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生长并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8903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生长并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及其应用,属于作物病害防治的农药领域。该杀菌剂根据重量百分比包括肉桂醛0.1~10%,乳化剂10~25%,氮酮0.1~10%,酒精20~50%,其余为水。该杀菌剂在配制时分别将肉桂醛和氮酮溶于酒精后均匀混合,定容后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该杀菌剂在防治水稻纹枯病和在促进水稻生长上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源杀菌剂其药效成分来源于天然植物提取物肉桂醛,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改善品质、提高养分利用率、防治害虫、无污染等多重功效,适用于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该制剂的成本并不高,应用效果显著,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作物病害防治的农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促生长并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杀菌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水稻纹枯病俗名“花脚杆”、“烂脚瘟”、“云纹病”,属热带系病害,是水稻常发性和重发性病害之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我国南方稻区的调查结果表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面积是稻瘟病的2. 07倍,造成的损失是稻瘟病的1. 97倍,其发生危害程度已远远超过水稻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等,成为水稻第一大病害,给水稻高产稳产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受气候异常、土壤菌量累积量增高,防治措施不及时与农田粗放的管理等原因,水稻纹枯病发生危害普遍较为严重,发病率高达60%左右,受害较重的田块,造成植株不能正常抽穗,结实率降低,籽粒不饱满,或严重倒伏,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水稻纹枯病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分布,在长江以南稻区发生普遍,危害性也大。在东北地区,辽宁省发生较重,已成为当地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黑龙江省近几年来也有所发生,稻株受害后瘪谷率增加,千粒重降低□如果引起倒伏,茎叶腐烂,则损失更大。近几十年来,人们已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上进行了一系列化学防治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目前对水稻纹枯病的药剂防治主要还是以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延丰石志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