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除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600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的除水设备,特别是对自然通风冷却塔中排出的热湿气流所含的小水滴进行清理的高效节能除水器,它至少包括一组除水片(1)和一套固定支架(2),其特征是:除水片(1)由上至下排列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除水片(1)的侧面呈“S”形状。除水器连接安装在冷却塔的排气口处,处于气流的上方,从冷却塔排出的热湿气流,直接进入除水器内,并冲击除水片,“S”型除水片可多次拦截小水滴,使热湿气流所带的小水滴流回到循环水中,不会被气流带出塔外。(*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厂的除水设备,特别是对自然通风冷 却塔中排出的热湿气流所含的小水滴进行清理的除水器。技术背景在发电厂的冷却塔中,排出的热湿气流含有一部分的小水滴,并随气 流一起带出,这些小水滴会造成循环水系统水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现 有的发电厂冷却塔采用的除水设备,由于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设 备在长期运行条件下,容易产生变形,降低了除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除水器,它收水效率高,抗弯、 抗拉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它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其几何形状能保持长期 稳定,不变形。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设计一种高效节能除水器,它至少 包括除水片1和一套固定支架2,其特征是除氷片l由上至下排列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除水片l的侧面呈S形状。所述的除水片1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排列间距为,39.5~40.5mm每片 厚度为0. 25 1.25mm。所述的除水片1每片包括上弯段3和下弯段4,上弯段的曲率半径 为24.5 25.5mm,下弯段的曲率半径R2为19.5 20.5mm。所述的上弯段3和下弯段4之间的波峰距离是59.62~60.62mm。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除水器连接安装在冷却塔的排气口处,处 于气流的上方,从冷却塔排出的热湿气流,直接进入除水器内,并冲击除 水片,S型除水片可多次拦截小水滴,使热湿气流所带的小水滴流回到 循环水中,不会被气流带出塔外。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实施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l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除水片的S形侧面示意图。图中1、除水片;2、固定支架;3、上弯段;4、下弯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除水器至少包括一组除水片1和一套固定支架2, 多片除水片1由上至下排列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除水片1的侧面呈S 形状。除水片1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排列间距选择为39.5 40.5mm,每片 厚度选择为0. 25 1. 25mm。图3是除水片的S形侧面结构示意图。除水片1每片包括上弯段 3和下弯段4,上弯段的曲率半径R,选择为24.5~25.5mm。下弯段的曲率 半径选择在R219.5 20.5mm。上弯段3和下弯段4之间的波峰距离是 59.62 60.62mm。实施例中除水片1上弯段的曲率半径R,为25mm;下弯段的曲率半 径R2为20mm。上弯段和下弯段之间的距离是60.12mm。上下S型除 水片1间距40 mm均匀分布,每片除水片1厚度0. 75mm。安装时,首先在地面按照顺序及设计原则组装S型除水片2,然 后在塔内安装除水器支架1,最后安装除水器本体3。除水器连接安装在 冷却塔的排气口处,处于气流的上方,从冷却塔排出的热湿气流,直接进 入除水器内,并冲击除水片,S型除水片可多次拦截小水滴,使热湿气 流所带的小水滴流回到循环水中,不会被气流带出塔外。本技术由于 采用了 S型的除水片,该除水片由J;至下被固定在除水器支架上,这 样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其几何形状能保持长期稳定不变形,不会影响气流 方向也不会在塔内形成大的漩涡,除水效率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效节能除水器,它至少包括除水片(1)和一套固定支架(2),其特征是:除水片(1)由上至下排列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除水片(1)的侧面呈“S”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节能除水器,它至少包括除水片(1)和一套固定支架(2),其特征是除水片(1)由上至下排列固定在固定支架(2)上,除水片(1)的侧面呈“S”形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除水器,其特征是除水片(1)由上至下均匀分布,排列间距为39.5 40.5mm,每片厚度为0.25 1. 25mm。3、 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三季姜培学于焕光胡党辉奚军左站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万方瑟科赛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