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水双通路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76422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用膜过滤装置。包括膜曝气组件、膜过滤组件、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膜过滤出水管路、膜过滤出水水泵、组件清洗管路、组件清洗供气泵。装置中曝气组件供气泵通过管路与膜曝气组件上端相连接,过滤出水泵通过管路与过滤组件上端相连,组件清洗供气泵通过管路与曝气和过滤组件连接,过滤组件和曝气组件通过固定片与膜单元底板连接。过滤组件与曝气膜组件上端浇注盒分为两个对称区域,下端浇注盒在两对称浇注区域间设曝气孔。曝气与过滤组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曝气膜组件排列间距的2倍。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膜法净水技术中处理可溶性污染物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降低水中溶解性污染物浓度的膜过滤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膜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各地区主要饮用水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潜在的水源污染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各地区水源水质呈现微污染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氨氮浓度上升,溶解氧下降,有机污染加重,原水水质呈下降态势。因此开发新的净水工艺方法, 有效去除水中的氨氮和有机污染物是当前净水工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与常规净水技术相比,膜过滤技术存在诸多优势,以超、微滤膜为代表的低压膜技术能有效截留水中绝大部分悬浮物、胶体和微生物,具有极好的稳定性;膜分离可以简化工艺过程,缩短工艺流程,对原水利用率高,膜过滤设备占地远小于同等处理能力的传统工艺单元。膜技术在饮用水净化过程中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超、微滤其核心机理为机械筛分作用,其对溶解性有机物、氨氮等不能有效去除,需要与相应的预处理技术相配合。而目前还未开发出一种与膜净水技术能够较好组合,既满足对微污染水源中颗粒性污染物的去除,同时还能够达到有效降低溶解性污染物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净水工艺中如何处理氨氮和有机污染问题,生物预处理工艺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技术之一。它借助于微生物群体的新陈代谢活动,可去除水中的氨氮、有机污染物、亚硝酸盐及铁、锰等无机污染物,可有效降低水中溶解性污染物的浓度,并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的混凝沉淀性能。膜曝气技术是针对传统水处理曝气技术中存在的氧利用率低、能耗大等缺陷而开发出来的一种水处理工艺。该工艺采用透气性膜对反应器进行无泡充氧,可以大大提高氧利用率和降低能耗。膜曝气技术中采用的透气膜组件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曝气效果,同时也能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良好载体,以保证生物代谢作用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膜法净水处理技术中处理可溶性污染物能力的不足,综合膜过滤和膜曝气双重手段,提供一种既能够发挥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水源中溶解性污染物的一种气、水双通道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一种水、气双通道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包括膜过滤组件( 、膜曝气组件(6)、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1)、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O)、膜过滤出水管路(3)、膜过滤出水水泵 G)、组件清洗管路(8)、组件清洗供气泵(7)。所述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1)通过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 与膜曝气组件(6)上端相连接。所述膜过滤出水水泵(4)通过膜过滤出水管路( 与膜过滤组件( 上端相连。所述组件清洗供气泵(7)通过组件清洗管路(8)与膜曝气组件下端(6)和膜过滤组件( 下端相连接。所述膜过滤组件( 通过下端的组件固定片(9)与膜单元地板(11)上的组件固定片(10)连接;所述膜曝气组件(6)通过下端的组件固定片(9)与膜单元地板(11)上的组件固定片(10)连接。所述膜过滤组件( 与所述曝气膜组件(6)上端浇注盒(1 分为对称的两个浇注区域(13),下端浇注盒(14)在两对称的浇注区域(14)间排列曝气孔(15)。所述曝气膜组件(6)与所述膜过滤组件(5)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曝气膜组件排列间距的2倍。所述膜过滤组件( 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可透水的亲水性中空纤维膜。所述曝气膜组件(6)与所述实际情况采用可透气的疏水性中空纤维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水、气双通路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的一种水、气双通路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膜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膜组件上端浇注盒的横向断面示意图(A-A断面)。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膜组件下端浇注盒的横向断面示意图(B-B断面)。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膜组件下端浇注盒的竖向断面示意图(C-C断面)。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水、气双通路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见图1和图2),包括包括膜曝气组件 (6)、膜过滤组件(5)、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1)、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O)、膜过滤出水管路(3)、膜过滤出水水泵(4)、组件清洗管路(8)、组件清洗供气泵(7)。所述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1)通过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 与膜曝气组件(6)上端相连接。所述膜过滤出水水泵(4)通过膜过滤出水管路( 与膜过滤组件( 上端相连。所述组件清洗供气泵(7)通过组件清洗管路(8)与膜曝气组件下端(6)和膜过滤组件( 下端相连接。一种水、气双通路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中的膜过滤组件( 和膜曝气组件(6)上端浇注盒(1 分为对称的两个浇注区域(1 。下端浇注盒(14)在两对称的浇注区域(14) 间排列曝气孔(15)。所述的一种水、气双通路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中的膜组件在与膜单元地板(11) 相连接时应使曝气膜组件(6)与所述膜过滤组件( 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曝气膜组件排列间距的2倍以避免膜曝气组件上脱落的生物膜干扰膜过滤组件的过滤。所述的一种水、气双通路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时,微污染水源与布置在装置前端的曝气组件相接触。供气气泵通过膜曝气组件形成在反应器内形成微气泡,提升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并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在微气泡的作用下膜曝气组件表面能够逐渐形成一定厚度的生物膜。曝气组件表面的生物膜能够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得到去除。经过生化作用的微污染水源进一步通过布置在装置后端的过滤组件进行过滤而得到净化。膜过滤组件一般采用微滤或超滤膜组件,主要是通过膜孔的机械筛分作用将水中的颗粒性物质去除。曝气膜组件和过滤膜组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膜表面会附着沉积物,为了维持组件4最佳的运行状态,需对膜组件进行定时短时间的曝气清洗。清洗时,与膜装置连接的组件清洗供气泵借助膜组件底部的曝气孔释放大量空气泡,空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对膜过滤组件表面形成震荡和剪切作用,达到膜组件清洗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水、气双通道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包括膜曝气组件⑴)、膜过滤组件(5)、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1)、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 、膜过滤出水管路C3)、膜过滤出水水泵(4)、 组件清洗管路(8)、组件清洗供气泵(7);所述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1)通过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 与膜曝气组件上端相连接;所述膜过滤出水水泵(4)通过膜过滤出水管路(3) 与膜过滤组件( 上端相连;所述组件清洗供气泵(7)通过组件清洗管路(8)与膜曝气组件下端(6)和膜过滤组件( 下端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膜过滤组件( 通过下端的组件固定片(9)与膜单元底板(11)上的组件固定片(10)连接;所述膜曝气组件(6)通过下端的组件固定片(9)与膜单元地板(11)上的组件固定片(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膜过滤组件( 与所述曝气膜组件(6)上端浇注盒(12) 分为对称的两个浇注区域(13),下端浇注盒(14)在两对称的浇注区域(14)间排列曝气孔 (15);所述曝气膜组件(6)与所述膜过滤组件( 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曝气膜组件排列间距的2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用膜过滤装置。包括膜曝气组件、膜过滤组件、膜曝气组件供气气泵、膜曝气组件供气管路、膜过滤出水管路、膜过滤出水水泵、组件清洗管路、组件清洗供气泵。装置中曝气组件供气泵通过管路与膜曝气组件上端相连接,过滤出水泵通过管路与过滤组件上端相连,组件清洗供气泵通过管路与曝气和过滤组件连接,过滤组件和曝气组件通过固定片与膜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捷贾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