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洋平专利>正文

一种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51319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0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在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喷施一次质量分数为0.1%-5%的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6-8天后再喷施一次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水葫芦的不同器官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抑孢实验,找到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通过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抑制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进而抑制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繁殖,降低了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侵染基数,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加天然环保,而且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植物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是一种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水葫芦(WaterHyacinth)学名:凤眼莲,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水葫芦繁殖速度极快,常由于过度繁殖,生长时会消耗大量溶解氧,窒息鱼类,几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词。吴三洪、高翔等于2012年第8期的江西农业学报上公开了一篇论文“水葫芦堆制的营养土对培育机插水稻秧苗的影响”,文中指出:将水葫芦堆制的营养土与细土按不同的体积比例混匀后作为床土进行水稻育苗试验,从秧苗株高、根长、根数、床土温度、床土重量等方面研究了营养土对培育机插水稻秧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土体积比例为80%的床土的育苗效果最好,其培育出的水稻苗根系发达、根系盘结、苗壮,符合机插水稻秧苗的要求,且其床土重量明显比纯细土的床土要轻。殷利利等于2008年在西南大学发表了硕士论文“水葫芦叶枯病诊断及其病原菌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特性”,文中指出:用从水葫芦获得病菌菌丝悬浮液喷施处理6个科的16种作物(小麦、玉米、水稻、辣椒、番茄、甘蓝、萝卜、白菜、油菜、黄瓜、黑豆、豌豆、大豆、绿豆、花生、棉花)盆栽植株,20d后观察没有见到植株发病。同时,用链格孢的培养滤液处理供试作物种子和作物植株后观察,种子的萌发率以作物植株的生长与清水对照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链格孢及其产生的毒素对这些作物都没有致病毒性。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4,年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2,但是每年由于水稻病害的发生危害,减产达20%-40%。其中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纹枯病又叫云纹病,俗名有眉目斑、花脚瘟和霉绿秆等。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担子菌亚门真菌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cucumeris)。病原菌在稻田中越冬,为水稻纹枯病初侵染源。春耕灌水时,越冬菌核与浮屑、浪渣混杂漂浮在水面上,黏附在稻株上进行侵染,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病菌通过接触侵染邻近稻株而在稻丛间蔓延。病部形成的菌核落入田中随水漂浮,进行再侵染。抽穗前病部新生菌丝以横向蔓延为住,抽穗后主要沿稻秆表面向上部叶鞘、叶片蔓延侵染,孕穗至抽穗期侵染最快,抽穗至乳熟期单株病害向上蔓延最快。早稻菌核成为晚稻主要病源。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或在田间杂草等其它寄主上越冬。翌春春灌时菌核飘浮于水面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插秧后菌核粘附于稻株近水面的叶鞘上,条件适宜生出菌丝侵入叶鞘组织为害,气生菌丝又侵染邻近植株。水稻拔节期病情开始激增,病害向横向、纵向扩展,抽穗前以叶鞘为害为主,抽穗后向叶片、穗颈部扩展。早期落入水中菌核也可引发稻株再侵染。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菌核数量是引起发病的主要原因。每667平方米有6万粒以上菌核,遇适宜条件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高温高湿是发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气温18-34℃都可发生,以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70%-96%,90%以上最适。菌丝生长温限10-38℃,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适温度28-32℃。相对湿度95%以上时,菌核就可萌发形成菌丝。6-10天后又可形成新的菌核。日光能抑制菌丝生长促进菌核的形成。水稻纹枯病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生和流行。生长前期雨日多、湿度大、气温偏低,病情扩展缓慢,中后期湿度大、气温高,病情迅速扩展,后期高温干燥抑制了病情。气温20℃以上,相对湿度大于90%,纹枯病开始发生,气温在28-32℃,遇连续降雨,病害发展迅速。气温降至20℃以下,田间相对湿度小于85%,发病迟缓或停止发病。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水稻郁闭,徒长促进纹枯病发生和蔓延。纹枯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结合药剂防治。(一)防治方法:1、方案一:将稻瘟康按500倍液稀释,或大将军50克每亩;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7天用药一次。2、方案二:病情严重时,大将军50克每亩+门神25ml兑水15公斤;或用稻瘟康35ml+稻瘟康Ⅱ号35ml兑水15公斤,均匀喷雾全株,7天用药一次。(二)预防方法:将稻瘟康或稻瘟康Ⅱ号按500倍液稀释,或大将军50克每亩;或门神25ml兑水15公斤;进行全株均匀喷雾,以不滴水为宜,7天用药一次。(三)用药时间:下午4点后。(1)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肥料应注意稳施氮、磷,增施钾、锌肥。以施足基肥、保证穗肥为原则,水稻生长中期不宜施氮肥提苗。灌水要贯彻“前浅、中晒、后湿润”的原则。(2)药剂防治以保护稻株最后3~4片叶为主,施药不宜过早(拔节期以前)、过迟(抽穗期以后)。药剂选择:或大将军50克每亩;或门神25ml兑水15公斤;5%井冈霉素水剂每亩150毫升或12.5%纹霉清水剂100~200毫升,或20%纹霉清悬浮剂60~100毫升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克,对水50~70千克喷雾。喷雾时要保证用水量,喷到稻株中、基部。但是,由于常规药剂的长期使用,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且抗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逐渐下降。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将水葫芦提取物用于水稻纹枯病防治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且不会增加病菌抗药性的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在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喷施一次质量分数为0.1%-5%的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6-8天后再喷施一次即可。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水葫芦种子置于40℃-60℃的烘箱中干燥5-12小时,并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第二步:将水葫芦种子的粉碎物用有机溶剂浸泡,所述浸泡分3-5进行,每次浸泡时间为5-8小时,浸泡温度为40℃-60℃;过滤除渣,得到质量浓度为0.05-0.10g/mL的提取液;第三步:将过滤后的提取液在40℃-60℃的温度下减压浓缩,即得到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有机溶剂为正己烷、石油醚、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苯、二甲苯、丙酮、甲醇、乙醇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溶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步中将水葫芦种子置于45℃-55℃的烘箱中干燥8-10小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二步中每次浸泡时间为6-7小时,浸泡温度为45℃-5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三步中所述温度为45℃-5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水葫芦的不同器官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抑孢实验,找到了防治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通过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抑制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分生孢子,进而抑制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繁殖,降低了水稻纹枯病病原菌侵染基数,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更加天然环保,而且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喷施一次质量分数为0.1%‑5%的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6‑8天后再喷施一次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纹枯病的生物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喷施一次质量分数为0.1%-5%的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清水稀释液,6-8天后再喷施一次即可;所述水葫芦种子提取物浸膏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将水葫芦种子置于40℃-60℃的烘箱中干燥5-12小时,并用植物粉碎机粉碎;第二步:将水葫芦种子的粉碎物用有机溶剂浸泡,所述浸泡分3-5次进行,每次浸泡时间为5-8小时,浸泡温度为40℃-60℃;过滤除渣,得到质量浓度为0.05-0.1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洋平
申请(专利权)人:孙洋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