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8422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4 0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其在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中,具有比现有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高的回射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其特征在于:在具备表面保护层(1)、保持层(3)、由保持层(3)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4)、焦点形成层(5)以及镜面反射层(6)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中,微小玻璃球(4)的平均粒径在70μm~100μm的范围内,并且粒度分布为颗粒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10μm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具体而言,涉及在道路标识以及工事标识等的标识类、汽车和摩托车等车辆的牌照类、衣料、救生器具等安全器材类、招牌等标记、各种证明标签类、可视光和激光或者红外光的反射型传感器类的反射板等上具有优异的回射性能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更具体而言,涉及具有比现有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高的回射性能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将已入射的光朝着光源进行反射的回射片已广为人知,被广泛使用于道路标识以及工事标识等的标识类、汽车和摩托车等车辆的牌照类、衣料、救生器具等安全器材类、招牌等标记、各种证明标签类、可视光和激光或者红外光的反射型传感器类等。作为像这样的回射片,已知使用了具备微小玻璃球、和真空蒸镀有金属(在一般情况下为铝)的镜面反射层的回射元件的胶囊透镜(capsule lens)型回射片或者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作为胶囊透镜型回射片的例子,详细公开有Mackenzie的日本特开昭40-7870 号公报(专利文献1,对应美国专利第3,190,178号说明书)、McGrath的日本特开昭 52-110592号公报(专利文献2,对应美国专利第4,025,159号说明书)、以及Bailey的日本特开昭62-121043号公报(专利文献3,对应美国专利第5,064,272号说明书)。作为封入透镜型回射片的例子被详细公开于Belisle的日本特开昭59-71848号公报(专利文献4,对应美国专利第4,721,649号说明书)。关于回射性能,因为由于观测角度与光入射角度的组合而使得对于观测角度、相对于入射角度的要求角度会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但是关于在至少0. 2度 0. 5 度左右的观测角度上的回射性能一般是胶囊透镜型回射片具有比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优异的回射性能。然而,关于作为表示在自然光条件下的白度的指标来加以使用的Y值,封入透镜型回射片通常比胶囊透镜型回射片高,再则,涉及到生产力、操作性、以及在施工后不发生褶皱等薄膜稳定性方面,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也比胶囊透镜型回射片优异。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公昭40-7870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昭52-110592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昭62-121043号公报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昭59-7184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以上所述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虽然由于具有高回射性能且反射光的Y值较大,因而具有良好的性能,但是进一步要求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优异的回射性能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其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比现有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高的回射性能。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其特征在于在具备表面保护层、保持层、由该保持层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焦点形成层以及镜面反射层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中,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 μ m 100 μ m的范围内,并且粒度分布为颗粒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士 IOym的范围内。根据像这样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因为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在70 μ m 100 μ m 的范围内,并且粒度分布为颗粒的75%以上在平均粒径士 ΙΟμπι的范围内,所以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能够具有高的回射性能。通过使用像这样的微小玻璃球,从而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高的回射性能的理由虽然对于本专利技术人来说还不明确,但是在平均粒径小于70 μ m的情况下,会发现辉度发生极端下降。另外,在平均粒径超过100 μ m的情况下, 认为因为有必要地形成厚的焦点形成层并且有焦点形成层变歪斜的倾向,所以反射光发生散射并且相对于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的反射光的辉度发生下降。再有,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 的范围内所具有的颗粒的比例如果小于75%,则由于微小玻璃球的不均勻的比率增加,从而导致在从微小玻璃球射出的光的焦点上没有形成镜面反射层的比率变高。因此,认为反射光依然发生散射,且相对于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的反射光的辉度发生极端下降。另外,在上述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中,优选该微小玻璃球的平均粒径为80μπι 90 μ m,另外,该微小玻璃球的粒径的粒度分布优选为在平均粒径士 10 μ m的范围内占80% 以上。根据像这样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能够具有更高的反射性能。 另外,在上述封入透镜型回射片中,优选在观测角为0. 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的回射性能为200cd/lX/m2以上,更加优选在观测角为0. 2度且入射角为5度的条件下的回射性能为250cd/lx/m2以上。根据像这样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由于具有更高的反射性能,因此与现有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相比,夜间的视认性有显著的提高,并且可以用于广泛的产品上。专利技术效果如上所述,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封入透镜型回射片,其在比较接近正面的方向上,具有比现有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高的回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的截面结构的概略图。符号说明1…表面保护层2…印刷层3…保持层4…微小玻璃球5…焦点形成层6…镜面反射层7…粘结剂层8…剥离薄膜9…光的入射方向实施方式以下,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通过显示实施方式来更加详细地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封入透镜型回射片的截面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 所示,封入透镜型回射片10具备表面保护层1、保持层3、由保持层3所保持的多个微小玻璃球4、焦点形成层5以及镜面反射层6作为主要构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用于将信息传达给观测者或者将薄片着色的印刷层 2。但是,该印刷层2并非必须的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保护层1是具有全部光线透过率为80%以上的光透过性的层,只要是具有这样的光透过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是由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组合所构成。特别是从耐气候性以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以及氯乙烯树脂,其中,如果考虑到涂布适应性和着色时的着色剂分散性等,特别优选丙烯酸树脂。在不显著损害透明性的范围内,可以在表面保护层1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增塑剂、交联剂等各种添加剂。在表面保护层1中含有着色剂的情况下,相对于母体树脂的固体成分100重量份, 优选含有着色剂1 30重量份,更优选含有2 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含有5 15重量份。如果着色剂的添加量为该下限值以上,则由于能够获得充分的着色并且获得优异的视认性,因此优选,另外,如果着色剂的添加量为该上限值以下,则由于能够防止保持层过度变硬而变脆等不良状况发生,并且还能够防止机械强度、柔软性等特性被损害,因此优选。还有,因为如果表面保护层1的光透过性差,就会有变得难以获得优异的回射性能的情况,所以表面保护层优选无着色或者以能够获得透明性的着色剂来加以着色。保持层3是保持封入透镜型回射片10的微小玻璃球4的层,只要是具有光透过性的树脂,就没有特别的限制,通常是由丙烯酸树脂、醇酸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以及聚碳酸酯树脂等树脂或者这些树脂的组合所构成。特别是从耐气候性以及加工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以及氯乙烯树脂,其中如果考虑到涂布适应性和着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越智桂中泽广树高松威夫高山敬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石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