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国全专利>正文

一种缓冲系统及其构成的车用安全缓冲座椅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301750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7 0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传感器、与该传感器相连接的电控单元、以及连接在该电控单元上的缓冲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减缓汽车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能降低人身安全风险,因此适合推广运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系统,具体是指一种缓冲系统及其构成的车用安全缓冲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进入大众人群的家庭,成为普通人群消费的产品, 从而使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大。不可避免的,源于汽车发生碰撞引起的交通事故也随着增多。 目前使用的汽车座椅大都带有轨道,从而方便不同的使用人群根据需要沿轨道滑动座椅, 以调节座位的占用空间,使使用者能坐得更舒服。而座椅一经调节好后即通过设置在其上的固定锁将其固定在轨道上,以防座椅在行车时来回移动,造成碰伤。由于汽车发生碰撞时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座椅固定在车上不可移动,则不能减缓冲击力,从而使使用者容易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使用的座椅一经固定锁锁在轨道上后则不可移动而不能减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使使用者容易受伤的缺陷,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减缓汽车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从而能降低人身安全风险的一种缓冲系统。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缓冲系统,主要由传感器、与该传感器相连接的电控单元以及连接在该电控单元上的缓冲装置组成。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气缸、设置在该气缸上并与电控单元相连接的气体发生器。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控单元为SRS电控单元。车用安全缓冲座椅,主要由具有固定锁的座椅以及与该座椅相匹配的轨道组成, 在该座椅上还设有缓冲系统。为了满足需要,所述缓冲系统包括传感器、连接在该传感器上并与固定锁相连接的电控单元以及连接在该电控单元上并与座椅相连接的缓冲装置。为了确保效果,所述缓冲装置包括通过其活塞杆连接在座椅上的气缸、设置在该气缸上并与电气单元相连接的气体发生器。为了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电控单元为SRS电控单元。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使用方便。(2)本技术的缓冲系统包括传感器,方便将汽车碰撞的信息通过该传感器传入该系统中。(3)本技术的传感器上连接有电控单元,方便将传感器感应到的碰撞信息传递给电控单元,并通过该电控单元将该信息分析处理后转化为控制信号。(4)本技术的电控单元上连接有缓冲装置,从而使电控单元能将其控制信号传输入缓冲装置,以控制缓冲装置工作。(5)本技术的缓冲装置包括气缸,以及设置在该气缸上并与电控单元相连接的气体发生器,方便通过该电控单元的控制信号控制气体发生器工作,同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同时将产生的气体充入气缸中,即大量气体产生气压则推动气缸的活塞杆运动,从而实现缓冲的目的。(6)本技术的汽车座椅上设有缓冲系统,方便在汽车碰撞时缓冲其产生的冲击力,以降低对人体造成的安全风险。(7)本技术的固定锁与气体发生器均连接在电控单元上,方便通过该电控单元控制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同时控制固定锁打开,以便于推动座椅,从而对该座椅作用一个与冲击力相反方向的缓冲力,即减缓冲击力对人体的伤害。(8)本技术的气体发生器设置在气缸上,方便将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充入气缸中,并形成气压,以推动活塞杆运动。(9)本技术的活塞杆连接在座椅上,方便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推动座椅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缓冲系统的原理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座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1-座椅,2-固定锁,3-轨道,4-气缸,5-活塞杆,6_气体发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缓冲系统主要由用于传感信号的传感器组成,在该传感器上则连接有电控单元,从而使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传输给电控单元,且该电控单元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过分析处理后转化为控制指令。为了便于执行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在该电控单元上还连接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具有活塞杆的气缸,且在该气缸上还设有气体发生器,该气体发生器与气缸相连通,从而方便将该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充入气缸中,使充入气缸中的气体产生的压力推动活塞杆运动,从而产生缓冲力。同时,该气体发生还与电控单元相连接,从而便于将电控单元的控制指令传输给气体发生器,以控制气体发生器产生气体。为了满足需要,所述电控单元设为SRS电控单元。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座椅1上设有与该座椅1相匹配的轨道3,从而使该座椅1能沿轨道3滑动。同时,在该座椅1上还设有固定锁2,该固定锁2具有开启和关闭两个档位,当开启该固定锁2时则可沿轨道3推动座椅1,以便于将该座椅1调节到一个舒适的位置;调节好座椅1的位置后则关闭固定锁2,以将该座椅1固定在轨道3上。为了便于在汽车发生碰撞时推动座椅1,以缓冲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在该座椅1 上还设有缓冲系统。所述缓冲系统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能感应汽车发生碰撞的信息。在该传感器上则连接有电控单元,该电控单元为SRS电控单元,而在该电控单元上还连接有缓冲装置,同时,该电控单元还与固定锁2相连接。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气缸4,该气缸4通过其活塞杆5连接在座椅1上,并固定在汽车底板上。在该气缸4上还设有与电控单元相连接的气体发生器6,该气体发生器6与气缸 4相连通,以便于将气体发生器6产生的气体充入气缸4中,如图2所示。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传感器感应到该碰撞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分析处理该信号后即作出控制命令,并传递给固定锁2,使该固定锁2打开后处于开启状态;同时启动气体发生器6产生气体。气体发生器6产生气体后即充入气缸4中,在气缸 4中的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则推动活塞杆5,该活塞杆5即被推出气缸4,而在该活塞杆5的作用下则推动座椅1沿轨道3向后移动,从而对碰撞冲击力形成一个反向的缓冲力。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传感器、与该传感器相连接的电控单元以及连接在该电控单元上的缓冲装置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气缸、设置在该气缸上并与电控单元相连接的气体发生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缓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单元为SRS电控单元。4.车用安全缓冲座椅,主要由具有固定锁O)的座椅(1)以及与该座椅(1)相匹配的轨道C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座椅(1)上还设有缓冲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全
申请(专利权)人:赵国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