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能除尘水煤气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244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除尘水煤气炉,采用三次送风,一次供炉内,二、三次被加热后与煤气在聚火盘上进行两次均匀混合和两次燃烧完止,炉口温度达800~1000度,炉内温度达1000~1200度,加入的各种煤在此条件下迅速燃烧产生煤气后成为灰分落入水中除出,各部件组合连接,每日三餐耗煤3公斤,耗电0.01度,所以该炉不但能满足供淋浴、烹饪、取暖和开水的需要,而且具有不选择煤种、高效节能除尘和安装维修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民用高效节能除尘的水煤气炉。目前,在城乡居民中广泛使用的煤炉和预热炉,因炉口温度低、上火慢、燃烧不完全和热效率低,以致耗煤量大,造成能源的大量损失,另外,除烟除尘结构不佳,排放的烟尘对城乡居民家中和环境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在无条件使用管道化煤气的广大城乡居民中,急需更新使用燃煤煤气炉灶,在CN86205250U中公告了一种燃煤煤气灶,由于该灶只有一次进风,导致灶内温度不高,对煤种的选择性高,限制了该灶的使用范围,所产生的煤气一次混氧燃烧不完全,使能源的利用率也不高,常规的箱内出灰污染室内外空气。近年推出使用的各种燃煤煤气炉灶,也因为炉内温度低,对煤种的选择性也高,使用烟煤和块煤时易结焦死炉,维修不方便,所以,现在使用的各种燃煤煤气炉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所使用的煤种具有选择性和所产生的煤气未能充分利用燃烧完全以及除尘效率低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煤种广、上火快、炉内炉口温度高,使加入的煤和所产生的煤气能充分燃烧、热效率高、温度任意可调的水封式除尘、易组装易维修和广泛适用于城乡居民使用的高效节能除尘水煤气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如下实现的在现有蒸汽发生系统、煤气产生系统、燃烧系统、供气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满足烹饪、供淋浴、取暖和开水的基础上,改进供气系统、燃烧系统,将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连接相通,一次风管设置在炉箅子的下方,二次风管设置在炉芯与炉壳体之间,二次风管的一端顶部设有相连通的三次增氧管,而且接引通到燃烧系统中聚火盘的上方,在近顶部设有个连通的二次增氧管,其管口与托盘上的二次风口相连通。利用余热加热二次风管中的空气,利用风门手柄调节一次风管和二次风管中的风量,达到调节温度,用炉芯上端支承着炉盘和聚火盘,使炉内产生的煤气集中从集火孔排出供燃烧,将聚火盘的侧边制成20~40度夹角动配合在托盘上,托盘的边缘内制有一个与二次增氧管相连通的二次风口。在炉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渣口、封水板和与炉底成一斜面的封水底板,用水将封水板与封水底板之间的空腔密封形成水封式除尘结构,使灰尘不逸出污染室内外环境。将聚火盘的一端面制成凹形,盘的中心处制有集火孔和均匀颁在盘内两个以上的聚火盘增氧道,在聚火盘的周边内设有聚火盘增氧圈,而且与聚火盘增氧道相连通,使二次风管中空气经二次增氧和到达聚火盘上的凹面内与集中的煤气进一步均匀混合燃烧,未燃烧完的煤气再进一步与经二次管从三次增氧管中送出的空气混合燃烧完止。炉箅子以上的二次风管、炉芯和蒸汽水包的周围填充了保温材料以及煤气在聚火盘上的充分完全燃烧的热辐射,提高了炉内温度,炉台面、热水箱、聚火盘、托盘、炉芯、蒸汽水包、炉壳体以及水封除尘供气部件采用组合方式,易安装维修。本技术与现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采用两个风管送风三次增氧助燃混燃,一次风与蒸汽水包产生蒸汽和水封面受热后产生的水蒸汽混合供炉内助燃烧产生煤气,进入二次风管的空气被预热后进入二、三次增氧管在聚火盘上和其上方与煤气两次混合两次燃烧,使所产生的煤气快速燃烧完。充分完全的燃烧使炉口温度保持在800~1000度,炉内燃烧逐步产生的热量和炉口的热辐射以及炉芯四周的保温作用,进一步使炉内温度提高到1000~1200度,加入炉内的煤在高温、高氧有蒸汽的条件下快速燃烧而不结焦,至燃尽成为灰分后经过密封的空间后落入水中而除去无外逸,炉箅子以上的部件采用组装式,所以该炉具有不选择煤种、高效节能、高效除尘和安装维修方便的优点。