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业虎专利>正文

雾化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9166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雾化除尘器,包括筒体、上叶片、轴承座、支架、转轴、沉淀池,出风口、水泵、进水管和抽水管,所述筒体下口与沉淀池相连,上口为污染空气入口,所述的轴承座设置在筒体内,支架一端固定在筒体内壁上,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转轴设置在轴承座内,上叶片固定在转轴的上端,抽水管一端设置在沉淀池中,一端与水泵连接,进水管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上叶片的上方。该除尘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小,使用范围广,能源消耗少,除尘效果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清除空气中粉尘的雾 化除尘器。
技术介绍
在冶金行业、发电厂、矿山建材行业等粉尘作业点,高炉及锅炉的使用往 往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可吸收颗粒物污染严重, 直接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此为了改善环境的质量,保护工作人 员的健康,粉尘污染严重的作业点都使用了不同的除尘设备。目前使用较普遍 的是螺旋雾化除尘器,它是采用抽风机先将污染的空气抽出后再送至除尘器通 过水进行除尘,这种方法需要单独的抽风机将污染空气抽出,然后又需要用单 独的驱动设备将污染空气泵入水中,这样使得该方法需要投入的设备较多,电 和水的消耗量都很大,因而造成该设备的生产成本相当昂贵,并且通过实践证 明,该除尘器的效果也很不理想,并且存在体积庞大,安装维修困难等缺陷, 而且由于将污染空气抽出后再泵入水中,中间环节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另外, 目前应用较多的除尘器还有静电除尘器,但静电除尘器设备庞大,其结构脊除 尘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在使用过程中,核心部件需要定期的更换和维护清理, 而且维修和维护相当麻烦,这在无形当中就增加了设备的运行成本,制造成本 高,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除尘器,通过水和叶片的 作用,使得水和粉尘混合,形成水和粉尘的混合物以实现粉尘的去除,从而弥 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雾化除尘器, 它包括简体、沉淀池,出风口、轴承座、转轴、支架、上叶片、水泵、进水管 和抽水管,所述简体下口与沉淀池相连,上口为污染空气入口,所述的轴承座 设置在简体内,支架一端固定在筒体内壁上, 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转轴 设置在轴承座内,上叶片固定在转轴的上端,抽水管一端设置在沉淀池中,一 端与水泵连接,进水管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上叶片的上方。所述转轴的下端安装有下叶片,在下叶片的上方设置有锥形导水板,所述 锥形导水板的下口直径小于下叶片的直径。所述转轴下端安装有下叶片,在下叶片上方设置有进水管。在所述简体内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轴承座,每个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转轴 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叶片和下叶片,每个下叶片的上方均设置有锥形导水 板,所述锥形导水板的下口直径小于下叶片的直径。在所述简体内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轴承座,每个设置在轴承座内的转轴 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叶片和下叶片,在每个下叶片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转轴上的上叶片下方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下叶片,每个下叶片的 上方设置有锥形导水板,所述锥形导水板的下口直径小于下叶片的直径。除尘器的具体除尘过程是当污染空气通过简体入口进入除尘器时,由于 污染空气的冲力使得上叶片转动,水泵从沉淀池中抽水并通过进水管流到上叶 片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向四周泼溅,使得污染空气中的粉尘与水混合, 形成粉尘和水的水状混合物,并甩到简体的内壁上,经过锥形导水板的作用, 水状混合物流到下叶片,然后重复上述的过程,最终,形成的水状混合物沿着 简体的内壁流入沉淀池,这样,由水泵从沉淀池中抽出的水又重新回到了沉淀 池中,粉尘由于重力的作用沉淀在沉淀池的底层,干净的水在沉淀池的上层, 同时洁净的空气从出风口排出。