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条外链片及链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3785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链条外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外销孔,每一端部为顶部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大于0°而小于90°的椭圆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同时公开一种使用上述链条外链片的链条。由于外链片的两端部设计为倾斜的椭圆形结构,其外断面为一弧形面,结构与链轮的轮齿相匹配,故而,在链条和链轮配合而做变速运动的过程中,两者的啮合更为紧密,使得变速动作更为顺畅,同时减低所产生的噪声。(*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链条
,尤其是指一种链条外链片及链条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用于诸如自行车等设备的链条,由多个链节单元串接而成,与链轮配合而实现车轮的驱动。其中,链条外链片的结构为决定链条变速是否顺畅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习见技术中,为了实现链条的变速顺畅,于链条外链片的端头和/或腰部倒角,或者将腰部设计为桥型结构,而在外形结构设计上,则将外链片的两端部设计为圆形结构。然而, 由于与链条配合的链轮的轮齿一般为非圆结构,如此,轮齿和外链片在变速啮合时存在着产生噪音的缺陷,并妨碍了变速的顺畅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解决现有链条外链片所存在的妨碍链条变速顺畅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使链条在变速时更为顺畅的链条外链片及使用该外链片的链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链条外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外销孔,每一端部为顶部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大于0°而小于90°的椭圆形结构。上述外链片的结构中,两端部以所述腰部的中线为对称轴而呈对称结构。上述外链片的结构中,所述腰部自两侧分别向内凹入而各形成有一弧状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的弧面的内侧处形成有倒角。—种链条,由多个链节单元串接而成,每一链节单元包括有两内链片、两外链片、 两链滚及两销轴,其中,所述内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内销孔,沿所述内销孔而于所述内链片的内侧面处形成有环绕所述内销孔的凸缘;两外链片分设于两内链片的外侧,所述外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外销孔,外链片的两端部均为顶部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大于0°而小于90°的椭圆形结构;所述链滚的内径大于所述内链片的凸缘的外径, 两链滚分别套设于两内链片的彼此相对应的两凸缘之外而设置于两内链片之间;每一销轴顺次穿设于一外链片的外销孔、一内链片的内销孔、另一内链片的内销孔及另一外链片的外销孔,使外链片与内链片以枢接方式联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由于外链片的两端部设计为倾斜的椭圆形结构,其外断面为一弧形面,结构与链轮的轮齿相匹配,故而,在链条和链轮配合而做变速运动的过程中,两者的啮合更为紧密,使得变速动作更为顺畅,同时减低所产生的噪声。附图说明图1是链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链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链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链节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是外链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本技术所公开的链条主要应用于自行车中,其与自行车链轮配合而起到驱动自行车行使之作用,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可应用的设备中,而不限定于自行车。参阅图 1至图4,链条由多个链节单元10串接而成,每一链节单元10包括有两内链片100、两外链片110、两链滚120及两销轴130。该内链片100包括有两端部101及衔接于两端部101之间的腰部102,于两端部 101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内销孔103,沿该内销孔103而于该内链片100的内侧面处形成有环绕该内销孔103的凸缘104。优选地,该内链片100的两端部101均设计为圆形结构,而其腰部102自两侧分别向内凹入而各形成有一弧状的凹入部105。两外链片110分设于两内链片100的外侧,结合图5所示,每一外链片110包括有两端部111及衔接于两端部111之间的腰部112,于两端部111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外销孔 113。在此实施例中,每一端部111均设计为顶部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大于0°而小于90°的椭圆形结构,优选地,两椭圆形的端部111以腰部112的中线为对称轴而呈对称结构。该链滚120的内径大于该内链片100的凸缘104的外径,两链滚120分别套设于两内链片110的彼此相对应的两凸缘104之外,从而设置于两内链片100之间并得以可自由转动。该销轴130顺次穿设于一外链片110的外销孔113、一内链片100的内销孔103、 另一内链片100的内销孔103及另一外链片110的外销孔113,并使用铆钉机将该销轴130 的两端分别铆接于外链片110,使外链片110与内链片100以枢接方式联接。当然,并不限定于使用销轴130与外链片110铆接的方式来实现外链片110和内链片100之间的枢接, 也可采用诸如过盈联接的方式来实现。由于外链片110的两端部111设计为倾斜的椭圆形结构,其外断面为一弧形面,结构与链轮的轮齿相匹配,故而,在链条和链轮配合而做变速运动的过程中,两者的啮合更为紧密,使得变速动作更为顺畅,同时减低所产生的噪声。优选地,该外链片110的腰部112自两侧分别向内凹入而各形成有一弧状的凹入部114,该凹入部114的弧面的内侧处形成有倒角115。由于该外链片110的两端部111为倾斜设置,故而,其腰部112处所形成的上下倒角不等长(上边倒角长于下边倒角),而可实现更为精准的变速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链条外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外销孔,其特征在于每一端部为顶部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大于0°而小于90°的椭圆形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外链片,其特征在于两端部以所述腰部的中线为对称轴而呈对称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条外链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腰部自两侧分别向内凹入而各形成有一弧状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的弧面的内侧处形成有倒角。4.一种链条,由多个链节单元串接而成,每一链节单元包括有两内链片,所述内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内销孔,沿所述内销孔而于所述内链片的内侧面处形成有环绕所述内销孔的凸缘;两外链片,分设于两内链片的外侧,所述外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外销孔;两链滚,所述链滚的内径大于所述内链片的凸缘的外径,两链滚分别套设于两内链片的彼此相对应的两凸缘之外而设置于两内链片之间;两销轴,每一销轴顺次穿设于一外链片的外销孔、一内链片的内销孔、另一内链片的内销孔及另一外链片的外销孔,使外链片与内链片以枢接方式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链片的两端部均为顶部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大于0°而小于90°的椭圆形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链片的两端部以其腰部的中线为对称轴而呈对称结构。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链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链片的腰部自两侧分别向内凹入而各形成有一弧状的凹入部,所述凹入部的弧面的内侧处形成有倒角。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链条外链片,包括有两端部及衔接于两端部之间的腰部,于两端部处各形成有一贯通的外销孔,每一端部为顶部向外倾斜的倾斜度大于0°而小于90°的椭圆形结构。本技术还同时公开一种使用上述链条外链片的链条。由于外链片的两端部设计为倾斜的椭圆形结构,其外断面为一弧形面,结构与链轮的轮齿相匹配,故而,在链条和链轮配合而做变速运动的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盈进
申请(专利权)人:桂盟链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