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03679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8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包括N个接入用户端(U),由光波分复用器、光分束器、光波分解复用器、光纤延时线、光冲突解决和交换矩阵、控制处理矩阵组成。输入的用户数据经过光波分解复用器解复用后,在光冲突解决和交换进行相应的选路寻址,将数据分组发送到相应的目的端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点结构紧凑,能够提高交换效率、大大减小时延与阻塞率,同时支持组播与广播,可以减小由此节点构成的整体网络的存储与计算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
技术介绍
过去若干年内,随着以hternet为主的信息网络日益发展,网络中的用户数量与站点数目急剧增长,IP业务、高速、大容量实时数据、视频、交互式应用及共享需求在迅速增长,对带宽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带宽资源的压力减小,可以满足网络对带宽增长的要求,然而网络的整体压力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节点间的交换效率低、时延大、阻塞率高。在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光电路交换(OCS)、光突发交换 (OBS)、光分组交换(0PQ等等数据交换方式,基于OCS的网络每条链路试图在节点间建立永久的静态光路链接,适用于吞吐量较大的数据传输,而静态特性使得链路占用时间高,可重复利用时间低,无法满足用户突发业务的需求。基于OBS的网络既可满足采用较高吞吐量传输大数据流的需求,又可满足需要较低时延的小数据流的需求,但每条链路需要预算分配,提前估计时间,而且突发的用户数据需要进行组装,会引入较大的突发装配时延,仍具有较高的阻塞率,不能满足低时延实时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减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分组交换的异步多波长网状网自适应节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接入用户端(U),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表示网络中接入用户端的总数。其中,节点由控制单元I1、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I2,光复用器13,光分束器14,边缘路由器15,光纤延时线16, 光解复用器I7组成;接入用户的数据经过边缘路由器I5的发送端与光复用器I3的输入端连接,用于将多路光信号采用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复用进光纤,光复用器I3的输出端经过光纤与光分束器I4连接,光分束器I4的一个输出端与光解复用器I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I7的输出端将分开的含有数据分组头的多路信号传递到控制单元I1,光分束器I4 的另一个输出端与通过光纤延时线I6与光解复用器I7的输入端连接,光解复用器I7的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I2连接,将分开的多路数据分组信号传递到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I2 ;光分束器I4用于将数据信号与数据分组头控制信号分离;控制单元I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与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I2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I2进行数据的冲突解决、数据交换和选路寻址;光冲突解决和交换单元I2的输出端与光复用器I3输入端相连,光复用器I3的输出端与边缘路由器I5的信号接收端连接,并将接收的数据分组传送到网络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小菡张福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