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及其人体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919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7:38
提供正确检测室内人体的存在及其位置,更加恰当地控制从空调机的室内机的送风的空调机及其人体检测装置。安装在空调机的室内机正面上,检测室内人体存在的人体检测装置具备在水平方向上以检测区域一部分重叠的方式相邻配置的一对红外线传感器(110L、110R),并且具备配置在聚光单元(112)的前方,设定将空间同心圆状地分离后的检测区域,限制红外线的入射方向的遮挡板(113),改变该遮挡板的位置(角度),将空间分割为多个区域,来检测作为红外线源的人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机,尤其涉及检测室内空间中人体的存在来进行送风以及送风温度的控制的空调机及其人体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例如根据以下的专利文献1 3,已知对设置有空调机的室内的人体的存在及其位置进行检测来进行空气调节。特别是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空调机,为了检测来自红外线源即人体的红外线,例如设置热电传感器等红外线检测单元,在该红外线检测单元的前方配置作为红外线聚光单元的菲涅尔透镜,并且在该菲涅尔透镜的前方为了覆盖其表面而配置了红外线遮挡部件,并且使该遮挡部件与风向调整用百叶窗联动地转动。在该结构的空调机中,遮挡部件以覆盖菲涅尔透镜的表面的方式进行转动,由此在能够通过上述菲涅尔透镜进行聚光的检测区域内,使实际上检测红外线的部分区域依次变化,由此检测室内人体的存在,并且进行向通过红外线检测单元推测出存在人体的区域固定风向调节用百叶窗的控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21647号公报(日本特公平7-60004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62-175540号公报(日本特公平5-2065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昭62-2001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一般在作为红外线检测单元使用上述热电传感器(热电型红外线传感器) 的现有的空调机中,在检测作为红外线产生源的人体时,能够推定从空调机一侧观看的该红外线源的方向,但是,难以根据来自红外线检测单元即热电传感器的输出电平,高精度地检测该空调机到红外线源(人体)的法线方向的距离,因此,难以最佳地控制向室内的送风。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还考虑了在每个与空调机的距离上分别设置红外线检测单元。但是,由此红外线检测单元的个数增加,存在费用升高的问题。此外,特别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使用遮挡红外线的部件,并且通过分割为多个的菲涅尔透镜设定多个部分检测区域,在推定与红外线源即人体的距离时,该红外线源存在于红外线检测单元的正面时与存在于倾斜方向上时相比,连结红外线检测单元与红外线源的距离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即使通过该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也难以正确地检测红外线源即人体的存在及其位置来进行空气调节。因此,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加正确地检测应该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的人体的存在及人体的位置,并且,能够更加恰当地控制自空调机的风向的空调机,并且提供用于该空调机的人体检测装置。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更加恰当地控制来自空调机的风的风速以及/或者送风温度的空调机以及用于该空调机的人体检测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调机,首先,在由室外机以及通过来自该室外机的冷媒调节室内空气的室内机构成的空调机中,所述室内机在其内部至少具有热交换器、用于把通过了该热交换器的空气送到室内的送风机、控制该送风机的送风速度的风速控制单元、控制该送风机的送风风温的送风温度控制单元、控制该送风机的送风方向的送风方向控制单元、以及用于控制所述风速控制单元、所述送风温度控制单元、所述送风方向控制单元的控制部,所述室内机还具备在其前方配置的用于检测来自所述室内的红外线的红外线检测单元,在水平方向上以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的检测区域部分重叠的方式相邻配置了多个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并且各红外线检测单元具有通过来自所述室内的红外线的入射,输出电信号的红外线传感器、配置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的前方,使来自所述室内的预定角度范围的红外线向该红外线检测单元的入射面聚光的聚光单元、配置在该聚光单元的前方,用于限制所述红外线的入射方向的可移动的入射方向限定单元,并且构成该各红外线检测单元的入射方向限定单元各自具有设定将所述室内的空间同心圆状地分离为多个后的检测区域的形状,并且,所述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电信号推定在所述室内人体存在的位置,并且根据该推定的人体的存在位置控制所述送风方向控制单元。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记载的空调机中,优选配置两个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 或者优选所述入射方向限定单元分别伴随其上下方向的移动,在所述室内的空间中同心圆状地设定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的检测区域。并且,优选构成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红外线传感器是红外线双传感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记载的空调机中,优选所述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电信号求出人体存在的反应率,并且根据该反应率来推定在所述室内的检测区域中的人体的存在。或者,优选所述送风方向控制单元具有横向百叶窗和纵向百叶窗, 所述控制部根据推定的人体的存在位置,控制该横向百叶窗和纵向百叶窗的角度。此外, 所述控制部优选根据来自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电信号,推定所述室内的人体的活动量,根据该推定的活动量,控制所述风速控制单元、所述送风温度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还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提供人体检测装置,在安装在室内,通过检测来自该空间内的红外线来检测在该内部人体的存在的人体检测装置中,具有在水平方向上,以检测区域部分重叠的方式相邻配置的多个红外线检测单元,并且,各红外线检测单元具备根据来自所述空间内的红外线的入射,输出电信号的红外线传感器、配置在该红外线传感器的前方,使来自所述空间内的预定角度范围的红外线向该红外线检测单元的入射面聚光的聚光单元、配置在所述聚光单元的前方,用于限制所述红外线的入射方向的可移动的入射方向限定单元,并且,构成各个红外线检测单元的入射方向限定单元分别具有设定将所述空间同心圆状地分离为多个后的检测区域的形状,并且,具备根据来自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电信号,推定在所述空间内人体存在的位置的控制部。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在上述记载的人体检测装置中,优选配置两个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或者优选所述入射方向限定单元分别伴随其上下方向的移动,在所述空间同心圆状地设定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的检测区域。并且,优选构成所述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红外线传感器是红外线双传感器,并且,优选所述控制部根据来自所述多个红外线检测单元的电信号求出人体存在的反应率,并且根据该反应率来推定在所述空间内的检测区域中的人体的存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以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能够更加正确地检测应该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的人体的存在和位置,并且,能够更加恰当地控制空调机的风向的空调机以及用于该空调机的人体检测装置。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空调机的外观结构。图2是表示上述空调机的室内机的概要结构的框图。图3用于说明上述空调机的人体检测装置的原理。图4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在空调机的室内机的外壳表面上设置的人体检测装置。图5说明通过上述人体检测装置中的一对红外线传感器能够检测的检测区域。图6表示上述红外线传感器的遮挡板的移动位置(角度)与能够检测的检测区域的关系。图7说明从上述一对红外线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以及根据该电信号运算出的反应率。图8是表示根据上述人体检测装置推定的人体的存在位置,在空调机的室内机中进行的送风控制的一例的概要流程图。图9是详细表示上述概要流程图中的水平方向的人体存在推定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10是详细表示上述概要流程图中的活动量推定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11是详细表示上述概要流程图中的远近方向的人体存在推定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图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丝井川高穗永田孝夫能登谷义明松岛秀行上田贵郎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