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相英专利>正文

一种注药式松筋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7968 阅读:3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药式松筋针,涉及医疗卫材,包括针身、针柄,在针身上的尖部为圆形,其针尖部的一侧设置有出药口,针身内为管状空腔,针身后部与针柄相连,针身与针柄连接处设有空腔Y形注药筒,注药筒末端设有与注射器乳头相连接配合的注药口。进一步:所述的注药筒与针柄呈25-45度角。所述的针身长10-15cm,直径1.2-1.8mm,呈圆锥形,针身头端侧旁距针尖0.2-0.4cm处设有出药口,注药筒长2-3cm,针柄长6-10cm,直径0.3-0.8cm。所述的针身管状空腔的内径设为0.3-0.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针刺和注药设计为一体,从而可在针刺后,再注入药物,克服了传统松筋针的诸多不足,提升松筋针的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卫材,进一步是松筋针,特别是一种注药式松筋针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饱受慢性颈肩腰腿痛折磨的患者群迫切需要一个创伤小,无痛苦治疗方法,其中松筋针疗法是目前治疗颈肩腰腿痛的主要方法之一。松筋针疗法用于软组织钝性分离,疏通经筋,肌筋膜、松解软组织粘连、减压、减涨,解除粘连、使卡压的血管、神经,恢复正常的解剖生理状态,达到治愈肩、颈、腰、腿痛的目的。但是松筋针治疗术毕为了防止局部再次粘连卡压,往往在退出松筋针后再用长9号针刺入到松解部位注入药物达到预防目的。但9号长针由于硬度与韧度不同于松筋针很难达到病灶的位置(如 椎间孔、侧隐窝等等)。为此我们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反复实验,改进后设计专利技术一种注药式松筋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药式松筋针,此松筋针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可针刺后,再注入药物,从而克服了传统松筋针的诸多不足,提升松筋针的治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一种注药式松筋针,包括针身、针柄,其特征在于在针身上的尖部为圆形,其针尖部的一侧设置有出药口,针身内为管状空腔,针身后部与针柄相连,针身与针柄连接处设有空腔Y形注药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相英常超杰谭菊燕明立耀
申请(专利权)人:刘相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