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会生专利>正文

一种印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3848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26 05:56
一种印刷组件,包括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所述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间设置有供承印载体穿过的工作间隙,所述印刷滚筒与印刷材料供给装置连接,所述印刷滚筒与印刷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承印滚筒与承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印刷伺服电机与承印伺服电机同步反向驱动;由于所述印刷滚筒与承印滚筒均为主动辊体,承印载体自印刷滚筒与承印滚筒间的间隙被传送并印刷时,承印载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致,不会使承印载体形成拉应力,故而不会造成承印载体拉裂或拉碎,提高了印刷质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印刷组件
技术介绍
印刷组件在印刷设备中完成将印刷材料印刷至承印载体的工作。最常见的印刷组件为辊轮对式印刷组件,即主要包括由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组成的辊轮对;所述印刷滚筒与承印滚筒同步反向转动,承印载体自印刷滚筒与承印滚筒之间的间隙穿过;印刷材料被供给至印刷滚筒表面,并在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间一定压力的挤压下被印刷至承印载体表面,从而完成印刷。现有的辊轮对式印刷组件,承印载体的传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方式是承印载体由传送辊轮传送,传送辊轮为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主动辊轮,而所述印刷滚筒与承印滚筒均在承印载体的带动下,籍由承印材料、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三者间的表面摩擦力而被动转动;另一种方式是承印滚筒(或印刷滚筒)为与驱动机构连接的主动辊轮,承印载体与印刷滚筒(或承印滚筒)在表面摩擦力作用下被带动而实现传送。这两种传送方式的辊轮对式印刷组件,承印载体在被传送的时候,均需依靠表面摩擦力带动辊轮对中的一个或两个, 故而若承印载体为抗拉强度低、较脆的材料时,印刷时易产生裂纹或断裂,极大影响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抗拉强度低的承印载体印刷的、不易造成承印载体碎裂,从而提高印刷质量的印刷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组件,它包括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所述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间设置有供承印载体穿过的工作间隙,所述印刷滚筒与印刷材料供给装置连接,所述印刷滚筒与印刷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承印滚筒与承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印刷伺服电机与承印伺服电机同步反向驱动。所述承印滚筒枢设于印刷设备的机架,所述印刷滚筒通过一托板装置与所述承印滚筒连接;所述印刷滚筒两端枢设于所述托板装置,所述机架在承印滚筒两端分别设置有压力缸,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分别顶抵所述托板装置的下端面。所述托板装置通过一枢轴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机架,所述枢轴设置于承印滚筒一端,所述枢轴垂直于所述承印滚筒轴心方向设置;所述托板装置在所述承印滚筒远离枢轴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一基板,所述基板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滑设有滑块,所述基板设置有驱动滑块沿导轨滑动的调节手柄,所述基板下表面与所述压力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导轨与所述印刷滚筒固接。所述托板装置设置有轴向调节装置,所述轴向调节装置包括一轴向调节伺服电机,所述轴向调节伺服电机输出端与一丝杆连接副一端连接,所述丝杆连接副另一端连接至机架。3根据以上所述的,所述印刷滚筒为网格式印刷滚筒,所述印刷滚筒包括一卷曲呈筒状的圆网,所述圆网两端固接有使所述圆网保持筒状的端圈;所述印刷伺服电机输出端与一个所述端圈连接;所述印刷材料供给装置伸入所述印刷滚筒内。所述印刷滚筒设置有圆网拉伸装置,所述圆网拉伸装置设置于印刷滚筒远离连接有印刷伺服电机的一端,所述圆网拉伸装置包括一拉伸压力缸,所述拉伸压力缸的活塞杆与远离印刷伺服电机的一端圈固接,所述拉伸压力缸的活塞杆平行于所述印刷滚筒轴向设置。