镜下进行微创手术,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并减小了患处感染的风险。本技术的植骨器适合任何骨隧道需要修补的植骨手术。一种植骨器,包括持骨体,滑盖,加压杆和支撑杆;所述持骨体、滑盖、加压杆和支撑杆均为具有纵向长度的柱体结构,所述持骨体和所述滑盖各自的侧面均包括设置有纵向凹槽的、沿纵向延伸的配合面和与所述配合面两个纵向外侧边相接的外表面,所述持骨体的配合面和所述外表面分别与所述滑盖的配合面和外表面相互适配,以使两个配合面扣合后所述持骨体和所述滑盖各自的外表面组合构成完整的组合柱体的外表面、各自的凹槽组合构成完整的纵向空腔;所述持骨体的凹槽顶端具有封闭所述纵向空腔腔口的封闭结构, 所述封闭结构与所述持骨体的凹槽一体连接、铰接连接或可拆卸连接;所述加压杆和所述支撑杆互相叠合并容置于所述纵向空腔内;所述持骨体还包括限制所述滑盖和/或加压杆只能沿所述持骨体的凹槽的纵向移动的限位结构。所述加压杆和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可以分别包括沿纵向将两者组合为一体的叠合面,及与所述叠合面两个纵向外侧边相接的外侧面;所述加压杆的外侧面与所述纵向空腔的至少部分内壁的形状相配合,所述支撑杆的叠合面与所述加压杆的叠合面相配合、与所述纵向空腔的至少部分内壁相配合;和/或所述叠合面的两个纵向外侧边所确定的平面与所述配合面重合、平行或近似平行。所述纵向空腔的内壁可以是弧面,所述支撑杆的叠合面与所述加压杆的外侧面可以分别为弧形面,所述支撑杆的叠合面的弧形与所述加压杆的外侧面的弧形以及所述纵向空腔内壁的弧形相适配。4所述加压杆和/或支撑杆的长度可以等于或长于所述持骨体的凹槽长度;所述组合柱体的外表面可以是圆弧柱面;所述加压杆后端可以设置有拉出元件;所述滑盖可以包括开盖组件; 所述加压杆顶端可以具有便于插入所述持骨体的斜面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可以是设有一通孔的柱体结构,所述加压杆和支撑杆穿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纵向空腔内;所述通孔的最大宽度与所述加压杆和所述支撑杆叠合在一起的最大宽度相同或略大。所述通孔侧壁可以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制所述滑盖和所述加压杆的位置的大卡位,所述滑盖上具有与所述持骨体的大卡位进行卡合限位的限位孔,所述加压杆上设置有用于与持骨体上的大卡位进行卡合限位的多个限位小凹槽;和/或所述滑盖具有刻度;所述滑盖和所述加压杆可以具有刻度,且所述滑盖和所述加压杆的刻度一一对应;所述限位装置还可以包括用来限定支撑杆的位置的小卡位,所述支撑杆上有与小卡位对应的小凹槽。所述持骨体前端的封闭结构可以为可拆卸结构,或包括可拆卸组件;所述封闭结构的外侧可以为球冠。所述持骨体可以为两段结构,分别为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包括所述持骨体的凹槽;所述后段包括管状结构,并与所述前段一体连接;所述管状结构的内腔与所述持骨体的凹槽的后端的连接为连续连接或平滑连接;所述滑盖纵向穿过所述持骨体的后段并与所述持骨体的前段配合在一起形成纵向空腔。所述管状结构在靠近所述凹槽一侧的端部外壁可以设有台阶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可以设置于所述管状结构之内。所述持骨体、滑盖、加压杆和支撑杆可以由医用金属或无毒塑性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植骨器,可以侧向加压植骨,对侧壁缺损的骨隧道进行修补,植骨均勻,植骨效果好,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患者病痛。所述持骨体与滑盖形状匹配、紧密结合,使得骨材料在密闭的容器中不容易泄露。而且所述纵向空腔可用以容纳支撑杆和加压杆。所述植骨器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使得该植骨器适用于微创手术,可以在内窥镜下进行操作,减小了患者痛苦。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的加压杆、支撑杆的形状匹配、紧密结合,适合于加压植骨。而且所述纵向空腔可用以容纳配合紧密的支撑杆和加压杆。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纵向空腔的内壁和所述叠合面均为弧形面,一方面容易加工,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弧形的内壁和叠合面在接触过程中摩擦较小,使得操作灵活且不易损坏。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可以用加压杆和/或支撑杆长于所述持骨体凹槽的长度部分将所述加压杆和/或支撑杆拉出,省去了用其它工具拉出加压杆和/或支撑杆的不便。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持骨体与滑盖组合为具有纵向空腔的圆弧柱面,圆弧柱面结构外表面光滑,在所述植骨器进入骨隧道时,不会对骨隧道边缘造成新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的拉出元件便于拉出加压杆、开盖组件便于打开滑盖, 而可以不需要使用外部工具。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加压杆的顶端具有斜面结构,便于加压杆在植骨的不同阶段分别从支撑杆的两侧插入植骨器。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的限位结构,可以限制加压杆使其只能沿所述纵向空腔的纵向移动。 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的限位装置通过卡合方式对所述植骨器进行限位,便于加工,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可以使所述植骨器的操作更加精确,可以定量植骨。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的滑盖具有刻度,使得所述植骨器的操作方便快捷的同时保证了精确性。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支撑杆上具有小凹槽,小卡位对支撑杆进行限位,防止加压杆拉出时将支撑杆带出,使所述植骨器的操作更加方便。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的封闭结构可拆卸,或包括可拆卸组件,可将所述植骨器作为注射用植骨器,用于正向植骨,在所述植骨器原有的侧向加压植骨的功能之上又增加了正向植骨功能。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在所述圆弧柱面外连接了管状结构,适用于有关节腔的手术,在所述持骨体的前段进入骨隧道的同时,使所述管状结构进入关节腔内定位,不会对关节腔边缘造成新的磨损。而且管状结构的后端在不妨碍滑盖进入的情况下,对持骨体提供了增加其它可能的辅助功能的载体,使得持骨体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拓展。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设置在管状结构上的台阶结构可以适用于具有关节腔的手术,在这类手术中可以使植骨器在关节腔内定位,而不会对关节腔边缘增加新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将限位结构设置于管状结构上,便于限制滑盖的移动方向。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选用医用金属或无毒塑性材料,使所述植骨器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植骨器的分解图。图加是本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持骨体的横截面图。图2b是本技术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众利郑诚功刘建祥张蕾赵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李众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