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9102 阅读:3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22:54
一种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该油箱包括储油腔、回油腔及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纵向置于回油腔内部上方,两端即其进出水口伸出回油腔端部,所述储油腔数量与拉丝机整机中的减速机数量相对应,并排间隔设置于回油腔一侧,通过连通管将所有储油腔与回油腔连通,两两储油腔间距之间,设置油泵安装腔,用于放置油泵,该润滑油箱安装于拉丝机工作台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润滑油箱油路为迂回的近似“己”形,回油分别在回油冷却腔和二次冷却腔中经过两次强制水冷和储油腔的空冷后才能进入吸油口,润滑油充分冷却,润滑效果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型直进式拉丝机冷却润滑油箱,属于金属制品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卷筒直径在900mm以上的大型直进式拉丝,由于卷筒转速与电机转速之间的最大减速比达到80左右,需要采用大减速比的减速机,但因拉丝机整机结构和体积的限制,往往采用行星减速机,行星减速机结构紧凑,但自身发热量较大,而减速机安装的位置一般在拉丝卷筒的中心,拉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通过卷筒部分传递给减速机,与减速机自身的热量加在一起,再加上散热条件差,使得减速机的温升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要使得减速机或整机润滑和冷却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首先要使其润滑油冷却充分,储量满足循环需求。现有的大型拉丝机冷却润滑油箱多数是与工作台连为一体,但为单腔油箱(回油腔与吸油腔为同一个腔),其缺点是回油和吸油口靠得很近,润滑油难以循环和得到充分冷却,影响整机的冷却润滑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以改善拉丝机生产时减速机的润滑效果。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包括储油腔、回油腔及冷却水管道,所述冷却水管纵向置于回油腔内部上方,两端即其进出水口伸出回油腔端部,所述储油腔数量与整机中减速机数量相对应,并排间隔设置于回油腔一侧,通过连通管将所有储油腔与回油腔连通,两两储油腔间距之间,设置油泵安装腔用于放置油泵,该油箱安装于拉丝机工作后台下方。所述回油腔通过回油分隔板隔成回油冷却腔和二次冷却腔两部分,回油冷却腔和二次冷却腔一端连通。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分别设有进水端管道法兰和出水端管道法兰,通过焊接与冷却水管相连,冷却水管的上端设有径向进水口。所述回油腔本体上设有放油螺塞、回油口、加油口和油位计。所述冷却水管出水端法兰内设有出水限位挡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润滑油箱油路为迂回的近似“己”形,回油分别在回油冷却腔和二次冷却腔中经过两次强制水冷和储油腔的空冷后才能进入吸油口,润滑油充分冷却,润滑效果好。同时油泵安装位置与减速机体对应,即一个减速机体配备一台油泵,回油口和吸油口的位置根据需要布置,可缩短供油路线并减少油压损失。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沿A-A的剖视图。图4是图2沿B-B的剖视图。图5是图2沿C-C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油箱在工作台中的安装位置图。图7是图6侧视图。图中1-进水端管道法兰、2-冷却水方钢管、3-回油腔、4-连通管、5-储油腔、 6-进水口、7-油泵安装腔、8-泵安装法兰、9-油位计、10-放油螺塞、11-回油口、12-加油口、13-出水限位挡板、14-出水端管道法兰、15-回油分隔板、16-二次冷却腔、17-回油冷却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包括储油腔5、回油腔3及冷却水管道2,所述冷却水管2纵向置于回油腔内部上方,两端其进出水口伸出回油腔3端部,所述储油腔5数量与整机中减速机数量相对应,并排间隔设置于回油腔3 —侧,通过连通管4将所有储油腔5与回油腔3连通,两两储油腔间距之间,设置油泵安装腔7用于放置油泵,该油箱安装于拉丝机工作台下方。本技术制作时进水端管道法兰1和出水端法兰14分别焊接在冷却水方钢管2 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口 6焊接在靠近进水端法兰1 一端的冷却水方钢管2上(与之贯通),冷却水方钢管2布置在回油腔3的中心上部,在方钢管两侧面上部用槽钢搭焊,底面和端面用钢板围焊,截面形成上封口的“凹,,字形结构,冷却水方钢管2外和槽钢及底板之间是回油腔3,回油腔3在有回油段用回油分隔板15将回油腔分隔成回油冷却腔17和二次冷却腔16,对油进行强制冷却,两个腔在回油腔3的一端贯通;与回油腔3平行布置储油腔5,储油腔5用三段方钢管制成(图示实施例工作台上有三个减速机,一个减速机对应一个拉丝卷筒),三段钢管之间布置油泵安装腔7,油泵安装法兰8焊接在油泵安装腔7上方, 油泵安装腔7只与储油腔5贯通;储油腔5与回油腔3之间通过连通管4与回油腔3外侧的回油冷却腔17贯通,使整个油箱形成近似“已”的迂回油路;油泵安装腔7位置与减速箱体对应,数量相等;冷却水流量大小根据需要调节,冷却水管出水端法兰内设置出水限位挡板13,在冷却水方钢管2内水位高度为方钢管高度的90%左右;油箱的长度约短于工作台长度,回油口 11和加油口 12的位置根据需要布置,油位计9布置在回油腔3外壁便于观察的位置,放油螺塞10布置在回油腔3外壁靠底部。冷却水方钢管通过进水口进水,进水口的大小可以视需要而定,工作时尽量减少水的用量;进水端法兰和出水端法兰用于拉丝机有多个工作台之间冷却水的连通,出水端法兰前有限制水位的出水限位挡板,目的是让冷却水方钢管的水保持较高的水位,以利于冷却水充分发挥冷却效能;储油腔用方钢管大小视需求而定,储油腔体与回油腔体平行,储油腔外壁与回油腔外壁之间有一定的间距,目的是使之与空气接触,有利于散热;储油腔与回油腔之间只在与回油腔贯通的反向一端用连接管接通,使整个油箱的油路形成迂回的近似“己”形状,目的是使吸油口(油泵安装腔)远离回油口,并迫使回油充分与冷却水管外壁接触,带走大部分热量之后,再通过储油腔壁在空气中散热冷却;储油腔与所有油泵安装腔贯通,每个减速机对应一个油泵安装腔(吸油口),油箱的长度可约短于工作台长度,有足够的容积保证油量需求,油泵安装腔(吸油口)、回油口的位置根据需要布置,尽量缩短供油管长度,减少油压损失;油位计布置在回油腔外壁便于观察的位置,放油螺塞布置在回油腔外壁靠底部,加油口布置在回油腔靠工作台前面便于加油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该油箱包括储油腔(5)、回油腔(3)及冷却水管道(2),所述冷却水管(2)纵向置于回油腔内部上方,两端即其进出水口伸出回油腔 (3)端部,所述储油腔(5)数量与拉丝机整机中的减速机数量相对应,并排间隔设置于回油腔(3)—侧,通过连通管(4)将所有储油腔(5)与回油腔(3)连通,两两储油腔间距之间,设置油泵安装腔(7),用于放置油泵,该润滑油箱安装于拉丝机工作台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直进式拉丝机润滑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腔(3)通过回油分隔板(15)隔成回油冷却腔(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江岭杜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