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润滑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314301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5-03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定量分配润滑油的油气润滑分配器。解决了现有的油气润滑分配器中不能对油量进行定量调节的缺陷,包括分配器本体,分配器本体内设置有进油孔和进气孔,分配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连通进油孔和进气孔的出油孔,进油孔和进气孔在分配器本体内相通,分配器本体上设置有与进油孔相通的油量定量孔,定量孔内设置有活塞孔,活塞孔内放置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指示杆,指示杆上套置有定量弹簧,定量孔口处螺接有定量螺栓。定量孔内设置活塞、指示杆、定量弹簧,使得润滑油从进油孔进入时先进行计量,通过调节指示杆的移动距离来调节计量的范围,从而使得油气混合比例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状况。(*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分配器,尤其是一种具有定量分配润滑油的油气润滑分配器
技术介绍
油气润滑技术是继油雾润滑之后,在西方工业化国家首选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润滑方式,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投资最小、设备润滑最佳且得到润滑人士一致公认的一种节能环保型润滑方式。它具有油雾润滑的优点又避免了油雾润滑的一些不足,因而在钢铁、造纸、医药、采矿、纺织和水泥等行业得到了广泛使用。油气润滑分配器是具有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和一定数量的润滑油在一定长度的管道中混合,通过压缩空气在管道内的流动,带动润滑油沿管道内壁不断地流动,把油气混合体输送到润滑点实现润滑。比如中国专利局于2000年8月30日公告了一份CN2394086Y号专利,名称为油气润滑分配器,该分配器是于一分配器本体设多组孔路,每一组孔路包括具有内螺纹之一入油孔、一入风口、一油气出口、一混合调整孔、一油量调整孔;该入油孔与入风口分设平行的未贯穿孔;该油量调整孔垂直设一活塞孔及一小孔且连通于入油孔的未贯穿孔;该油气出口平行于该油量调整孔且垂直向内设一中孔及一小孔,该小孔垂直相通于入风口的未贯穿孔;该混合调整孔于水平向垂直设一小中孔及一小孔。但是该分配器不能对油量进行分配,只是通过通油空间进行储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油气润滑分配器中不能对油量进行定量调节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定量弹簧和定量活塞相配合对油量进行定量调节的油气润滑分配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气润滑分配器,包括分配器本体,分配器本体内设置有进油孔和进气孔,分配器本体上还设置有连通进油孔和进气孔的出油孔,进油孔和进气孔在分配器本体内相通,分配器本体上设置有与进油孔相通的油量定量孔,定量孔内设置有活塞孔,活塞孔内放置有活塞,活塞上连接有指示杆,指示杆上套置有定量弹簧,定量孔口处螺接有定量螺栓。润滑油从进油孔进入到分配器本体内并推动活塞移动,活塞带动指示杆移动,指示杆伸出便于观察、监测。在装有计数器时,指示杆可触动计数器内的微动开关,传输信号。定量弹簧套置在指示杆上可以起到复位的作用,在定量弹簧的作用下,指示杆下行,推动活塞下行,并将润滑油排入到出油孔处与进气混合;定量螺栓可以固定定量弹簧,定量螺栓能限定活塞的移动距离,从而控制从进油孔进入的润滑油的体积,使用不同长度的定量螺栓控制活塞的移动距离就可以调节润滑油的进入量,使得油气混合的比例更加符合要求,而且调节比较方便,只要更换不同长度的定量螺栓就能控制活塞的移动距离以控制油量。作为优选,出油孔内固定有中间带内孔的单向阀螺栓,单向阀螺栓前端设置有伞形油封,伞形油封与单向阀螺栓的端部之间形成储油腔,储油腔与活塞孔相通。单向阀螺栓配合伞形油封,防止润滑油与压缩器混合后倒回到进油孔处,造成润滑油输送故障,与活塞孔相通的储油腔可以储存从进油孔进入到润滑油,并导入到定量孔,在定量孔处计量后,被压入到单向阀螺栓的内孔内。