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双机筒的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6065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20:23
一种锥双机筒的螺杆,包括有螺杆本体(2),所述螺杆本体(2)依次由加料段(A)、塑化段(B)和挤出段(C)组成,所述塑化段(B)包括有塑化一段(B1)、塑化二段(B2)和塑化三段(B3),相互间螺距比依次为2.25~2.32∶4.35~4.5∶1.35~1.42∶1.45~1.52∶4.76~4.82,所述螺棱与螺杆本体(2)水平线之间的夹角(a)为118~121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加料段的螺棱密度要比塑化段的螺棱密度大,所以喂入进料口的物料会向空间大的方向流动,从而提高了进料速度,消除了堵料及反胶现象;塑化段螺棱之间的螺距又有长短之分,使塑化分散性更好、更均匀,从而消除了堵料和焦料的现象,本螺杆的生产量能达到每小时600公斤,是其它机筒螺杆的2~3倍。(*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锥双机筒的螺杆的制作

技术介绍
现有一种专利号为CN200820084388. 8名称为《具有碳化钨锥双螺杆与机筒的挤出机》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其结构包括锥双机筒头和锥双螺杆,所述的锥双机筒头的内腔离心浇铸有碳化钨合金层,所述的锥双螺杆表面喷涂有碳化钨合金层。其技术采用离心浇铸碳化钨合金工艺,超音速热喷涂工艺等高新技术,机筒与螺杆具有高耐磨,耐强腐蚀性,可以满足国内外木塑机械厂和木塑机械使用厂等客户的需求。但该技术的缺点是,进料处螺棱间距一致,其进料段会出现堵料及反胶,有时还会出现焦料的现象,而且该结构中螺杆耐磨性、防腐性也较差,使用寿命不长,因此其结构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设计结构合理、塑化分散性更好、生产效率高的一种锥双机筒的螺杆。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锥双机筒的螺杆,包括有螺杆本体,所述螺杆本体依次由加料段、塑化段和挤出段组成,在加料段、塑化段和挤出段上均设置有螺棱,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段包括有塑化一段、塑化二段和塑化三段,所述加料段的螺距比塑化一段的螺距比塑化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力红
申请(专利权)人:舟山市定海东震螺杆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