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36477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具备配置成阵列状的多个发光像素(110)、与每行对应的栅极线(112)和复位线(113)、以及与每列对应的信号线(111),各发光像素(110)具备发光元件(OLED)、向发光元件(OLED)供给电流的驱动晶体管(T3)、行选择晶体管(T1)、栅极端子与复位线(113)连接且源极端子和漏极端子的一方与驱动晶体管(T3)的源极端子连接的复位晶体管(T2)、以及介于驱动晶体管(T3)的栅极端子和源极端子之间的电容元件(CS),复位晶体管(T2)的源极端子和漏极端子的另一方与对应于多个发光像素(110)的某一行的栅极线(112)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了有机电致发光(EL=Electro Luminescence)元件等的电流驱动型自发光元件的有源矩阵式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EL元件通过电流控制来表现灰度等级,但是有源矩阵式有机EL显示装置存在如下问题由于驱动各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不勻,即使提供相同的信号电压也会产生辉度(brightness)不均。在消除辉度不均、制作均勻的画面的方面,需要对该有机EL元件的驱动用晶体管的阈值进行补偿。已有如下方法通过作为用于抑制驱动用晶体管的阈值不勻的阈值补偿电路而每个像素使用4个晶体管,由此来检测驱动用晶体管的阈值(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另外,还有如下方法每个像素使用3个晶体管,对电源线的电压进行扫描,由此来检测驱动用晶体管的阈值(例如参照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6-25937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 1 :R. Μ. A. Dawson, et al, IEDM,98,Technical Digest, 1998p. 875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非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是每个像素使用4个晶体管的结构,随着显示器的大型化,会担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井雅史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