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祥云专利>正文

卷式滤布过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4114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过滤液体用的卷式滤布过滤芯由中心集水管1、至少两个卷绕该管并与其径向连通的滤袋2、袋外的隔板3、圆柱形滤芯外壳4及带中心孔和边孔的两个端盖组成,袋内有支撑物5。本滤芯阻力小,可连续工作,占地面积小,可同时对液体进行过滤和浓缩,不需拆卸即可冲洗滤布,适用于液体的分离和过滤。(*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芯特别是过滤液体的卷式滤芯。过滤液体的过滤器有多种结构形式,在生产实践中应用不少,但各自也存在不足,如蜂房式线绕滤芯只能一次性使用、运行费用高;沙滤罐占地大,需配反洗设备;板框式压滤机和密压机不能连续工作、清泥操作困难等。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占地小、可连续工作、既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又能进行浓缩脱水的过滤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卷式滤布过滤芯由两端敞口的中心集水管、卷绕该管并与其径向连通的滤袋、袋外的隔板、圆柱形滤芯外壳及带有中心孔的两个端盖组成,集水管的两端插入端盖的中心孔中,滤袋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以集水管为中心对称设置,袋内有支撑物,端盖上有边孔。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图3为采用本技术滤芯的过滤器工作示意图在图1~图2中所示的卷式滤布过滤芯由中心集水管1、三个对称地卷绕在集水管1上的滤袋2、滤袋层间的隔板3、圆柱形滤芯外壳4和有中心孔6边孔7的端盖8组成。集水管1两端敞口并插入中心孔6中,滤袋用化纤滤布制作,内装网罩5作支撑(也可用疏松材料作为支撑),袋口与集水管1径向连通,袋内为导水室,袋外为浓缩室。料液在压力作用下穿过滤芯一端端盖8上的边孔7进入浓缩室,其中小于滤布截流能力的液体透过滤布进入滤袋2,并延导水室进入集水管1,再从另一端端盖上的中心孔流出,其余则因液料中的悬浮物被截流而使其浓度增加。在图3中本技术滤芯装在过滤器外壳9中,该外壳通过法兰10和11分别与通过浓缩室而连通的原液室12、浓液室13联接,穿过浓液室13的出水管14则与滤芯端盖上的中心孔相通。当水泵15将料液经原液室12泵入本滤芯的浓缩室后,透过滤袋沿集水管及中心孔从出水管14流出的即为洁液,而浓液室13中液体的浓度则不断增大,当其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开启排污阀16即将其从排污管17排出。如为浓缩目的,则从该管排出的即为所需的浓缩液。若工作时将排污阀16常开或定时开启,则又可冲洗滤芯中的滤袋。用本技术滤芯组成过滤器时,靠原液室12一端端盖的中心孔应封闭。本技术滤芯可单独或串联使用,在原液浊度不高时串联使用,可降低过滤器设备造价10%左右;当原液浊度较高时,为缩短过滤流程长度,可将若干过滤器并联使用,以有效地防止浓液泥化而堵塞浓缩室。采用本滤芯结构可使导水室长度缩短,因而具有阻力小、可连续工作、占地面积小、既过滤又能浓缩之优点,当打开排污阀时又可进行滤布冲洗工作。下表是采用本滤芯的过滤机与其它过滤机若干指标比较。 (其中出水效果以板框压滤机为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式滤布过滤芯由两端敞口的中心集水管(1)、卷绕该管并与其径向连通的滤袋(2)、袋外的隔板(3)、圆柱形滤芯外壳(4)及带有中心孔(6)的两个端盖(8)组成,集水管(1)的两端插入端盖(8)的中心孔(6)中,其特征在于滤袋(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并以集水管(1)为中心对称设置,袋内有支撑物(5),端盖(8)上有边孔(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式滤布过滤芯由两端敞口的中心集水管(1)、卷绕该管并与其径向连通的滤袋(2)、袋外的隔板(3)、圆柱形滤芯外壳(4)及带有中心孔(6)的两个端盖(8)组成,集水管(1)的两端插入端盖(8)的中心孔(6)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云
申请(专利权)人:李祥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