所述印刷滚筒内设置有刮刀装置,所述刮刀装置包括一刮刀和一刮刀轴,所述刮刀轴相对于所述印刷滚筒轴心平行设置,所述刮刀装置设置有刮刀调节装置,所述刮刀调节装置包括固接于所述印刷滚筒端部的刮刀调节驱动装置,所述刮刀调节驱动装置输出端铰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中部铰接于印刷滚筒端部,所述连接杆远离刮刀调节驱动装置活塞杆的一端与一套环铰接,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刮刀轴。所述承印滚筒一侧设置有包胶辊轮,所述包胶辊轮与所述承印滚筒之间设置有供承印载体穿过的间隙。所述包胶辊轮端部设置有调节包胶辊轮与承印滚筒轴距的轴距调节装置。所述轴距调节装置包括轴距调节压力缸,所述轴距调节压力缸与承印滚筒端部固接,轴距调节压力缸活塞杆与包胶辊轮固接。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一种印刷组件包括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 所述印刷滚筒和承印滚筒间设置有供承印载体穿过的工作间隙,所述印刷滚筒与印刷材料供给装置连接,所述印刷滚筒与印刷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承印滚筒与承印伺服电机输出端连接,所述印刷伺服电机与承印伺服电机同步反向驱动;由于所述印刷滚筒与承印滚筒均为主动辊体,承印载体自印刷滚筒与承印滚筒间的间隙被传送并印刷时,承印载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致,不会使承印载体形成拉应力,故而不会造成承印载体拉裂或拉碎,提高了印刷质量。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印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印刷组件的分解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印刷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印刷组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1、图2、图3和图4中包括1——印刷滚筒;11——圆网;12——端圈;2——承印滚筒;3——印刷材料供给装置;4——印刷伺服电机;5——承印伺服电机;6——机架;7——托板装置;8——压力缸;9——枢轴;10——调节机构;101——基板;102——导轨;103——滑块;104——调节手柄;111——轴向调节伺服电机;112——丝杆连接副;12——圆网拉伸装置;13——刮刀装置;131——刮刀轴;132——套环;14——刮刀调节装置;141——刮刀调节驱动装置;142——连接杆;15——包胶辊轮;16——轴距调节压力缸。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印刷组件,它包括印刷滚筒1和承印滚筒2,所述印刷滚筒1和承印滚筒2间设置有供承印载体穿过的工作间隙,所述印刷滚筒1与印刷材料供给装置3连接,所述印刷滚筒1与印刷伺服电机4输出端连接,所述承印滚筒2与承印伺服电机5输出端连接,所述印刷伺服电机4与承印伺服电机5同步反向驱动。本技术在工作时,承印载体自所述工作间隙穿过,印刷材料供给至印刷滚筒 1,并在印刷滚筒1和承印滚筒2间的挤压下被印刷至承印载体表面;由于所述印刷滚筒1 与承印滚筒2均为主动辊体,承印载体自印刷滚筒1与承印滚筒2间的间隙被传送并印刷时,承印载体上下表面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一致,不会使承印载体形成拉应力,故而不会造成承印载体拉裂或拉碎,提高了印刷质量。当然,所述印刷伺服电机4和承印伺服电机5的同步反向运转可以通过控制芯片实现,这是伺服电机驱动控制的成熟技术,这里不再赘述。见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承印滚筒2枢设于印刷设备的机架6,所述印刷滚筒1通过一托板装置7与所述承印滚筒2连接;所述印刷滚筒两端枢设于所述托板装置7,所述机架6在承印滚筒2两端分别设置有压力缸8,所述压力缸8的活塞杆分别顶抵所述托板装置7的下端面。这样,可以通过压力缸8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托板装置7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印刷滚筒1上下移动,一方面可以藉此调节印刷滚筒1与承印滚筒2的轴距,即调整所述工作间隙的大小,从而调节印刷滚筒1与承印滚筒2对承印载体的挤压力大小,以适用不同承印载体的不同印刷要求;另一方面,亦可通过所述压力缸8的驱动,使印刷滚筒1与承印滚筒2分离,以便在停止工作时从工作间隙中取放承印载体。这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便利性。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托板装置7通过一枢轴9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机架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会生
申请(专利权)人:邱会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