在此过程中,本技术的雾化除尘器只需要用水泵通过抽水管和进水管 将水抽到污染空气的入口处,通过污染空气的冲力就可以实现除尘器的工作, 而不需要其他驱动设备,并且水可以循环使用,这样就大大简化了现有技术中除尘设备的处理过程,减少了所需要的设备,大大降低了水资源和电功率的消 耗,使得本技术的雾化除尘器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占地面积小,投资小, 使用范围广,除尘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雾化除尘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雾化除尘器的第一实施例中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雾化除尘器的第二实施例中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多组排列方式中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多组排列方式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雾化除尘器的第三实施例中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l简体、2上叶片、3轴承座、4支架、5转轴、6沉淀池、7出风口、8水泵、9进水管、IO锥形导水板、ll下叶片、12引风机、13抽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雾化除尘器包括筒体l、沉淀池6、出风口7, 所述简体1下口与沉淀池6相连,上口为污染空气入口,它还包括上叶片2、 轴承座3、支架4、转轴5、水泵8、进水管9和抽水管13,所述的轴承座3设 置在简体1内,支架4一端固定在简体1内壁上, 一端固定在轴承座3上,所 述转轴5设置在轴承座3内,上叶片2固定在转轴5的上端,抽水管13 —端设 置在沉淀池6中, 一端与水泵8连接,进水管9一端与水泵8相连,另一端位 于所述上叶片2的上方。如图2所示,所述转轴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叶片2和下叶片11, 并且上叶片2和下叶片11的直径相同,旋转方向也相同,在上叶片2上方设置 有进水管9,在下叶片11上方设置有锥形导水板10,其中锥形导水板10固定 在简体l的内壁上,所述锥形导水板10的下口直径小于下叶片的直径,以使得 沿筒体l内壁流下的水状混合物流到下叶片11,从而可以使得粉尘和水更充分如图3所示,所述转轴5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有上叶片2和下叶片11,并 且上叶片2和下叶片11的直径相同,旋转方向也相同,在所述上叶片2和下叶片11上方均有进水管9,这样就增加了进水量,可以使得水和粉尘更充分地混 合,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如图4所示,所述简体1内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轴承座3,每个设置在 轴承座3内的转轴5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叶片2和下叶片11,在每个上叶 片2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每个下叶片11的上方置有锥形导水板10,所述锥 形导水板10的下口直径小于下叶片11的直径,这样经过多级的组合可以使得 水和粉尘更充分地混合,获得更好的除尘效果。如图5所示,所述简体1内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轴承座3,每个设置在 轴承座3内的转轴5上端和下端分别固定有上叶片2和下叶片11,在每个下叶 片11的上方设置有进水管9,这样经过多级的组合可以使得水和粉尘更充分地 混合,获得更好的除尘效果。如图6所示,在所述上叶片2的下方安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下叶片11,上 叶片2和下叶片ll的直径相同,旋转方向也相同,上叶片2的上方设置有进水 管,每个下叶片u上方设置有锥形导水板io,所述锥形导水板10的下口直径 小于下叶片11的直径,可以使得水和粉尘更充分地混合,以获得更好的除尘效 果。基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并结合附图,可以清楚的发现本实用新聖的 雾化除尘器靠叶片的旋转,使得水和粉尘混合除去粉尘,并且只需要用水泵8 通过抽水管9和进水管13将水抽到污染空气的入口处,通过污染空气的冲力就 可以实现该除尘器的工作,而不需要其他驱动设备,水可以循环使用,这样就 简化了现有技术中除尘设备的处理过程,减少了所需要的设备,大大降低了水 资源和电功率的消耗,并且该除尘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小,使用范 围广,除尘效果好。另外,为了取得更好的除尘效果,可以自行增加引凤机12, 增大污染空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雾化除尘器,它包括筒体、沉淀池、出风口,所述筒体下口与沉淀池相连,上口为污染空气入口,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轴承座、转轴、支架、上叶片、水泵、进水管和抽水管,所述的轴承座设置在筒体内,支架一端固定在筒体内壁上,一端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转轴设置在轴承座内,上叶片固定在转轴的上端,抽水管一端设置在沉淀池中,一端与水泵连接,进水管一端与水泵相连,另一端位于所述上叶片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业虎
申请(专利权)人:范业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