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流化床微富氧燃烧CO2减排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02372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6:44
一种燃煤流化床微富氧燃烧CO2减排方法及系统,用于解决工业化燃煤锅炉低成本CO2减排问题。它以空气、氧气及再循环烟气混合气作为助燃剂的微富氧燃烧方式,其中混合气中氧含量为25%左右、循环烟气含量为30%-40%,余量为空气;在所述微富氧燃烧方式下,生成烟气中CO2气体浓度在30%~40%,烟气中的CO2采用物理吸附技术进行脱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用以实现所述方法的系统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兼顾制氧成本、能耗和物理吸附分离CO2综合效果最佳,将微富氧概念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相结合,可实现更低成本的脱硫、脱硝、脱碳零污染排放。具有经济性好、工艺简单、能耗低、操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煤发电技术,特别是燃煤流化床微富氧燃烧(X)2减排方法及系统,属锅炉燃烧

技术介绍
近些年,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重,已经影响到很多国家的经济生活,甚至威胁到一些海平面较低国家的生存问题。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CO2,其中,燃煤所产生的CO2 约占全球每年排放(X)2总量的50%以上。因此,针对燃煤产生的(X)2减排对减缓温室效应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工业化燃煤锅炉采用空气助燃方式,即以空气作为煤的助燃介质。 其燃烧后生成的烟气中CO2含量在13% 15%,其余绝大部分为随空气进入炉膛的N2。要想将烟气中的ω2回收,必须先将低浓度的(X)2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由于煤在该燃烧方式下燃烧生成烟气中ω2的浓度很低,因此采用现有的化学分离或物理分离方法,技术经济水平都不可行。如,采用化学分离技术存在分离设备复杂、投资运行成本高、经济性差等问题;而在该CO2浓度下采用物理分离技术存在化学反应速率低、分离设备庞大等问题,且火电厂燃煤锅炉巨大的排烟量导致采用物理吸附法分离烟气中的(X)2几乎不可能实现。在目前出现的燃煤ω2减排技术中,富氧燃烧技术ω2/ω2)为最具有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流化床微富氧燃烧(X)2减排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以空气、氧气及再循环烟气的混合气作为助燃剂的微富氧燃烧方式,其中混合气中氧含量为25%、循环烟气含量为30%-40%,余量为空气在所述微富氧燃烧方式下,生成烟气中CO2气体浓度在30% 40%, 烟气中的(X)2采用物理吸附技术进行脱除。2.一种燃煤流化床微富氧燃烧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空分制氧装置、送风装置、循环流化床装置、除尘装置和CO2回收装置,其中,空分制氧装置分离空气制取纯氧气,氧气与空气及部分经净化的循环烟气混合后经送风装置送入循环流化床炉膛内供燃料燃烧,燃料燃烧生成的烟气经除尘后大部分进入CO2回收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煤流化床微富氧燃烧CO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床装置包括循环流化床炉膛(1)、旋风分离器(2)、返料控制器(10)、外置换热器(11)、 尾部对流受热器(3)、气-气换热器(4)及灰渣冷却器(12),其中循环流化床炉膛上部、旋风分离器、尾部对流换热器、气-气换热器依次连通;旋风分离器底部出口、返料控制器、外置换热器以及循环流化床炉膛下部依次相连;循环流化床炉膛底部出口连通灰渣冷却器;返料控制器与循环流化床炉膛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煤流化床微富氧燃烧(X)2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波邢晓娜付东雷鸣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