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撑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846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椎体撑开装置,用以设置在一个椎体内并将椎体撑开。椎体撑开装置包含主体、两个支撑板以及撑开组件。主体具有内腔及分别连通于内腔的上开口和下开口。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于上开口和下开口,支撑板与主体滑动配合而能相对主体撑开。撑开组件包含螺杆及两组齿轮轴。螺杆可旋转地设置于内腔,螺杆呈管状结构而具有管腔并开设有通孔。两组齿轮轴分别位于螺杆的上方和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经由螺杆旋转带动两组齿轮轴同步旋转,两组齿轮轴的顶推臂分别顶推两个支撑板相对主体向外撑开。两个支撑板未撑开时,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和两个支撑板的外表面共同界定一圆柱面或者一椭圆柱面,且圆柱面和椭圆柱面的对应轴线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方向延伸。方向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椎体撑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脊柱椎体撑开
,尤其涉及一种椎体撑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椎体因外伤导致压缩性骨折,尤其伴随有骨质疏松时,通常的处理方法包含:首先经椎弓根建立微创通道,然后使用专用器械恢复椎体的原有高度,再通过微创通道将骨水泥注入至椎体内部而使其固定。其中,现有的用于恢复椎体高度的器械提出采用球囊撑开或机械臂撑开等方式。
[0003]球囊结构不足之处在于支撑力较机械臂小,椎体压缩骨折严重时无法完全撑开,恢复正常椎体高度,且对椎体内部整体挤压后容易出现较大形腔,需填充更多的骨水泥,容易造成骨水泥泄露。目前市场上的机械臂结构分为向内侧挤压撑开或向两端挤压撑开两种结构,向内侧挤压撑开结构的支撑点集中在上/下撑开片中心,撑开片在撑开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容易出现单侧倾斜;向两端挤压撑开的结构将支撑点分布在上/下撑开片两端,使上/下撑开片更平稳,但由于连接杆较小且无法确保处于在竖直方向,连接杆倾斜时容易持续受压力产生疲劳弯曲、断裂等,无法实现长久稳定固定,仍需借助填充骨水泥实现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受力均匀、应力分散、不易出现单侧倾斜或疲劳弯曲断裂等现象的椎体撑开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椎体撑开装置,用以设置在一个椎体内并将所述椎体撑开。其中,所述椎体撑开装置包含主体、两个支撑板以及撑开组件。所述主体具有内腔及分别连通于所述内腔的上开口和下开口。所述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体滑动配合而能相对所述主体撑开。所述撑开组件包含螺杆及两组齿轮轴。所述螺杆沿第一水平方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螺杆呈管状结构而具有管腔,且所述螺杆的设有螺头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所述螺杆开设有通孔。所述两组齿轮轴分别位于所述螺杆的上方和下方,每组齿轮轴包含至少一根齿轮轴,所述齿轮轴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齿轮轴设置有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分布的齿轮和顶推臂,所述齿轮与所述螺杆啮合,所述顶推臂沿所述齿轮轴的径向延伸。其中,所述椎体撑开装置被配置为能够经由所述螺杆旋转带动所述两组齿轮轴同步旋转,所述两组齿轮轴的所述顶推臂分别顶推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所述主体向外撑开。其中,所述主体具有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平行的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外表面均包含圆柱弧面或者椭圆柱弧面,所述两个支撑板未撑开时,所述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外表面共同界定一圆柱面或者一椭圆柱面,且所述圆柱面和所述椭圆柱面的对应轴线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端
壁,所述支撑板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端壁,所述两个支撑板未撑开时,所述主体和所述两个支撑板共同界定一圆柱体结构或者一椭圆柱体结构。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其中,所述多个通孔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和/或,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螺杆周向间隔布置。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主体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端壁,所述两个端壁上分别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设置于两个所述调节孔中,所述螺头经由一个所述调节孔显露于其中一个所述端壁的外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显露有所述螺头的所述端壁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锁定孔,所述锁定孔的一端孔口位于该端壁的顶部或者底部,另一端孔口连通于该端壁开设的所述调节孔。其中,所述椎体撑开装置还包含锁定销,所述锁定销可拆装地设置于所述锁定孔中,以在水平方向上锁定所述螺杆。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朝向所述主体的表面设置有滑块,所述主体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设置有多对所述滑块,所述多对滑块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同对的两个所述滑块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布置。