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批序式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869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批序式废水处理设备,设备包括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电机减速机,该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主反应区,在输出轴顶端设有搅拌桨叶,壳体上半部分内设有相互分隔开的石英砂过滤区和活性炭吸附区;石英砂过滤区和活性炭吸附区的底部设有滤水滤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加药混合反应、絮凝反应、重力沉淀、砂过滤和活性炭吸附等功能于一体,降低了一次投资费用;批序式处理工艺灵活,减少了维护环节和人员开支;充分利用水力自流特性,大大降低运行能耗。(*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批序式反应、过滤、吸附设备,主要处理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小流量、高浊度、高悬浮物废水。
技术介绍
目前,处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小流量、高浊度、高悬浮物废水,常使用连续处理工艺和成套设备,其中含有混凝设备、反应设备、沉淀设备、过滤设备、吸附设备、提升泵、 中间水泵、清洗水泵等多个单体设备和电机水泵,且运行能耗高,维护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成度高,投资少,使用性能好,运行能耗低的批序式废水处理设备。本技术所述的批序式废水处理设备,其包括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电机减速机.该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主反应区,在输出轴顶端设有搅拌桨叶,壳体上半部分内设有相互分隔开的石英砂过滤区和活性炭吸附区;石英砂过滤区和活性炭吸附区的底部设有滤水滤帽。上述石英砂过滤区、活性炭吸附区和主反应区分别有管道与废水相连,出液口设置在壳体底部。本技术由于采用了灵活的组合方式,使得单个设备可以完成多项处理工序, 具体优点是1)集加药混合反应、絮凝反应、重力沉淀、砂过滤和活性炭吸附等功能于一体,降低了一次投资费用;2)批序式处理工艺,工序灵活,减少了维护环节和人员开支;3)充分利用水力自流特性,大大降低了运行能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平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A-A向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本技术的批序式废水处理设备,主体为一金属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电机减速机1,壳体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其中上半部分内设有相互分隔开的石英砂过滤区2和活性炭吸附区3 ;石英砂过滤区2和活性炭吸附区3的底部设有滤水滤帽4。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主反应区5,在输出轴顶端设有搅拌桨叶6,石英砂过滤区2、活性炭吸附区3和主反应区6分别有管道与废水相连,出液口 7设置在壳体底部。该设备集加药混合反应、絮凝反应、重力沉淀、砂过滤和活性炭吸附等功能于一体。如图3,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开启废水进水阀8、主反应区进水阀13和输送泵10,其它阀门关闭,将废水成批输送至设备主反应区内,投加反应药剂,启动电机减速机1,在搅拌桨叶6作用下,废水与药剂充分反应,使水中污染物形成絮凝体;之后停止电机减速机1,使得水与水中絮凝体静置分层。待分层充分后,开启主反应区出水阀9、石英砂过滤区进水阀 12和输送泵10,关闭其它阀门,提升主反应区5内水与絮凝污泥至石英砂过滤区2,滤除水中絮凝污泥,滤液经滤水滤帽4流入主反应5区。待过滤完成后,开启主反应区出水阀9、活性炭吸附区进水阀12和输送泵10,关闭其它阀门,提升主反应区5内水至活性炭吸附区3, 吸附水中污染物,清液经滤水滤帽4流入主反应区5。待吸附完成后,开启主反应区出水阀 9、清水出水阀12和输送泵10,关闭其它阀门,将最终清水输送至用水点或排放。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批序式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顶部设有电机减速机(1), 该电机减速机的输出轴向下延伸至壳体内部的主反应区(5),在输出轴顶端设有搅拌桨叶 (6),壳体上半部分内设有相互分隔开的石英砂过滤区(2)和活性炭吸附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小燕解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新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