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微孔滤膜真空抽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31817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涉及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微孔滤膜真空抽滤装置,包括真空阀(1)、电磁阀(2)、三通玻璃阀(31)、缓冲瓶(4)、九通电磁阀(5)、二通玻璃阀(6)、三通玻璃阀(33)等,真空阀(1)、电磁阀(2)、三通玻璃阀(31)、缓冲瓶(4)、三通玻璃阀(32)、九通电磁阀(5)依次连通,二通玻璃阀(6)、三通玻璃阀(33)的一端均与九通电磁阀(5)连通,三通玻璃阀(33)与双咀抽滤瓶(71)连通,双咀抽滤瓶(71)上装有微孔滤膜抽滤漏斗(8),既操作简便、效率较高,又性能可靠、质量较高,并且稳定性强、实用性强,可以作为成型固定设备投入日常生产、科研与实验,为自生伊利石分离暨粘土分离开创了一种既切实可行又优质高效的新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具体地说,是一种油气储 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微孔滤膜真空抽滤装置。
技术介绍
成藏史研究是当前油气勘探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作为油气成藏史研究中的一项新技术,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受到广大油气勘 探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并己逐渐成为我国乃至国外油气成藏史研究中的一项重 要内容。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是砂岩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测年分析的 关键技术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剔除碎屑钾长石和碎屑伊利石等碎屑含钾矿物 杂质并尽量使自生伊利石得到最大程度的富集。从目前来看,尽量提出较细 粒级的粘土组分可能是实现这一 目的的唯一途径。粘土分离,尤其是细粒(<0.3um、 <0. lum或更细)粘土分离是粘土、 粘土矿物、非晶态研究与实验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本项专利技术为细粒粘土分 离提供了一种既切实可行又优质高效的新途径,除了油气勘探领域外,在地 质、煤炭、非金属矿床、农业、建材、陶瓷、造纸、涂料、环保等实验、研 究领域中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关于细粒(〈0.3um、 〈0. lixm或更细)自生伊利石粘土组分的分离提纯, 国内外大多是釆用高速、超高速离心机离心分离。高速、超高速离心机离心 分离技术主要存在以下2个方面的不足, 一是不容易控制粒级即较难实现分粒级提取;二是工作量较大,尤其是在需要提取的样品量较多,也即悬浮液 体积较大时更为明显。本项专利技术的微孔滤膜真空抽滤装置(技术)操作简便、 速度快、效率高,可以实现多粒级提取,具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微孔滤膜(真空)抽滤装置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卫生检验、制药工 业和农机、汽车、建筑机械等行业的液体过滤中广泛采用(主要目的是过滤 杂质)。与杂质过滤不同,自生伊利石分离具有一系列特殊的要求,如需要提 取不同粒级,既要滤膜上面的粘土组分,也要滤膜下面的粘土组分、需要对 不同的样品进行分离,因而需要经常更换滤膜、收集滤液、清洗系统等。由 于不能满足这些特殊要求和存在本项专利技术所解决的5个方面的问题(详见发 明内容部分中的有关描述),普通抽滤装置不能用来进行自生伊利石分离。为 了能够进行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胡振铎教授等对普通抽滤装置进行了 2点改进, 一是用普通陶瓷抽滤(过滤)漏斗((i)=150mm) 代替沙芯抽滤(过滤)漏斗;二是自行加工有机玻璃滤板(滤孔直径(i^lmm) 解决陶瓷漏斗滤孔过大问题,并用密封胶圈实现有机玻璃滤板与陶瓷漏斗之 间的真空密封。他们的抽滤装置与普通抽滤装置差别不大,虽然可以进行自 生伊利石分离但操作不便、效率较低,灵活性不强、实用性相对较低,有机 玻璃滤板与陶瓷漏斗之间的真空密封不理想、效果不容易保证,二是容易造 成陶瓷漏斗破裂。经过检索,目前国内/国外也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微孔滤膜真空 抽滤装置,既操作简便、效率较高,又性能可靠、质量较高,并且稳定性强、实用性强,可以作为成型固定设备投入日常生产、科研与实验,为自生伊利 石分离暨粘土分离开创了一种既切实可行又优质高效的新途径。