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张紧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994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3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张紧单元(1),所述皮带张紧单元具有:抗相对转动地布置的基础部件(2)和能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逆蓄能器(6)的作用有限地扭转的张紧部件(3),其中,在所述基础部件(2)与所述张紧部件(3)之间,将在基础部件(2)与张紧部件(3)之间发生相对扭转的情况下由蓄能器(6)朝向径向外部对着摩擦面(10)预紧的摩擦机构(8)径向布置在所述蓄能器(6)与所述摩擦面(10)之间。为了实现简单的而且在摩擦特性方面得到改善的摩擦机构(8),而提出:将摩擦机构(8)构成为如下摩擦段(9),所述摩擦段(9)包括两个彼此对称地、在摩擦面(10)上相对置地布置的摩擦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皮带张紧单元,所述皮带张紧单元尤其是用于内燃机的皮带盘平面,所述皮带张紧单元包括抗相对转动地布置的基础部件;以及能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逆蓄能器的作用有限地扭转的张紧部件,其中,在基础部件与张紧部件之间起作用的是摩擦机构。
技术介绍
形成类属的皮带张紧单元的典型实施方案具有如下的张紧部件,所述张紧部件具有相对于缠绕机构预紧的张紧辊。在此,张紧部件能够以能逆蓄能器的作用枢转的方式相对于固定地布置在内燃机壳体上的基础部件有限地扭转。因此,一方面通过枢转张紧辊来使引入到配备有皮带张紧单元的牵引机构传动装置中的振动得以消减,并且另一方面缠绕机构(例如皮带)的张紧程度即使在拉长的情况下,仍然在缠绕机构的使用寿命内保持恒定。此外,为了有效地消减振动,具有优点的是,将摩擦滞后件(Reibimgshysterese)叠加于蓄能器,所述摩擦滞后件借助摩擦机构得到调整。DE 10 2004 047 422 Al公开了一种依据类属的皮带张紧单元,所述皮带张紧单元具有基础部件和张紧部件。在基础部件与张紧部件之间在发生扭转时起作用的蓄能器通过扭力弹簧来形成,所述扭力弹簧在一端夹紧在基础部件中,并且在另一端夹紧在张紧部件中,从而在发生相对扭转时,扭力弹簧朝转动方向扩宽,并且对摩擦机构施以法向力。在此,摩擦机构分两件地由一侧敞开的单件式摩擦环来形成,所述摩擦环在通过扭力弹簧进行加载时,在敞开的端部扩宽的情况下形成了与基础部件的摩擦面的摩擦嵌接。在扭力弹簧与摩擦环之间布置有呈带形弹簧形式的第二部件。基于摩擦环一侧敞开的实施方式,摩擦环在摩擦面上进行不对称的贴靠。由此,在扭转角范围内可能出现不均勻的摩擦力矩以及对摩擦衬件的不均勻磨耗,所述摩擦衬件必须通过摩擦衬件的相应厚度来补偿。WO 03/098971 Al公开了一种用于带摩擦机构的皮带张紧装置的减振装置,在所述减振装置中,提出两个分布在周边上的环弧段,所述环弧段基于实心载体部件而在其直径方面自身是刚性的,并且不允许使所述直径进行适配。对摩擦衬件磨损的适配借助两个对置的环弧段之间的、无法实现动态对称的磨损补偿的铰链连接来进行,从而环弧段的摩擦衬件必定不均勻地受到磨耗,并且必须为优先磨损掉的区域设置相应的磨损备件。此外,环弧段由于其实心的结构而需要很大的结构空间,并且由于其质量聚集性 (Massenanhaufung)而形成蓄热件,所述蓄热件在发热时可能对摩擦衬件的耐用性构成威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皮带张紧单元,所述皮带张紧单元的摩擦机构在摩擦衬件相对薄地构造的情况下,在使用寿命内形成与为摩擦衬件设置的摩擦面的、均勻构造的摩擦嵌接。附加地,摩擦机构应该可以简单地制造并且具有很小的空间结构需求。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尤其用于内燃机皮带盘平面的皮带张紧单元得以解决, 所述皮带张紧单元具有抗相对转动地布置的基础部件和能相对于所述基础部件逆蓄能器的作用有限地扭转的张紧部件,其中,在所述基础部件与所述张紧部件之间,将在基础部件与张紧部件之间进行相对扭转的情况下由蓄能器朝向径向外部对着摩擦面预紧的摩擦机构径向布置在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摩擦面之间。