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茂昌专利>正文

专用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的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5422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专用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的接头,包括T形套头,T形套头前端为爪状,其特征是,该接头前端缘处设有至少一防漏垫圈,防漏垫圈后方的管体圆周面上则为外螺纹,接头内端口为多边形口,利用多边形扳手将该接头螺接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内;接头外端口为圆孔,利用T形套头将水管一并插置于接头外端圆孔,进而完全与密闭容器或滤筒盖的进水口或出水口衔接即完成接合。这种滤筒盖的进、出水口接头,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简便、接水快速,而且可由其内外螺纹的螺合与咬合作用,达到能耐高水压的效果。(*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专用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的接头
技术介绍
滤水器主要是由一滤筒内设置滤材后并于滤筒上螺设一滤筒盖而成,或是将滤材设置于一密闭容器内。水源自滤筒盖或密闭容器预设的进水口进入,经由滤筒或密闭容器的滤材过滤后,再由滤筒盖上或密闭容器上的出水口排出供饮水者使用。其中,滤筒盖或滤水器的进出水口都各设有一接头,以方便衔接管路。因此,无论是可拆卸滤材的滤水器或是不可拆卸滤材的密闭式滤水器,其上都必须开设有进出水口,且于该进出水口中分别设一接头,以方便衔接管路使用。目前,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与管路的连接方式,除传统的螺纹接头加T形套管及螺母紧固连接外,还有以下两种方式。请看图3、图4,第一种方式是于滤筒盖1或滤水器的进水口10内开设内螺纹100,接头2设计成前半部有外螺纹23,后半部外形为多边形24,借由相同螺距、外径的内外螺纹,使接头2的端部能经由圈绕防漏胶布230后螺接于进出水口10、11中,再利用一T形套头31套置于水管3外径后,并将一防漏垫圈4插入接头的内孔中。该T形套头31前端设计成爪状,有锥凸块310和开口311,使T形套头前端有弹性,令其能顺利地套置于水管外径上后再一并套入接头2内孔中。T形套头前端爪状凸块卡住作用而无法脱离,完成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与水管的衔接。这种接头,虽然一半具有快速接头的功效,但其必须于接头的外螺纹上圈绕数层防漏胶布230,以提高内外螺纹间的紧密度,其整个组接过程程序多,费时费工,而且接头后部的多边形体24完全凸出在密闭容器或滤筒盖外面,易受碰撞损坏且占用空间。第二种方式是直接于密闭容器或滤筒盖1的进水口10与出水口11内套设一防漏垫圈4后,再压入一环套5,环套5上夹设有一外围割分成有复数个金属弹片500的C形夹50,该C形夹上的每一个金属弹片都凸出环套5外径上,借由每一金属弹片都倾斜同一方向的关系,使环套能较容易压入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内,最后再利用一T形套头31套置于水管3外径上,该T形套头的结构特征与前述相同,其前端设计成爪状凸块310和开口311,T形套头前端具有弹性,能顺利地套置于水管3外径上后再一并套入环套5内,完成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和水管3的衔接。此种技术,组件虽简单,但其环套5上必须设置有金属弹片500,同时该金属弹片必须设计成向同一方向倾斜,才能达到预定的效果,否则根本无法连接住水管到滤筒盖或滤水器的进、出水口内。再者,必须以硬压方式强迫进入滤筒盖或滤水器的进、出水口内,滤筒盖或滤水器的进、出水口内壁不但受其硬压而受损,相对地也因内孔壁受损而使其卡固性打折,因此当受到较高水压时,该环套5承受不住高压有产生爆开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专用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的接头,以提供快速安装于滤筒盖或滤水器外壳体进、出水口上,并达到方便操作、快速组合及快速接水与能耐高压的效果。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专用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接头,该接头为具外螺纹的圆柱管体,其前端缘处设有至少一防漏垫圈,防漏垫圈后方的管体圆周面上为外螺纹,圆柱管体接头的内端口为多边形口,利用多边形扳手将该接头螺接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内,防漏垫圈因受挤压而完全塞住孔隙;接头外端口为衔接水管用的圆孔,水管上套置T形套头,T形套头前端为爪状,利用T形套头将水管一并插置于接头中,接头与密闭容器或滤筒盖的进水口或出水口紧密衔接。本技术的实际效果是这种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接头,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简便、接合快速,而且可由其内外螺纹的螺合与咬合作用,达到能耐高水压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接合于滤筒盖的进、出水口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滤筒盖进、出水口与习用接头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滤筒盖进、出水口与另一习用接头的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一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图2,由图可知,本技术的接头,为一具外螺纹的圆柱管体6,其一端缘近处设有至少一防漏垫圈60,防漏垫圈60后方的管体外周为外螺纹61,该外螺纹的外径、螺距与滤筒盖或滤水器外壳体进、出水口的内螺纹100相同;其内端口为多边形口62;便于用多边形扳手将该管体6螺合于滤筒盖或滤水器外壳体的进、出水口10、11内,完全与滤筒盖的圆周面平齐。圆柱管体外端口为衔接水管3用的圆孔,T形套头31套置于水管3外径上,再连同水管3一体插入该圆柱管体内,使水管能方便而迅速地连接到滤筒盖或滤水器外壳体的进、出水口上。如图所示,本设计的圆柱管体6能方便而迅速地连接滤筒盖或滤水器外壳体的进、出水口,而且圆柱管体前端缘处的防漏垫圈60与滤筒盖进、出水口内壁的紧密配合,再加内外螺纹100、61螺合后所产生的推挤作用,使圆柱管体能够紧密地套合在滤筒盖或滤水器外壳体的进、出水口内,达到既能快速接合,又能轻松止漏及耐高水压的效果。上述所陈,仅为本设计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凡依本专利申请所作的均等设计变化,均为本案的技术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专用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的接头,包括T形套头[31],该T形套头前端设计为爪状,其特征在于:接头前端缘处设有至少一防漏垫圈[60],防漏垫圈后方的管体圆周面为外螺纹[61],接头[6]内端口为多边形口[62],接头[6]螺接于滤筒盖的进、出水口的螺孔[10、11]内,接头[6]外端口为衔接水管用的圆孔,T形套头[31]套置于水管[3]外径上后再一并插置于接头端口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专用于滤筒盖或滤水器进、出水口的接头,包括T形套头[31],该T形套头前端设计为爪状,其特征在于接头前端缘处设有至少一防漏垫圈[60],防漏垫圈后方的管体圆周面为外螺纹[61],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茂昌
申请(专利权)人:林茂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