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变装置用高热负荷部件的涡流无损检测方法,具体内容是,块体穿管结构的制备工艺中引入了三种不同金属的复合,形成了双层界面。为了有效地控制其中的无氧铜适配层和铬锆铜水管结合界面的质量,采用内穿过式涡流阵列探头系统检测法。 该方法是将经磁饱和化后的部件,采用内插式涡流阵列探头沿铬锆铜合金水管,通过推拔器使探头在管道内轴向运动,此时计算机控制线圈使其对管道内周向进行扫查,再通过探伤仪的探头激发频率的调整,进而实现该结合位置缺陷的准确定位和定量检测。
技术介绍
ITER氘-氚反应的第一阶段,Be、C和W将作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Plasma facing material,即PFM)与Cu热沉材料结合成为面向等离子体部件(Plasma facing component, 即PFC)。Be形成的PFC将被放置于第一壁位置(低热负荷区域),C和W形成的PFC则被放置于偏滤器位置(高热负荷区域)。W或C与Cu热沉的连接包括单块类型(Monoblock Type)和平板类型(Flat Type)。 单块类型的特征是在W或C的块体中心区域开孔,然后把Cu冷却水管穿过开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攀,李强,王万景,罗广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