所述主体设置有多对滑槽,所述多对滑槽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同对的两个所述滑槽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其中,多个所述滑块一一对应地滑动配合于多个所述滑槽。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两个支撑板设置的所述滑块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其中,所述两个支撑板共用多个所述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同时与分别属于所述两个支撑板的相对应的两个所述滑块滑动配合。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组所述齿轮轴包含多根所述齿轮轴,所述多根齿轮轴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分布。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每根所述齿轮轴设置有多个所述顶推臂,所述多个顶推臂的其中一部分在第一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齿轮的一侧,其中另一部分在第一水平方向上位于所述齿轮的另一侧。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7]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椎体撑开装置在实现上下两个支撑板同步撑开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优点。并且,由于采用螺杆与齿轮轴的配合设计实现撑开功能,螺杆与齿轮的啮合特性还使本专利技术具备自锁功能,进一步优化结构的稳定性。再者,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椎体撑开装置将主体和两个支撑板设计为在未撑开时大致呈圆柱型结构或椭圆柱形结构,使得椎体撑开装置经由椎弓根微创通道进入椎体内的过程更加顺畅,更加适合椎体内的应用环境。另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螺杆设置管腔和通孔,能够经由管腔和通孔向椎体内注入例如骨水泥的填充物,进一步满足椎体内的应用需要。
附图说明
[0018]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0019]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椎体撑开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主体的立体图;
[0021]图3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主体的主视图;
[0022]图4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主体的左视图;
[0023]图5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上支撑板的立体图;
[0024]图6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上支撑板的主视图;
[0025]图7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上支撑板的左视图;
[0026]图8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下支撑板的立体图;
[0027]图9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下支撑板的主视图;
[0028]图10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下支撑板的左视图;
[0029]图11是图1示出的椎体撑开装置的螺杆的立体图;
[0030]图12是图1示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体撑开装置,用以设置在一个椎体内并将所述椎体撑开,其特征在于,所述椎体撑开装置包含:主体,具有内腔及分别连通于所述内腔的上开口和下开口;两个支撑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体滑动配合而能相对所述主体撑开;以及撑开组件,包含:螺杆,沿第一水平方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螺杆呈管状结构而具有管腔,且所述螺杆的设有螺头的一端开口而另一端封闭,所述螺杆开设有通孔;及两组齿轮轴,分别位于所述螺杆的上方和下方,每组齿轮轴包含至少一根齿轮轴,所述齿轮轴沿垂直于第一水平方向的第二水平方向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齿轮轴设置有沿第二水平方向间隔分布的齿轮和顶推臂,所述齿轮与所述螺杆啮合,所述顶推臂沿所述齿轮轴的径向延伸;其中,所述椎体撑开装置被配置为能够经由所述螺杆旋转带动所述两组齿轮轴同步旋转,所述两组齿轮轴的所述顶推臂分别顶推所述两个支撑板相对所述主体向外撑开;其中,所述主体具有在第二水平方向上平行的两个侧壁,所述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外表面均包含圆柱弧面或者椭圆柱弧面,所述两个支撑板未撑开时,所述两个侧壁的外表面和所述两个支撑板的外表面共同界定一圆柱面或者一椭圆柱面,且所述圆柱面和所述椭圆柱面的对应轴线沿第一水平方向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端壁,所述支撑板具有在第一水平方向上相对的两个端壁,所述两个支撑板未撑开时,所述主体和所述两个支撑板共同界定一圆柱体结构或者一椭圆柱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其中,所述多个通孔沿第一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和/或,所述多个通孔沿所述螺杆周向间隔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体撑开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军闫寒冰张晓永李文钊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