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888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包括基座以及中空结构的上针和下针;所述上针和下针均由圆柱和针尖组成;所述上针和下针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上方和下方,且针尖向外,上针的内腔和下针的内腔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针,该双针的上针和下针均由圆柱和针尖组成,上针的针尖穿过药物容器的密封塞,下针的针尖穿过输液容器的密封塞,上针和下针的圆柱卡在密封塞内,可避免在密封塞的挤压力作用下使上针和下针从密封塞中退出,从而保证药物容器内的混药与输液容器内溶液顺利混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
技术介绍
为了将药物容器内的药物加入输液容器内的溶液中,然后将混合溶液输入诸如医院的临床机构中的病人。现有技术中,常采用诸如双端针将装有溶解药物的容器与装有溶液的容器连接。该双端针为中空的空腔针,该针的中间具有一中心,且在两末端具有针尖, 连续地使用空腔针的一针尖穿过药物容器的密封塞以及使用空腔针的另一针尖穿过输液容器的密封塞,以将输液容器与药物容器连接。但上述结构的双端针主要存在如下不足空腔针由锥形结构的一针尖和锥形结构另一针尖组成,空腔针的一针尖穿过药物容器的密封塞,而空腔针的另一针尖穿过输液容器的密封塞后,针尖容易从药物容器的密封塞或输液容器的密封塞中退出,导致药物容器内的药物与输液容器内的溶液混合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避免针尖从药物容器的密封塞或输液容器的密封塞中退出,保证药物容器内的药物与输液容器内的溶液顺利混合的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包括基座以及中空结构的上针和下针;所述上针和下针均由圆柱和针尖组成;所述上针和下针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上方和下方,且针尖向外,上针的内腔和下针的内腔相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为圆柱体。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的外壁均布多个锯齿型结构的凸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双针,该双针的上针和下针均由圆柱和针尖组成,上针的针尖穿过药物容器的密封塞,下针的针尖穿过输液容器的密封塞,上针和下针的圆柱卡在密封塞内,可避免在密封塞的挤压力作用下使上针和下针从密封塞中退出,从而保证药物容器内的药物与输液容器内溶液顺利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针安装在加药器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图1为双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包括基座1以及中空结构的上针2和下针3。上针2和下针3均由圆柱4和针尖5组成;上针2和下针3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上方和下方,且针尖向外,上针2的内腔和下针3的内腔相通。本实施例中,基座1为圆柱体,圆柱体结构的基座1更有利于卡在内套6的双针弹性支撑装置7上。当然,基座1的结构也并不局限于图1的结构,也可采用图2的结构,基座1的外壁均布多个锯齿型结构的凸起,使用时,将锯齿型结构的基座1卡在双针弹性支撑装置7的内孔中,与该内孔壁上均布的锯齿型凸起之间形成紧啮合,同样可将基座1卡在双针弹性支撑装置7上。使用该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时,需将基座1卡在双针弹性支撑装置7的通孔中,如图3所示。将药物容器放置于连有输液容器的内套6内,使上针2的针尖5对准药物容器的密封塞,再将外套8套在内套6上,向下推压外套8,双针的基座1穿过双针弹性支撑装置7的通孔,上针2的针尖5穿过药物容器的密封塞,下针3的针尖5穿过输液容器的密封塞,上针2和下针3的圆柱4卡在密封塞内,可避免在密封塞的挤压力作用下使上针和下针从密封塞中退出,从而保证药物容器内的药物与输液容器内溶液顺利混合。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以及中空结构的上针(2)和下针(3);所述上针(2)和下针(3)均由圆柱(4)和针尖(5)组成;所述上针(2)和下针(3)分别设置在基座(1)的上方和下方,且针尖向外,上针(2)的内腔和下针(3)的内腔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为圆柱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外壁均布多个锯齿型结构的凸起。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药器上使用的双针,包括基座以及中空结构的上针和下针;所述上针和下针均由圆柱和针尖组成;所述上针和下针分别设置在基座的上方和下方,且针尖向外,上针的内腔和下针的内腔相通。本技术提供的双针,该双针的上针和下针均由圆柱和针尖组成,上针的针尖穿过药物容器的密封塞,下针的针尖穿过输液容器的密封塞,上针和下针的圆柱卡在密封塞内,可避免在密封塞的挤压力作用下使上针和下针从密封塞中退出,从而保证药物容器内的混药与输液容器内溶液顺利混合。文档编号A61J1/20GK202207313SQ20112034385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周兵, 张昱, 李科, 王英, 赵斌, 赵柳英, 邱宇 申请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宇李科赵柳英张昱周兵王英赵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莱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