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精华专利>正文

钵苗移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608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9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钵苗移栽机,它由分秧帘、平板式秧船、栽植机构、地轮、链传动盒、传动箱、油泵、发动机、液压系统、棘轮、皮带式送秧机构、秧箱、刷子轴、秧爪刷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平板式秧船用防壅泥调压阀调节出不同土壤的防壅泥装置容易秧船底断面呈波浪形、不下陷、不壅泥,并且钵苗插于波峰上,不容易为泥水所冲击;用液压系统来夹开秧爪,用分秧帘来分秧苗,用秧爪刷来清粘泥,所以夹开钵苗准确;秧爪夹钵苗处涂覆聚氨酯不伤钵苗,平板式秧船前设有清石茬装置客服了伤秧爪现象。(*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钵苗移栽机
技术介绍
目前研制中的钵苗移栽机的主要问题是壅泥、不同土壤的适应性差、秧爪夹开不稳定、夹多株钵苗、秧爪粘泥、碰石头伤秧爪、秧爪夹紧力大而伤秧、秧爪夹紧力小而拔不出钵苗、上秧盘费力、送秧钢丝变型、送秧链条的清理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平板式秧船用防壅泥调压阀调节出适应不同土壤的防壅泥装置,清石茬装置用液压系统来夹开秧爪、分秧帘、皮带式送秧机构、秧爪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分秧帘、平板式秧船、栽植机构、地轮、链传动合、传动箱、油泵、发动机、液压系统、棘轮、皮带式送秧机构、秧箱、刷子轴、若干个左秧爪、若干个右秧爪、秧爪刷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秧帘设在秧箱前端、若干个皮带式送秧机构安装在秧箱上,棘轮设在主动送秧皮带轮的侧边,秧箱设在平板式秧船的后边,栽植机构设在秧箱的前边,发动机在平板式秧船的前边,若干个左秧爪、若干个右秧爪铰接在秧爪固定杆上,发动机、油泵、传动箱、链传动合、地轮依次排列安装在平板式秧船的上面。所述的平板式秧船前边设有清石清茬装置,平板式秧船船底设有波浪形拖板。所述的液压系统通过手动换向阀分成两路,一路是防壅泥油路和夹开秧爪油路, 防壅泥油路与防壅泥油缸,防壅泥油路上设有防壅泥调压阀,夹开秧爪油路从手动换向阀开始通过防壅泥调压阀、单向阀、蓄能器、机动换向阀、夹开秧爪油路、夹开秧爪油缸与三角形摆动杆相连接。所述的分秧帘由若干个左分秧帘和若干个右分秧帘组成,钵苗入分秧帘入口宽, 钵苗的出口窄。所述的皮带式送秧机构的主动送秧皮带轮在皮带式送秧机构的前端,从动送秧皮带轮在皮带式送秧机构的后端,送秧皮带设在皮带式送秧机构的两侧,送秧皮带从主动送秧皮带轮开始绕过主动送秧皮带轮再绕过从动送秧皮带轮与送秧皮带相连形成送秧皮带的封闭环,若干个梯形送秧架两侧分别与送秧皮带相固接。所述的栽植机构若干个左秧爪和若干个右秧爪的中间与秧爪固定杆相铰接,若干个左秧爪的后端与后拉推杆相铰接,若干个右秧爪的后端与前拉推杆相铰接,秧爪固定杆后侧中间设有支座,支座上安装三角形摆动杆,摆杆一端与支座相铰接,摆杆的另一端与栽植机构的中部相铰接,三角形摆杆分别与后拉推杆、前拉推杆、夹开秧爪油缸相铰接。秧爪固定杆的两侧与秧爪固定杆摆动曲柄相铰接。所述的左秧爪、右秧爪的夹秧处涂覆聚氨酯。所述的若干个秧爪刷安装在刷子轴上,秧爪刷臂上设有刷子。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钵苗移栽机具有这样的有益效果1、 采用平板式秧船用防壅泥调压调节出不同土壤的防壅泥装置容易秧船底断面呈波浪形、不下陷、不壅泥,并且钵苗插于波峰上,不容易为泥水所冲击;2、用液压系统来夹开秧爪,用分秧帘来分秧苗,用秧爪刷来清粘泥,所以夹开钵苗精准;3、秧爪夹钵苗处涂覆聚氨酯克服了伤钵苗和拔不出的问题;4、采用皮带式送秧机构,清理简单,梯形送秧架强度大;5、设有清石茬装置客服了伤秧爪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平板式秧船船底断面呈波浪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刷子、秧爪及涂覆聚氨酯示意图。