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氧水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31774 阅读:5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1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氧水雾化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雾化器管和管道,在管道一端上分别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喷嘴、双氧水入口,在所述雾化器管内塞满有不锈钢滚珠,相邻不锈钢滚珠之间相抵靠,形成有缝隙;在所述雾化器管两端端部设有网状的盖板。与以前雾化器相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采用此结构雾化更彻底,雾化双氧水在无菌管道内不易凝固成液体。(*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双氧水雾化器

技术介绍
以前通过在热交换器热交换后无菌空气出口 20处缩小管道直径,无菌空气出口 20形成喇叭口的结构,在热交换器内形成一定的背压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双氧水雾化的结构特点是具有雾化器容器21,在雾化器容器21外围同轴套有保温棉27,保温棉27外套有保温罩对,在雾化器容器21内同轴套有螺旋器22,螺旋器22本身为螺旋状的盘口结构, 中间具有斜口并相连一体,螺旋器22顶部分别具有双氧水入口 25、喷嘴23、压缩空气入口沈,进入螺旋器22之前形成液体气体混合,将喷嘴23雾化双氧水液体与高温无菌空气混合形成雾化双氧水对整个无菌系统进行灭菌,其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螺旋器本身的结构使得雾化双氧水雾化有时不彻底,雾化双氧水在无菌管道内有时会凝固成液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双氧水物化不彻底,在无菌管道内易凝固成液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缩小双氧水雾化的口径,使得混合物能充分混合,不容易凝固成液体的双氧水雾化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双氧水雾化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雾化器管和管道,在管道一端上分别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喷嘴、双氧水入口,在所述雾化器管内塞满有不锈钢滚珠,相邻不锈钢滚珠之间相抵靠,形成有缝隙;在所述雾化器管两端端部设有网状的盖板。双氧水雾化器使用雾化器管内密排的不锈钢滚珠缩小管道直径从而能在热交换器内形成一定的背压,不锈钢滚珠之间的缝隙可以通过无菌空气。在热交换器与本结构双氧水雾化器之间的管道内也能将通过喷嘴雾化双氧水液体与高温无菌空气混合形成雾化双氧水从而达到对整个无菌系统进行灭菌效果。所述不锈钢滚珠的直径为15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与以前雾化器相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采用此结构雾化更彻底,雾化双氧水在无菌管道内不易凝固成液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雾化器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雾化器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雾化器管与不锈钢滚珠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雾化器管与不锈钢滚珠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雾化器组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请参与图2到图5所示,双氧水雾化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雾化器管1和管道4,雾化器管1接进气阀无菌空气进口,管道4接热交换器无菌空气热交换后出口,在管道4 一端上分别设有压缩空气入口 5、喷嘴6、双氧水入口 7,在所述雾化器管1内塞满有不锈钢滚珠 2,相邻不锈钢滚珠2之间相抵靠,形成有缝隙;在所述雾化器管1两端端部设有网状的盖板 3。本实施例中,可将不锈钢滚珠2的直径设为15mm。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技术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权利要求1.双氧水雾化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雾化器管(1)和管道G),在管道(4)一端上分别设有压缩空气入口(5)、喷嘴(6)、双氧水入口(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雾化器管(1)内塞满有不锈钢滚珠O),相邻不锈钢滚珠( 之间相抵靠,形成有缝隙;在所述雾化器管(1) 两端端部设有网状的盖板(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氧水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滚珠O)的直径为 15mm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双氧水雾化器,包括有相互连接的雾化器管和管道,在管道一端上分别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喷嘴、双氧水入口,在所述雾化器管内塞满有不锈钢滚珠,相邻不锈钢滚珠之间相抵靠,形成有缝隙;在所述雾化器管两端端部设有网状的盖板。与以前雾化器相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加工,采用此结构雾化更彻底,雾化双氧水在无菌管道内不易凝固成液体。文档编号B05B7/24GK202212298SQ20112032282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罗朝炜 申请人:广州市铭慧包装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铭慧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