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宁专利>正文

新型气雾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121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包括气雾进口、加料口、排气口、溢流口、排污口的新型气雾吸收器,放置于腔体下部排污口上方的多孔支撑板分腔体为上下腔,一端连接于腔体顶部的竖隔板分上腔室为两小室,竖隔板与多孔支撑板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容器在进气、排气过程中均通过吸收器进行,自动破坏虹吸现象,使用过程中除更新吸收介质外不需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是目前吸收装置的理想替代产品。(*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气雾吸收器的结构。常压下储存在容器内的一些易挥发溶液,在使用过程中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会污染环境,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保护周围环境,通常安装气雾吸收装置来吸收有害气体。目前,容器上安装的气雾吸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采用两步操作,当容器需要排气时,要人工关闭容器排气管上的吸气口,让气体经过吸收介质;当容器需要进气时,则人工打开吸气口,防止吸收介质被虹吸到容器中,引起容器内的溶液被污染造成浪费,这种结构的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是存在操作频繁;二是经常发生吸气口误操作,致使吸收器不能吸收气体造成环境污染,或吸收介质被虹吸到容器中造成溶液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新型气雾吸收器,取消容器排气管上的吸气口,保证容器进气或排气过程匀通过吸收器进行,不需分步操作就能高效吸收有害气体,并且有效防止虹吸,避免吸收介质污染容器内溶液。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有气雾进口、加料口、排气口、溢流口、排污口的吸收器,其腔体下部排污口上方设置横向的多孔支撑板将腔体分为上下腔室,一端与上腔室顶部连接的竖隔板分上腔室为进、排气两小室,竖隔板与多孔支撑板间留有间隙。附图说明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气雾进口(1)、加料口(2)、排气口(3)、溢流口(4)、排污口(5)的新型气雾吸收器,其特征在于:多孔支撑板(6)位于腔体下部排污口(5)上方,分腔室为上下腔,一端与上腔室顶部连接的竖隔板(7)分上腔室为进气室(8)排气室(9),竖隔板(7)与多孔支撑板(6)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李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