本技术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高效节能除尘水煤气炉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水煤气炉的剖视图。图3a是图2中的托盘和聚火盘的主剖视图。图3b是图2中的托盘和聚火盘的俯剖视图。图4是2中的二次风管和二次增氧管以及三次增氧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排渣口(1)、炉门(2)、聚火盘(3)、淋浴水出口(4)、冷水进口(5)、烟道风门(6)、开水阀(7)、冷水箱(8)、鼓风机(9)、风门手柄(10)、排污阀(11)、封水底板(12)、封水板(13)、蒸汽管(14)、蒸汽水包(15)、保温材料(16)、托盘(17)、热水箱(18)、炉台面(19)、二次风管(20)、炉芯(21)、炉箅子(22)、一次风管(23)、集火孔(24)、聚火盘增氧道(25)、聚火盘增氧圈(26)、二次风口(27)、三次增氧管(28)及二次增氧管(29)。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是用金属板材制作400×390的炉壳体,正面开制395×85的排渣口(1),右侧面安装O120×90的半圆形冷水箱(8)和O6×50的风门手柄(10)以及排污阀(11),后面安装微型鼓风机(9);用金属板材制作395×390的封水底板(12)、390×80的封水板(13)、O43×220的一次风管(23)、O27×320的二次风管(20)、O12×30的二次增氧管(29)、O12×30的三次增氧管(28),并将封水底板(12)与炉底成一斜面焊接在炉壳体上,将三次增氧管(28)和二次增氧管(29)焊接在二次风管(20)的一端,另一端焊接在一次风管(23)上,整个管道内成相通状况,然后将一次风管(23)连接在封水底板(12)的一端并通过炉壳体接鼓风机(9),二次风管(20)连接并通过支承板,在支承板的另一端焊接上封水板(13),使与封水底板(12)之间呈396×270的空隙;用金属板材制作150×60×180×R100的半圆形蒸汽水包(15),并安接上O27×175的蒸汽管(14),然后固定并通过支承板;浇铸O175×O150×20内缘侧边成20~40度角的托盘(17),并且在外边缘制有30×15的二次风口(27);浇铸并制成O150×O40×20一个端面呈凹形外边缘呈20~40度角的聚火盘(3),在其中心处制有O40的集火孔(24),其周边内制有宽10的聚火盘增氧圈(26),其盘内制有均匀分布在盘内两个以上的聚火盘增氧道(25);制作460×460×110的方形热水箱(18),在其上安装炉门(2)、淋浴水出口(4)、冷水进口(5)、开水阀(7)、90×85的烟道和烟道风门(6),制成560×560×20的炉台面(19)。在支承板上安装炉箅子(22)、蒸汽水包(15)、炉芯(21)、托盘(17)上的二次风口(27)与二次增氧管(29)相接通,在其上面安装聚火盘(3)并使二次风口(27)与聚火盘增氧圈(26)相接通,用保温材料(16)填充满支承板以上的空隙,最后用螺栓将热水箱(18)、炉台面(19)和炉壳体连接成一体,高效节能除尘水煤气炉便制作安装完毕。高效节能除尘水煤气炉的使用过程是将自来水接入冷水进口并向炉内注水,淋浴出水口与淋浴管路或取暖管路接通,向冷水箱加入少量供蒸汽水包用的水,向封水底板的上面加入水至淹没封水板悬空的一端止,打开烟道风门,启动风机送风,从炉门经集火孔向炉内加入燃料和煤进行燃烧,蒸汽水包受热后产生的蒸汽经过蒸汽管与水封面预热蒸发的水蒸汽被风送入炉内进行水煤气燃烧,产生的煤气在集火孔下部燃烧,二次风管中受预热的空气,经二次增氧管进入托盘的二次风口,再进入聚火盘增氧圈进一步加热,进入均匀分布在聚火盘内的聚火盘增氧道,到达集火孔处与煤气进行二次混合燃烧,未燃烧完的煤气,又与经二次风管预热了并通过三次增氧管的空气再次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节能除尘水煤气炉,由蒸汽发生系统、煤气产生系统、燃烧系统、供气系统、余热利用系统、水封式除尘系统构成,其特征在于:一次风管(23)和二次风管(20)连接相通,一次风管(23)设置在炉箅子(22)的下方,二次风管(20)设置在炉芯(21)与炉壳体之间,空气由鼓风机(9)送入一次风管(23)和二次风管(20),两个风管中的风量大小由风门手柄(10)进行调节;在炉芯(21)的上端支承着托盘(17)和聚火盘(3)的侧边成20~40度夹角动配合在托盘(17)上,托盘(17)的边缘内制有一个与二次增氧管(29)相连通的二次风口(27);在炉体的下端设置有排渣口(1)、封水板(13)和与炉底成斜面的封水底板(12),用水将封水板(13)与封水底板(12)之间的空腔密封形成水封式除尘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国安龚为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曲靖市电机电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