作为优选,伞形油封的伞形面朝向进油孔一侧,单向阀螺栓与出油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单向阀螺栓中间内孔的出口端与进气孔相通。伞形面朝向进油孔,润滑油从进油孔进入,推动伞形油封后退并封住单向阀螺栓中间的内孔,同时润滑油克服伞形油封的边缘进入到储油腔并计量,计量后顶开伞形油封,导入到内孔内。作为优选,进油孔与进气孔相互平行,出油孔与进油孔相垂直处于一个平面,进气孔与该平面倾斜相交并连通出油孔,定量孔垂直该平面。进气孔与进油孔可以相倾斜,但进气孔不会干涉出油孔,进气孔倾斜的方向使得压缩气从进气孔进入与润滑油混合后继续向前,不会出现倒流的现象。作为优选,定量螺栓中间设置有穿孔,指示杆穿过穿孔,指示杆的端部设置有挡头,挡头与活塞相接触,定量弹簧设置在挡头与定量螺栓之间。挡头用来限止定量弹簧,定量螺栓用来限止定量弹簧,同时也限止指示杆,指示杆可以沿着穿孔轴向移动。 作为优选,定量螺栓的外端部连接有计数器。计数器记录分配器动作次数,监控系统状态,每一次计量润滑油,指示杆都会上升,指示杆上升与计数器发生接触,计数器记录一次。作为优选,分配器本体上设置有多个定量孔和多个出油孔,一个定量孔对应一个出油孔并组合成一组。多组配合,提高了分配器的利用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定量孔内设置活塞、指示杆、定量弹簧,使得润滑油从进油孔进入时先进行计量,通过调节指示杆的移动距离来调节计量的范围,从而使得油气混合比例更加符合实际工作状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图中1、计数器,2、定量螺栓,3、定量弹簧,4、指示杆,5、挡头,6、活塞,7、分配器本体,8、定量孔,9、进油孔,10、卡套,11、油管接头,12、进气接头,13、进气孔,14、出油孔,15、 伞形油封,16、密封圈,17、单向阀螺栓,18、出油接头,19、密封垫,20、堵头,21、储油腔,22、 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一种油气润滑分配器(参见附图1附图2),包括长方体结构的分配器本体7,分配器本体的一个竖向侧面设置有一个进油孔9和一个进气孔13,分配器本体的另一个相邻的侧面设置有三个与进油孔相通的出油孔14,分配器本体的顶面设置有三个定量孔 8,一个定量孔对应一个出油孔并相互连通,出油孔与进油孔处于同一水平面,定量孔垂直该水平面,进气孔倾斜该平面,且倾斜的方向朝向进油孔一侧。出油孔口处设置有内螺纹,并螺接有单向阀螺栓17,单向阀螺栓中间设置有贯通的内孔22,单向阀螺栓圆周上设置有密封圈16。出油孔内部设置有伞形油封15,伞形油封的伞形面朝向进油孔,单向阀螺栓和伞形油封相对的两个端部的圆周处形成储油腔21,储油腔与定量孔相连通。进气孔倾斜与内孔的出口端相通。定量孔底部设置有活塞孔,活塞孔内放置有活塞6,活塞的周边设置有密封圈进行密封,定量孔的口部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螺接有定量螺栓2,定量螺栓中间设置有穿孔,穿孔内穿有指示杆4,指示杆的端部设置有直径较大的挡头5,挡头的端面与活塞的上表面相接触,指示杆上套置有定量弹簧3,定量弹簧的一端与挡头相抵接,定量弹簧的另一端定量螺栓的内部的台阶相抵接。定量螺栓的外端部螺接有计数器1,指示杆的上端与计数器的触头相接。分配器本体的另一竖向侧面设置有工艺孔,工艺孔内设置有密封垫19,并设置有堵头20。进油孔处连接有卡套10和油管接头11,油管接头连接油管,进气孔处连接有进气接头,出油孔处连接有出油接头18,系统润滑泵工作后,将润滑油通过油管由进油孔输送至分配器,首先推动出油单向阀螺栓前端的伞形油封15,使伞形油封后移,伞形油封的端面顶住单向阀螺栓42,堵住其上的内孔22,使单向阀螺栓间形成一段储油腔21。然后润滑油继续挤压伞形油封,并从伞形油封边缘通过,进入到储油腔,再经由小孔进入定量孔,克服定量弹簧弹力,推动定量活塞并使指示杆伸出完成储油过程;系统润滑泵关闭并开启卸压功能,管路中压力被卸掉,分配器中的润滑油压力降低,此时定量弹簧复位,储油腔内润滑油推开伞形油封,使单向阀螺栓中间的内孔与储油腔相同,润滑油油从单向阀螺栓中的内孔通过并进入油气混合段;进入油气混合段的润滑油与压缩气体充分混合,气体带动油气前行到达润滑点实现润滑。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胜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超润润滑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