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无线电力传输理论的实验方案,特别涉及一种可以调节传输距离,进而调节传输效率的无线电力传输实验平台。
技术介绍
2007年6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助理教授MarinSoljacic创立的团队进行了一项震惊全球的演示——他们成功地点亮了一个两米开外的60瓦灯泡,在电源和灯泡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电线,这个被马林称为“WiTricity”的技术利用了 “非辐射性磁耦合共振”原理,两个耦合线圈频率一致,通过共振使能量实现远距离高效无线电力传输。这项技术也引起了英特尔的高度关注,以马林的研究为基础,英特尔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海尔都在这个领域有了一定进展。这项被称为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在有望在未来的几年内应用于广泛的行业中, 尤其是近年来通过飞利浦、三洋、诺基亚、德州仪器等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成员的不断发展下,研发的基于QI标准下的无线手机充电器更加推动了这项技术的研究。无线充电联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和QI标准就是2008年12月为了推动这一技术的应用而成立和制定的。但是该无线电力传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熙,彭卫东,赵国柱,魏麟,高丽霞,许将军,张德银,
申请(专利权)人:张熙,彭卫东,赵国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