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沉降离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6954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2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含有铁磁性材料成分的金属物料胶状体的分离效果的磁力沉降离心机,包括:进料管和机座,机座上设置有转鼓和罩在转鼓外侧的机壳,转鼓中活动设置有推料装置,转鼓通过转鼓轴与主轴驱动装置相连,推料装置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螺旋芯轴与差速驱动装置相连,螺旋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推料叶,其内腔中部设置有进料室,进料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料口,所述的进料管穿入螺旋芯轴的内腔、穿入进料室,转鼓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机壳底部的排液口相通,开设在转鼓上的出料口与机壳底部的排料口相连通;转鼓的外侧包围有磁铁,磁铁通过支承筒固定在机壳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金属物料胶状体的分离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离心机,尤其涉及到卧式沉降离心机。
技术介绍
本申请人于2008年8月18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技术名称为螺旋卸料离心机、申请号为200810021877. 公开日为2009年1月21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螺旋卸料离心机,其结构包括进料管和机座,机座上活动设置有转鼓,转鼓中活动设置有推料装置,机座上还设置有机壳、差速驱动装置和主轴驱动装置,转鼓罩在机壳中,转鼓通过转鼓轴与主轴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推料装置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螺旋芯轴与所述差速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相连,螺旋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推料叶(又称推料螺旋),螺旋芯轴内腔中部设置有前、后挡料板,形成进料室,前挡料板上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料口 ;所述进料管穿入螺旋芯轴的内腔、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转鼓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机壳底部的排液口相通;开设在转鼓上的出料口与机壳底部的排料口相连通;所述的主轴驱动装置包括主轴电机,主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转鼓轴上的从动轮相联接;所述的差速驱动装置包括差速电机和差速器,差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差速器的输入轴相连,所述差速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即差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的螺旋芯轴相连。这种离心机在分离有些含有铁磁性材料成分的金属物料胶状体(如氢氧化铁胶体)时,由于金属物料的沉降速度较慢,不易沉降,不能很好地将固相和液相分离开来,分离的效率较差,不能满足物料的固液分离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含有铁磁性材料成分的金属物料胶状体的分离效果的磁力沉降离心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磁力沉降离心机,包括进料管和机座,机座上活动设置有转鼓,转鼓中活动设置有推料装置,机座上还设置有机壳、差速驱动装置和主轴驱动装置,转鼓罩在机壳中,转鼓通过转鼓轴与主轴驱动装置相连,所述的推料装置包括中空的螺旋芯轴,螺旋芯轴与所述的差速驱动装置相连,螺旋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推料叶,螺旋芯轴的内腔中部设置有进料室,进料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料口,所述的进料管伸入螺旋芯轴的内腔、穿设在进料室中,所述转鼓的底部开设有溢流口,溢流口与设置在机壳底部的排液口相通,开设在转鼓上的出料口与设置在机壳底部的排料口相通;所述转鼓的外侧包围有磁铁,磁铁通过支承筒固定在机壳上。所述的磁铁包括至少一个磁铁单体组,每个磁铁单体组包括至少两个围绕转鼓周向布置的磁铁单体,所有磁铁单体固定在所述支承筒的内壁上,支承筒固定在所述的机壳上。所述的转鼓包括直筒和与直筒相连的锥形筒,所述的磁铁位于在直筒的外侧;所述的螺旋芯轴内腔中部相对于直筒与锥形筒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后挡料板,形成进料室; 所述的前挡料板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管从该进料口中伸入进料室。