在图1至图3中,1、分秧帘;1-1、左分秧帘;1-2、右分秧帘;2、平板式秧船;2_1、 清石茬装置;2-2、波浪形拖板;2-3、平板;3、栽植机构;3-1、秧爪固定杆;3-2、后拉推杆; 3-3、前拉推杆;3-4、支座;3-5、摆杆;3-6、右秧爪;3_7、左秧爪;3_8、三角形摆动杆;3-9, 秧爪固定杆摆动曲柄;3-10、聚氨酯;4、地轮;5、链传动合;6、传动箱;7、油泵;8、发动机; 9、液压系统;9-1、手动换向阀;9-2、防壅泥油路;9-3、防壅泥油缸;9-4、夹开秧爪油路; 9-5、防壅泥调压阀;9-6、单向阀;9-7、蓄能器;9-8、机动换向阀;9_9、夹开秧爪油路;9_10、 夹开秧爪油缸;10、棘轮;11、皮带式送秧机构;11-1、主动送秧皮带轮;11-2、送秧皮带; 11-3、梯形送秧架;11-4、从动送秧皮带轮;12、秧箱;13、钵苗;14、泥土波峰;15、刷子轴; 16、秧爪刷;16-1、秧爪刷臂;16-2、刷子。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钵苗移栽机,它由分秧帘、平板式秧船、栽植机构、地轮、链传动合、传动箱、油泵、发动机、液压系统、棘轮、皮带式送秧机构、秧箱、刷子轴、若干个左秧爪、若干个右秧爪、秧爪刷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分秧帘(1)设在秧箱(1 前端、若干个皮带式送秧机构(11)安装在秧箱(1 上,棘轮(10)设在主动送秧皮带轮的侧边,秧箱(12) 设在平板式秧船O)的后边,栽植机构C3)设在秧箱(1 的前边,发动机(8)在平板式秧船(2)的前边,若干个左秧爪(3-7)和若干个右秧爪(3-6)铰接在秧爪固定杆(3-1)上,发动机(8)、油泵(7)、传动箱(6)、链传动合(5)、地轮(4)依次排列安装在平板式秧船(2)的上面。所述的平板式秧船( 前边设有清石清茬装置0-1),平板式秧船( 船底设有波浪形拖板0-2)。所述的液压系统(9)通过手动换向阀(9-1)分成两路,一路是防壅泥油路 (9-4)和夹开秧爪油路(9-9),防壅泥油路(9-2)与防壅泥油缸(9-3),防壅泥油路(9_2)上设有防壅泥调压阀(9-5),夹开秧爪油路(9-4)从手动换向阀(9-1)开始通过防壅泥调压阀 (9-5)、单向阀(9-6)、蓄能器(9-7)、机动换向阀(9-8)、夹开秧爪油路(9_9)、夹开秧爪油缸 (9-10)与三角形摆动杆(3-8)相连接。所述的分秧帘(1)由若干个左分秧帘(1-1)和若干个右分秧帘(1-2)组成,钵苗(13)入分秧帘(1)入口宽,钵苗(13)的出口窄。所述的皮带式送秧机构(11)的主动送秧皮带轮(11-1)在皮带式送秧机构(11)的前端,从动送秧皮带轮(11-4)在皮带式送秧机构(11)的后端,送秧皮带(11-2)设在皮带式送秧机构(11)的两侧,送秧皮带(11-2)从主动送秧皮带轮(11-1)开始绕过主动送秧皮带轮(11-1)再绕过从动送秧皮带轮(11-4)与送秧皮带(11- 相连形成送秧皮带(11- 的封闭环,若干个梯形送秧架(11-3)两侧分别与送秧皮带(11-2)相固接。所述的栽植机构(3)若干个左秧爪(3-7)和若干个右秧爪(3-6)的中间与秧爪固定杆(3-1)相铰接,若干个左秧爪(3-7)的后端与后拉推杆(3- 相铰接,若干个右秧爪(3-6)的后端与前拉推杆(3- 相铰接,秧爪固定杆(3-1)后侧中间设有支座(3-4),支座(3-4)上安装三角形摆动杆(3-8),摆杆(3_5) 一端与支座(3-4)相铰接,摆杆(3- 的另一端与栽植机构C3)的中部相铰接,三角形摆杆 (3-8)分别与后拉推杆(3-2)、前拉推杆(3-3)、夹开秧爪油缸(9-10)相铰接。秧爪固定杆 (3-1)的两侧与秧爪固定杆摆动曲柄(3-9)相铰接。所述的左秧爪(3-7)、右秧爪(3-6)的夹秧处涂覆聚氨酯。所述的若干个秧爪刷(16)安装在刷子轴(1 上,秧爪刷臂(16-1)上设有刷子(16-2)。本技术采用平板式秧船用防壅泥调压调节出不同土壤的防壅泥装置容易秧船底断面呈波浪形、不下陷、不壅泥,并且钵苗插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精华
申请(专利权)人:李精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