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2870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10 15: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电装置,其包括定子和转子,该定子在定子主体的外周面排列有多个定子极用突起部,该转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定子周围,并具有多个转子极用突起部。多个定子极用突起部形成为突起高度沿转子的旋转方向和旋转反方向中的任意一方向变低,并且包括在轴向上隔开预定距离而分离的第1及第2定子极用突起组,第1及第2定子极用突起组均以沿周向隔有间隔的方式排列定子极用突起部而构成。转子包括在轴向上隔开预定距离而分离的第1及第2环部、以及由多个转子极用突起部中的一半转子极用突起部分别呈圆周状以隔有间隔的方式在第1及第2环部的各内周面上排列而成的第1及第2转子极用突起组,第1及第2转子极用突起组以相位相同的方式配置,并且第2转子极用突起组设置为相对于第1转子极用突起组绕轴错开使电相位错开180度的机械角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了磁路的磁阻变化的可变磁阻型的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地球温室效应及节能对策,对风力发电、小型水力发电、微型燃气轮机等分散型发电的期待提高,为了实现分散型发电而自中容量到小容量的发电机的需求增多。特别是,在对用于风力发电、小型水力发电的发电机中,由于需要使装置小型化,因此一般使用高价的稀土类磁体。另一方面,由于实现能够在低速下发电,使齿槽转矩、转矩脉动变小,因此作为发电装置的构造,认为不具有芯体的所谓无芯型的发电装置有前途。在这里,一般地说,齿槽转矩是指开放绕线的状态即没有绕线电流流动的状态下的转矩的脉动,当旋转了转子时利用磁体和铁芯之间的相互吸引来产生齿槽转矩。另一方面,转矩脉动是指绕线连接有负载的状态即有绕线电流流动的状态下的转矩的脉动,当旋转了转子时在磁体、铁芯及由绕线电流产生的电磁力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产生转矩脉动。在专利文献3中,在由具有卷绕绕线而成的凸极的定子、以及具有凸极的转子构成的磁阻电动机中,对定子侧的凸极和转子侧的凸极中的一个凸极的顶端面的角部进行倒角处理,使绕线的电感中不含有较大的高次谐波成分。在专利文献4中,包含定子和转子,以左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健二一之仓理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大学法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