所述摩擦机构由布置在所述摩擦面上的、呈弧段状的并且在其直径方面弹性地构成的摩擦段形成。通过摩擦段的弹性的构造方案,该摩擦段可以完全地而且与摩擦衬件磨损无关地贴靠到摩擦面上,从而构成可重现的摩擦系数并因此构成均勻的摩擦力矩。此外,这种结构允许通过优选构造为扭力弹簧的蓄能器的外周边来进行对摩擦段整个周边的均勻加载,从而在摩擦段的内周边上实现均勻分布的法向力,用以形成与摩擦面的摩擦嵌接。根据具有优点地构造的实施例,摩擦面设置在基础部件的内周边面上。为了在基础部件和张紧部件发生扭转时实现如库仑摩擦那样的滑动摩擦,则迫使摩擦段相对于摩擦面扭转,方法是由张紧部件来带动摩擦段。在特别构造的实施例中,摩擦嵌接可以是拖带式(verschleppt)的,方法是带动以带有余隙的方式来进行。对于设置在基础部件上的摩擦面而言可另选地,可以在张紧部件上设置相应的、与摩擦段形成摩擦嵌接的摩擦面,其中,该摩擦面钩挂到基础部件中,以便在张紧部件相对于基础部件发生扭转时,实现滑动摩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摩擦段由载体部件和固定在所述载体部件上的摩擦衬件来形成。在此,摩擦衬件可以形状配合和/或材料配合地装设到载体部件上,方法是将摩擦衬件例如进行铆接、卡接或者形状配合地加以模铸,例如注塑或者进行粘接。由于摩擦衬件的材料不同,所述摩擦衬件可以由具有不同摩擦系数和硬度的不同合成材料来形成,其中,可以使用具有润滑特性的合成材料,如全氟烃,所述合成材料也可以埋入稳定的基质中或者与所述基质形成共聚物。在此,形成这种摩擦衬件的摩擦成分(Reibkomponent)可被自由选择,用以与载体部件形成模块化的结构集成件(Baukasten),所述载体部件又在结构上与皮带张紧单元中的使用条件相匹配。载体部件例如由薄的弹簧钢冲裁制成,并且根据使用直径被预先弯曲,其中,视与摩擦面的摩擦嵌接的构造方案而定,载体部件相比于摩擦面可以具有更大的、近似相等的或者更小的直径或者半径。例如,为了实现摩擦段相对于摩擦面的预紧,当载体部件直径选择得大于摩擦面直径时,可以调整出预紧的摩擦嵌接,而在直径较小的情况下,当扭力弹簧将相应的法向力加载到摩擦段上时,才至少充分地建立摩擦嵌接。与之相应地,载体部件可以在装入前在塑性变形的条件下,达到想要的直径。不言而喻的是,载体部件可以首先由软的片材预先制造,并且随后经历硬化过程,以实现弹性特性。为了在将摩擦面布置在张紧部件上时通过张紧部件或基础部件对摩擦段进行转动带动,可以从载体部件中伸出至少一个,优选为唯一的关于摩擦段的圆弧居中的、由载体部件的片材制成的接片。该至少一个接片嵌入到设置在基础部件或者张紧部件中的凹处中,从而对摩擦段进行相应的转动带动。优选的是,这样的接片朝向径向内部伸出。通过对该截段的尺寸和形状的相应设计,能够将所述接片这样折叠,即使所述接片可以多层地构成并且进而得以增强。对于由弹簧钢制成的实施方式而言可另选地,载体部件可以由合成材料制成,优选由增强的合成材料制成。这种载体部件优选借助合成材料注塑方法来制造,其中,该至少一个用于带动摩擦段的接片以工装加工(werkzeugfallend)的方式设置。此外,在以这种方式已制成的载体部件中,已经凭借两成分法或多成分法来装设摩擦衬件,例如注塑该摩擦衬件,从而摩擦段完全地由至少两个合成材料成分(一个优选由增强的合成材料构成, 用以形成载体部件,而另一个由调整出想要的摩擦系数的成分构成)以工装加工的方式而且单件式地制成。为了调整出想要的摩擦力矩,除了摩擦衬件的设计之外,还要注意摩擦面的结构和材料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已证明特别具有优点的是,使用金属面,尤其是未经加工的铝质压铸面。通过由薄板或薄的增强的合成材料等来构造载体部件,可以使摩擦段的热容量最小化,从而热量被快速地导走到周围的部件(例如基础部件)上,并且在载体部件中不形成可能对摩擦衬件的使用寿命产生不利影响的热量阻滞,从而可以在整体上预期摩擦段较长的使用寿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单件式的摩擦段在直径上正对的、布置于圆形的摩擦面上两个区域之上得以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恩特·哈特曼托斯滕·利贝尔约翰·辛格尔克里斯蒂娜·托曼
申请(专利权)人:谢夫勒科技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