所述的支承筒包括对合在一起的半圆形的上、下盖,上盖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安装板,上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安装板,下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上盖相应侧的侧安装板相配合的侧支承板,所述机壳的顶部设置有与上盖相配合的上盖开口,机壳上在上盖开口的两端沿口分别设置有与上盖相应端的端安装板相配合的端支承板,上盖的侧安装板固定在下盖相应侧的侧支承板上,上盖的端安装板固定在相应的端支承板上,并且,端安装板与相应的端支承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条。所述的主轴驱动装置包括主轴电机,主轴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转鼓轴上的从动轮相联接;所述的差速驱动装置包括差速电机和差速器,差速电机的输出轴与差速器的输入轴相连,差速器的输出轴与所述的螺旋芯轴相连。本技术所要解决的进一步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转鼓温度的磁力沉降离心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上盖上穿设有若干根冷却管,所述下盖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冷却水出口。所述的若干根冷却管被磁铁单体组隔开,并且,每个磁铁单体组中,至少在靠近下盖底部的一对相邻的磁铁单体之间设置有排水通道。所述机壳的顶部在出料口的上方还穿设有冲洗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包围在转鼓直筒(沉降段)外侧的磁铁,当物料进入离心机转鼓腔后,含有铁磁性材料成分的金属固体颗粒由高速旋转的转鼓产生的强大离心力和磁铁产生的磁力的共同作用下,被吸附在转鼓内壁上,形成固环层,从而大大提高了分离效果,满足了含有铁磁性材料成分的金属物料胶状体的固液分离要求。 此外,穿设在上盖上的冷却管,可以在离心机的运转过程中,通入冷却水,转鼓得到很好冷却,使得离心机可以长时间可靠稳定地运转;设置在磁铁单体之间的排水通道,大大提高了冷却水的流动性,提高了热交换效果,而且,在停止供水后,冷却水会从上、下盖中流出,不会囤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上、下盖沿K方向的局部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中1、螺旋芯轴,2、推料叶,3、传动轴,4、前挡料板,5、后挡料板,6、进料管,7、过料口,8、耐磨片,9、底板,11、差速电机,12、差速器,13、主轴电机,14、主动轮,15、从动轮,16、转鼓,160、转鼓底,161、直筒,162、锥形筒,18、排液口,19、出料口,20、排料口,21、 机座,22、机壳,23、转鼓轴,24、冲洗口,25、冷却管,26、进料斗,27、磁铁,271、磁铁单体,28、 上盖,29、下盖,291、出水孔,30、冷却水出口,31、溢流口,32、端支承板,33、端安装板,331、 密封槽,34、密封条,35、排液通道,36、排液挡板,37、排料通道,38、排料挡板,39、侧安装板, 391、上盖固定孔,40、侧支承板,41、排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磁力沉降离心机,包括进料管6和机座21以及主要由转鼓底160、与转鼓底160相连的直筒161以及与直筒161相连的锥形筒162构成的转鼓16,转鼓16通过转鼓底160和穿设在锥形筒162中的转鼓轴23活动设置在机座21上, 机座21上还设置有机壳22、差速驱动装置和主轴驱动装置,该主轴驱动装置包括主轴电机13,主轴电机1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4,主动轮14通过传动带与设置在转鼓轴23 上的从动轮15相联接;所述的差速驱动装置包括差速电机11和差速器12以及连接差速电机11的输出轴与差速器12的输入轴的差速传动装置,该差速传动装置包括设置在差速电机11的输出轴上的输出轮、设置在差速器12输入轴上的输入轮以及联接输入轮和输出轮的传动带;转鼓16罩在机壳22中,转鼓16中活动设置有推料装置,该推料装置包括 活动设置在转鼓16中的中空的螺旋芯轴1,差速器12的输出轴即传动轴3穿过转鼓底160 与螺旋芯轴1的底部相连,其具体连接结构为传动轴3伸入螺旋芯轴1底部的安装腔中、 与设置在螺旋芯轴1中的底板9固定在一起,螺旋芯轴1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状的推料叶 2,螺旋芯轴1的内腔中部相对于直筒161与锥形筒162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后挡料板4和 5,形成进料室,前挡料板4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的进料管6从该进料口中伸入进料室,进料室的侧壁上开设有过料口 7 ;所述转鼓16底部的转鼓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明蔡宏黄伟彬蒋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大离心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