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8574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用于解决接线极柱爬酸和漏气问题。构成中包括上下设置的方端和铅柱,方端上部设有横向方截面通孔,改进后:所述铅柱的包塑部位为下小上大的阶梯形,铅柱包塑部位截面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特点如下:1、在方端铅体较厚的位置加开对称分布的盲孔,分解厚的铅实体,使各部分的壁厚尽量均匀,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2、方端与铅柱连接处由圆型截面改为椭圆型截面,增加了极柱抗扭强度,有效防止酸液顺包塑与极柱的结合面上爬现象,也解决了极柱包塑漏气问题;3、在方端上部设置纵向螺纹孔和横向螺纹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面接线或侧面接线,方便多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蓄电池部件,特别是一种减少收缩,防止爬酸、漏气并且外形美观的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属蓄电池

技术介绍
摩托车的电池槽空间有限,采用汽车电池卡子固定的方法比较困难;同时摩托车蓄电池作为摩托车的起动电源,瞬时起动电流较大,瞬时最高电流有时可达200 300A,为保证面接触同时连接牢固,适用摩托车接线需要,摩托车蓄电池一般通过螺栓、螺母将摩托车接线与蓄电池铅极柱连接。目前,常用的摩托车蓄电池接线极柱结构如图7-9所示,该结构存在的问题如下在方端1的Q处用料较厚,在H表面形成收缩,影响美观,同时影响极柱强度;方端与铅柱3连接处采用圆型截面,易出现酸、气沿包塑2与极柱接触面上攀,造成爬酸和漏气,致使干荷电蓄电池失败,抗扭强度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用于解决上述已有技术之缺陷而提供一种抗扭强度高、外形美观的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本技术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构成中包括上下设置的方端和铅柱,所述方端上部设有横向方截面通孔,所述铅柱外部设有包塑,特别之处是所述铅柱的包塑部位为下小上大的阶梯形,所述铅柱包塑部位截面为椭圆形。上述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所述方端顶部设有与方截面通孔贯通的纵向螺纹孔,方端侧面设有与方截面通孔贯通的横向螺纹孔。上述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所述方端下部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盲孔。本技术针对现有摩托车蓄电池接线极柱爬酸和漏气、抗扭强度低、易形成表面收缩等问题进行了改进,其主要特点如下1、在方端铅体较厚的位置加开对称分布的盲孔,分解厚的铅实体,使各部分的壁厚尽量均勻,利于铅合金结晶结构致密,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外形美观,同时减少了铅用量,降低成本;2、方端与铅柱连接处由圆型截面改为椭圆型截面,增加了极柱抗扭强度,有效防止酸液顺包塑与极柱的结合面上爬现象,也解决了极柱包塑漏气问题;3.在方端的顶部中心位置设计纵向螺纹孔,在铅极柱外侧面也设计了横向螺纹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面接线或侧面接线,方便多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A-A截面断面图;图4是图1的B-B截面断面图;图5是图1的C-C截面断面图;图6是图1的D-D截面断面图;图7是现有接线极柱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的F-F截面断面图;图9是图7的E-E截面断面图。图中各部件标号表示如下1.方端;1-1.方截面通孔;1-2.纵向螺纹孔;1-3. 横向螺纹孔;1-4.盲孔;2.包塑;3.铅柱。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和图3-6,本技术构成包括上下设置的方端1和铅柱3,在方端上部设有横向方截面通孔1-1,铅柱外部设有包塑2。为解决接线极柱抗扭强度低、易出现爬酸和漏气问题,所述铅柱3的包塑部位设计为下小上大的阶梯形,该包塑部位的阶梯型截面为椭圆形。参看图1、图2,为解决方端表面收缩问题,本技术在方端下部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对称设置两个圆柱形盲孔1-4,该设计使方端各部分的壁厚尽量均勻,利于铅合金结晶结构致密,达到减少收缩的、节约铅原料的目的。仍参看图1、图2,本技术的另一项改进是为便于接线,在方端1顶部设有与方截面通孔1-1贯通的纵向螺纹孔1-2,方端侧面设有与方截面通孔贯通的横向螺纹孔 1-3,上述结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面接线或侧面接线,方便多用。权利要求1.一种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构成中包括上下设置的方端(1)和铅柱(3),所述方端上部设有横向方截面通孔(1-1),所述铅柱外部设有包塑(2),其特征在于所述铅柱(3)的包塑部位为下小上大的阶梯形,所述铅柱包塑部位截面为椭圆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端(1)顶部设有与方截面通孔(1-1)贯通的纵向螺纹孔(1-2),方端侧面设有与方截面通孔贯通的横向螺纹孔(1-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端(1)下部两个相对应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两个盲孔(1-4)。专利摘要一种防渗酸防漏气摩托车电池多用接线极柱,用于解决接线极柱爬酸和漏气问题。构成中包括上下设置的方端和铅柱,方端上部设有横向方截面通孔,改进后所述铅柱的包塑部位为下小上大的阶梯形,铅柱包塑部位截面为椭圆形。本技术主要特点如下1、在方端铅体较厚的位置加开对称分布的盲孔,分解厚的铅实体,使各部分的壁厚尽量均匀,达到减少收缩的目的;2、方端与铅柱连接处由圆型截面改为椭圆型截面,增加了极柱抗扭强度,有效防止酸液顺包塑与极柱的结合面上爬现象,也解决了极柱包塑漏气问题;3、在方端上部设置纵向螺纹孔和横向螺纹孔,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上面接线或侧面接线,方便多用。文档编号H01M2/30GK202183435SQ201120316699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专利技术者朱艳丽, 韩二莎 申请人:风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二莎朱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风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