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空区铁路沉陷降变形观测标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81209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空区铁路沉降变形观测标志,包括底部标志、加长标志和标头,加长标志装于底部标志上端,标头装于加长标志上端,所述底部标志下部加工成“⊥”形,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部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加长标志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部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标头为一段不锈钢钢筋,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加工成球形,球面中心刻有十字形刻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用于采空区路基持续加高、需对观测标志多次加高的沉陷区铁路路段。可大幅减小外业观测的工作量,保证沉降观测的精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观测标志,特别是一种用于监测铁路沉降变形的测量标志。
技术介绍
为了便于铁路的保护和维修,需要对采空区上方的铁路进行移动变形监测,即在铁路沿线设置轨道测点和路基测点,通过观测求取铁路移动变形值,并以此作为线路维修的基础数据。由于地表在较长的时期内不断下沉,铁路路基必须不断加宽加高,方可确保列车的安全行驶,而传统的沉降观测标志多为混凝土测桩,中间设Φ 16 Φ 20mm的钢筋作标志,以标志顶部的小孔为测点中心,这些观测标志多为固定的永久性观测标志,不能移动或加高标志。随着铁路路基加高加宽,特别是厚煤层开采后的高沉降区,测点必然会被埋于地下,失去作用。若对原测点临时加高或重新设点,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多问题,给测量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不仅增大了观测的工作量,而且对观测精度也有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连续加高的测量标志。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空区铁路沉降变形观测标志,包括底部标志、加长标志和标头,加长标志安装于底部标志上端,标头安装在加长标志上端,所述底部标志下部呈 “丄”形,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壁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加长标志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壁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标头为一段不锈钢钢筋,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加工成球形,球面中心刻有十字形刻线。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用于采空区路基持续加高、需对观测标志多次加高的沉陷区铁路路段。可大幅减小外业观测的工作量,保证沉降观测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观测标志的整体视图图2底部标志正面视图图3加长标志正面视图图4标示正面视图图5钢管俯视图图中,标头1,加长标志2,钢管3,底部标志4,螺纹5,十字形刻线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采空区铁路沉降变形观测标志,包括底部标志4、加长标志2 和标头1,加长标志2装于底部标志4上端,标头1装于加长标志2上端,所述底部标志4下部加工成“丄”形,顶部固接一段钢管3,钢管内壁设有螺纹5,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加长标志2底部设有螺纹5,顶部固接一段钢管3,钢管3内部设有螺纹5,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标头1为一段不锈钢钢筋,底部设有螺纹5,顶部加工成球形,球面中心刻有十字形刻线 6。 使用时,底部标志4埋设于混凝土桩上部,底部标志4出露于混凝土柱顶部,观测时将标志标头1旋进底部标志4顶端,以标头1顶部圆形盖帽上的十字形刻线6为基点进行观测,当路基需加高时,取下标头1,将加长标志2旋进底部标志4顶端,再将标头1旋进加长标志2顶端,并测量加长标志2的长度,以备后期数据处理。以标志标头1盖帽上的十字形刻线6为基点进行观测。随着路基持续加高,在加长标志2上可继续连接加长标志2, 即对观测标志进行逐段加长,以实现观测点的长期使用,减少了资源浪费。权利要求1. 一种采空区铁路沉降变形观测标志,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标志、加长标志和标头, 加长标志装于底部标志上端,标头装于加长标志上端,所述底部标志下部加工成“丄”形,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部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加长标志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部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标头为一段不锈钢钢筋,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加工成球形,球面中心刻有十字形刻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采空区铁路沉降变形观测标志,包括底部标志、加长标志和标头,加长标志装于底部标志上端,标头装于加长标志上端,所述底部标志下部加工成“⊥”形,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部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加长标志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固接一段钢管,钢管内部设有螺纹,外部加工成六边形,所述标头为一段不锈钢钢筋,底部设有螺纹,顶部加工成球形,球面中心刻有十字形刻线,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合用于采空区路基持续加高、需对观测标志多次加高的沉陷区铁路路段。可大幅减小外业观测的工作量,保证沉降观测的精度。文档编号G01C15/04GK202195820SQ20112024989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专利技术者崔振清, 滕永海, 谢建军, 郑志刚, 陈红春 申请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振清滕永海谢建军郑志刚陈红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