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雲贤专利>正文

高压真空热转印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45754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压真空热转印自动化装置,在进料装置后安装一滚轮转印机具,而于后依序连接转印膜预热机具及热压真空成形机具,或以数转印膜预热机具连接后再组接数热压真空成形机具,而后再安装出料装置,且配合各机具装置以输送带连接成一贯自动化物料传输装置;凭借被印物经输送带依序自动化传输送料,而经滚轮转印机具以消除转印膜与被印物间的气泡,转印膜预热机具对转印膜加以软化,热压真空成形机具促使转印膜与被印物高压密合,再由出料装置送出转印好的被印物,以消除尖角直角转印不易的缺失,进而提升转印的品质,另配合转印膜预热机具及热压真空成形机具不同组数的搭配,而可缩减出料时间达到量产自动化效益。(*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印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真空热转印装置多成真空热转方式构造,以输送带连接于进料装置后安装一可将转印膜压于被印物的热滚轮转印抽真空机具,或以一滚轮转印机具搭配一热硅胶板热压抽真空机具,再以出料装置送出,但转印膜受热有限,材料塑性受限选择也有限,如无毒 P. Ε. T即不适用,且被印物若有尖角、直角缘边,该转印处贴合不易转印不够精美,而易造成品质上的缺失,且易伤及滚轮、硅胶板造成破损,增加转印的成本与更换频率及时间;另一种真空热转印装置是以输送带连接于进料装置后安装一转印膜预热机具,而后送至一以热压抽真空机具,或直接以转印膜预热机具搭配热压抽真空机具同时加工,再由出料装置送出,但由于转印膜与被印物间易因贴合不密生成气泡,造成不合格率提高外,且因转印膜预热抽真空时间得甚长,易造成出料停顿费时,无法量产作业,是以有再加研究设计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设计人积十数年从事印刷机具制作、设计的经验,悉心研究,竭尽心智,针对以上的缺失,寻求改良的方法,并经过多次的实验试做,而终于技术出此一高压真空热转印自动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真空热转印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进料装置、滚轮转印机具、转印膜预热机具、热压真空成形机具、出料装置及物料传输装置所组合而成;其中,进料装置以自动或手动方式进料,该治具还具有定位孔,进料装置后方安装一个所述的滚轮转印机具, 滚轮转印机具后方安装一个所述的转印膜预热机具,转印膜预热机具后方安装一个所述的热压真空成形机具,最后热压真空成形机具再连接有一个以机械自动或手动方式出料的所述的出料装置,该进料装置、滚轮转印机具、转印膜预热机具、热压真空成形机具、以及出料装置间并以输送带连接,该输送带构成能够以控制主机来作自动化控制的物料传输装置。该滚轮转印机具后方以数个该转印膜预热机具接续连接后,再组接数个接续连接的该热压真空成形机具,而后再连接该出料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真空热转印自动化装置,是于进料装置后安装一可将转印膜热压贴合于被印物上的滚轮转印机具,而于后依序连接可对转印膜加热的转印膜预热机具及以高压热气对转印膜抽吸真空的热压真空成形机具,而后再安装出料装置,且配合各机具装置以输送带连接成一贯自动化物料传输装置;凭借被印物经输送带依序自动化传输送料,而经滚轮转印机具以消除转印膜与被印物间的气泡,转印膜预热机具对转印膜加以软化,热压真空成形机具促使转印膜与被印物高压密合,消除尖角直角转印不易的缺失,再由出料装置送出转印好的被印物,以提升转印的品质的实用设计。2.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真空热转印自动化装置,是于进料装置后安装一可将转印膜热压贴合于被印物的滚轮转印机具,而于后依序以数转印膜预热机具连接后再组接数热压真空成形机具,而后再安装出料装置,且配合各机具装置以输送带连接成一贯自动化物料传输装置;凭借被印物经输送带依序自动化传输送料,而经滚轮转印机具以消除转印膜 与被印物间的气泡,转印膜预热机具对转印膜加以软化,热压真空成形机具促使转印膜与被印物高压密合,除可消除尖角直角转印不易的缺失,另配合转印膜预热机具及热压真空成形机具不同组数的搭配,而可缩减出料时间达到量产自动化效益的实用设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滚轮转印机具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转印膜预热机具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热压真空成形机具实施例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_进料装置;2-滚轮转印机具;3-转印膜预热机具;4-热压真空成形机具;5-出料装置;6-物料传输装置;7-治具;8-滚轮;9-控制主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委员能对本技术的构造及其功效,能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举实施例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以便更加了解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主要由进料装置1、滚轮转印机具2、转印膜预热机具3、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出料装置5及物料传输装置6所组合而成;其中进料装置1以自动或手动方式进料,而将转印膜安置在位于进料位置的治具7上,该治具7还具有定位孔,进料装置1后方则安装有一滚轮转印机具2,可将治具7定位并依被印物曲度利用滚轮8加热及做上下压滚,使转印膜热压贴合于被印物的相对位置上,温度调控范围为常温至400°C,而滚轮8可上下位移调整滚压高低,滚轮转印机具2后方则安装一转印膜预热机具3,使治具7定位后可由上方或下方对转印膜预热,预热温度范围为常温至400°C,且可调整预热的高低距离,转印膜预热机具3后方则安装一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而治具7定位后以温度10°C至300°C、压力IKg至50Kg高压热气,配合真空负压0至760mm Hg对转印膜由上或下加以真空吸塑,而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后方再连接一以机械自动或手动方式出料的出料装置5,整体间并以输送带予以连接,该输送带构成能够以控制主机9来作自动化控制的物料传输装置6 ;又滚轮转印机具2后方可以数个转印膜预热机具3接续连接后,再组接数接续连接的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而后再安装出料装置5,以缩减每一制造作业所需时间,加速整体出料速度,达到量产自动化的效益。实际操作使用时,将披覆转印膜的被印物安置于治具7上,而由进料装置1送入, 经物料传输装置6的控制主机9加以控制,以输送带带动依序自动化渐进传输进料,而于滚轮转印机具2以滚轮8对转印膜加热滚压,使转印膜初部软化并消除转印膜与被印物间的气泡残留,再传输至转印膜预热机具3对转印膜更进一步加热软化,而后于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以高压热真空成形促使转印膜与被印物高压完全贴合,以消除被印物于尖角直角不易与转印膜形成贴合的缺失,且可扩大转印膜材料选择及减少滚轮损坏情事,降低转印制造成本与更换频率及时间,最后再经由出料装置5送出转印好的被印物,以提升转印的品质;另于中段以数转印膜预热机具3连接后再组接数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的不同组数模块装置,则可缩减出料时间,如单一转印膜预热机具3及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预热及热压真空成形各需时2分钟,出料时间即为2分钟,两组转印膜预热机具3及两组热压真空成形机具4,各组预热及热压真空成形则各仅需时1分钟,出料时间即缩短为1分钟,故可达到量产自动化的效益。按本技术的装置从未见于市场及刊物上,除能达到消除被印物于尖角直角不易与转印膜形成贴合的缺失,且可扩大扩大转印膜材料选择及减少滚轮损坏情事,降低转印制造成本与更换频率及时间,以提升转印的品质外,尚具缩减出料时间达到量产自动化的效益,是以功效上有明显提升,充分符合新型专利的技术或改良要件。 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真空热转印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由进料装置、滚轮转印机具、转印膜预热机具、热压真空成形机具、出料装置及物料传输装置所组合而成;其中,进料装置以自动或手动方式进料,该治具还具有定位孔,进料装置后方安装一个所述的滚轮转印机具,滚轮转印机具后方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雲贤
申请(专利权)人:叶雲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