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真空阀、电磁阀、三通玻璃阀、缓冲瓶、九 通电磁阀、二通玻璃阀、微孔滤膜抽滤漏斗、双咀抽滤瓶、放水阀,真空阀、 电磁阀、三通玻璃阀、缓冲瓶、三通玻璃阀、九通电磁阀依次连通,二通玻 璃阀、三通玻璃阀的一端均与九通电磁阀连通,三通玻璃阀与双咀抽滤瓶连 通,双咀抽滤瓶上装有微孔滤膜抽滤漏斗,放水阀与双咀抽滤瓶连通。三通玻璃阀门至少一个以上,双咀抽滤瓶至少一个以上,三通玻璃阀门 与对应的双咀抽滤瓶连通。三通玻璃阀的一端通大气。缓冲瓶通过玻璃管和胶皮塞分别与三通玻璃阀连接。九通电磁阀中的五个阀门与该装置连接形成4个独立的抽滤部分,与二 通玻璃阀连接的阀门为总阀门,九通电磁阀也可以换成五通电磁阀。 与二通玻璃阀连接的九通电磁阀的总阀门始终为开。双咀抽滤瓶的上部装有微孔滤膜抽滤漏斗,双咀抽滤瓶通过微孔滤膜抽 滤漏斗的上抽气咀与三通玻璃阀连接。微孔滤膜抽滤漏斗为双层结构,其上部开有滤孔,滤孔的直径为lMl,滤孔间距3mm,滤板周边不打孔。本项专利技术的优点1. 操作简便、效率较高、劳动强度低;2. 机动灵活、适用性强;3. 性能可靠、质量较高,并且稳定性强、实用性强,可以作为成型固定 设备投入日常生产、科研与实验;4. 可使本项专利技术装置的优越性得到最佳发挥并获得最佳的整体效果即合 理、便捷、优质、高效。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项专利技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项专利技术装置中的不锈钢微孔滤膜真空抽滤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真空阀1、电磁阀2、三通玻璃阀31、缓冲瓶 4、三通玻璃阀32、九通电磁阀5、 二通玻璃阀6、三通玻璃阀33、微孔滤膜 抽滤漏斗8、双咀抽滤瓶71、放水阀10,真空阀1、电磁阀2、三通玻璃阀 31、缓冲瓶4、三通玻璃阀32、九通电磁阀5依次连通,二通玻璃阀6、三通 玻璃阀33的一端均与九通电磁阔5连通,三通玻璃阀33与双咀抽滤瓶71连 通,双咀抽滤瓶71上装有微孔滤膜抽滤漏斗8,放水阀10与双咀抽滤瓶71 连通。三通玻璃阀门33至少一个以上,双咀抽滤瓶71至少一个以上,三通玻 璃阀门33与对应的双咀抽滤瓶71连通,三通玻璃阀33的另一端与九通电磁 阀5连通。三通玻璃阀34与双咀抽滤瓶72连通,三通玻璃阀35与双咀抽滤瓶73 连通,三通玻璃阀36与双咀抽滤瓶74连通。三通玻璃阀31、三通玻璃阀32、三通玻璃阀33、三通玻璃阀34、三通玻璃阀35、三通玻璃阀36的一端通大气。缓冲瓶4通过玻璃管和胶皮塞分别与三通玻璃阀31、三通玻璃阀32连接。 九通电磁阀5中的五个阀门与该装置连接形成4个独立的抽滤部分,与二通玻璃阀6连接的阀门为总阀门,九通电磁阀5也可以换成五通电磁阀。 与二通玻璃阀6连接的九通电磁阀5的总阀门始终为开。 双咀抽滤瓶71的上部装有微孔滤膜抽滤漏斗8,双咀抽滤瓶71通过微孔滤膜抽滤漏斗8的上抽气咀与三通玻璃阀33连接。微孔滤膜抽滤漏斗8为双层结构,其上部开有滤孔,滤孔的直径为lmm,滤孔间距3mm,滤板周边不打孔。以上涉及的仪器设备各部件均对规格、型号、厂家等均无严格要求,且均为市场上所购的。 具体实施过程是1. 在真空泵1和缓冲瓶4之间引入电磁阀2作用该电磁阀21与真空泵1共用一个电源开关。打开真空泵l时,电磁阀2接通,从而对系统抽真空;关闭真空泵l时,电磁阀2关闭,在对真空泵1放气即通大气(避免返油)的同时使系统与真空泵1隔断,从而使整 个系统保持高度密封状态,既提高了抽滤效率,又可以使真空泵1不需要连 续不间断的工作,从而减少电力消耗、节省能源并减少实验室噪音。2. 在缓冲瓶4、三通玻璃阀32与双咀抽滤瓶71前端的三通玻璃阀33之 间引入九通电磁阀5作用该九通电磁阀的各个通道均具有独立的电源开关,通电时开启,断电时关闭,可以使一台真空泵l同时对8个双咀抽滤瓶71进行抽真空,从 而形成8套独立的真空抽滤系统。附图中显示了对4个双咀抽滤瓶71、双咀 抽滤瓶72、双咀抽滤瓶73、双咀抽滤瓶74同时抽真空,即形成4个独立的 真空抽滤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油气储层自生伊利石分离提纯微孔滤膜真空抽滤装置,包括真空阀(1)、电磁阀(2)、三通玻璃阀(31)、缓冲瓶(4)、三通玻璃阀(32)、九通电磁阀(5)、二通玻璃阀(6)、三通玻璃阀(33)、微孔滤膜抽滤漏斗(8)、双咀抽滤瓶(71)、放水阀(10),其特征在于:真空阀(1)、电磁阀(2)、三通玻璃阀(31)、缓冲瓶(4)、三通玻璃阀(32)、九通电磁阀(5)依次连通,二通玻璃阀(6)、三通玻璃阀(33)的一端均与九通电磁阀(5)连通,三通玻璃阀(33)与双咀抽滤瓶(71)连通,双咀抽滤瓶(71)上装有微孔滤膜抽滤漏斗(8),放水阀(10)与双咀抽滤瓶(7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有瑜罗修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