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洁式空气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710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包括支架及壳体与壳体内的过滤筒与壳体上的进风口与出风口,过滤筒上部为文氏管,过滤筒由带通孔的外筒与内筒构成,在内、外筒间放置折叠滤纸式筒形过滤纸,在对应文氏管的上方有安装在管道上的喷口、在对应内筒的隔板上有通孔。(*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设备,具体地说一种利用过滤纸与文氏管作过滤元件,在文氏管出口上方有可以对过滤筒进行反吹自洁的气体喷口的过滤器。压缩空气机通常都配有进口空气过滤器,以便向压缩机提供洁净的空气。但这类设备都不能自洁本身的过滤元件,因此,过滤空气的洁净程度达不到高品质,且维修工作量大。其次,所用的过滤元件的过滤效率不高。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利用折叠式滤纸作过滤元件、在过滤筒上方安装有自洁式喷口的过滤器,以克服上述问题。其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支架(5)及壳体(2)与壳体内的过滤筒(6)与壳体上的进风口与出风口(1),过滤筒(6)上部为文氏管(9),过滤筒由带通孔(16)的外筒(15)与带通孔(19)的内筒(18)构成,在内、外筒间放置折叠滤纸式筒形-过滤纸(17),在对应文氏管(9)的上方有安装在管道(3)上的喷口(12)。过滤筒(6)中部有一螺杆(21),过滤筒搁在螺杆下部的托板(20)上,螺杆(21)上部的螺纹与安装在支架(5)中部的隔板(4)上的螺母(22)配合,文氏管(9)安装在隔板(4)上,螺母(22)位于文氏管(9)的中心,文氏管(9)的底面应大于过滤筒(6)的内筒(18)。在对应内筒(18)的隔板(4)上有通孔(14)。由于本技术采用折叠式筒形过滤纸,与原来的过滤元件相比,其过滤效率高,过滤后的空气品质高,再加文氏管上方的自洁式喷口,可对过滤纸进行脉冲反吹,清理滤纸上的粉尘,使过滤纸的过滤效率更高,且基本不需维修,因此,效率既高,操作又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过滤筒与文氏管结构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如图所示壳体(2)安装在支架(5)上,壳体(2)的中部有隔板(4),隔板上安装多个文氏管(9),文氏管(9)中心的隔板上安装有螺母(22),螺母内的螺杆(21)下部有托板(20),过滤筒(6)便搁在该托板上,拧紧螺杆,便可将过滤筒安装在隔板(4)的下面。过滤筒包括内筒(18)与外筒(15),在内、外筒(18)、(15)上有通孔(19)、(16),内、外筒间充满折叠式筒形过滤纸(17)。在对应内筒(18)的隔板(4)上有通孔(14)文氏管(9)上方的管道(3)上安装有喷口(12),管道上还安装有控制阀(11)。在壳体的两则还安装有电器控制开关(8)与防雨罩(13)。图2中的(7)为螺杆(21)的手柄。工作时,大气由外筒的通孔进入过滤筒内,经滤纸过滤后由内筒上的通孔排出至文氏管,再经出口送出供压缩机使用。需要自洁时,打开阀(11),压缩空气经管道、喷咀喷入文氏管内,将滤纸上的灰尘吹落。自洁的程序可由电脑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洁式空气过滤器,包括支架(5)及壳体(2)与壳体内的过滤筒(6)与壳体上的进风口与出风口(1),过滤筒(6)上部为文氏管(9),其特征是过滤筒(6)由带通孔(16)的外筒(15)与通孔(19)的内筒(18)构成,在内、外筒间放置折叠滤纸式筒形过滤纸(17),在对应文氏管(9)的上方有安装在管道(3)上的喷口(12),在对应内筒(18)的隔板(4)上有通孔(1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自洁式空气过滤器,包括支架(5)及壳体(2)与壳体内的过滤筒(6)与壳体上的进风口与出风口(1),过滤筒(6)上部为文氏管(9),其特征是过滤筒(6)由带通孔(16)的外筒(15)与通孔(19)的内筒(18)构成,在内、外筒间放置折叠滤纸式筒形过滤纸(17),在对应文氏管(9)的上方有安装在管道(3)上的喷口(12),在对应内筒(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定和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活制冷设备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