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3083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成型模具,包含在闭合与开启两状态间切换的前模和后模,该前模与后模围裹形成匹配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容腔,对应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中的透孔,该前模设有第一镶件,该后模设有第二镶件,其特别之处为该第一镶件穿出于透孔具有延伸段,该延伸段与第二镶件在透孔之外定位结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型模具,尤其是其镶件结构的应用,较之于现有技术:能有效避免前、后模及其镶件未完全闭合造成的飞边,且第一镶件插入第二镶件之中完成定位,也减少了注塑成型过程中透孔歪斜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改进,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中改善透孔成型品质的镶件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以下简称塑胶件)是一种用于制造汽车点烟器的核心构件,其体积与组装要求该塑胶件具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成型界面。该塑胶件大都是通过注塑工艺制成的,而注塑必要用到的是注塑模具,包含一个工艺周期内在闭合与开启两状态间切换的前模和后模,该前模与后模围裹形成匹配于塑胶件的容腔。两前模与后模闭合后对容腔进行注塑成型。但在该塑胶件的主体形状之外,其还具有诸多细小的结构特征,如为组装金属插件而设的平行于轴向的透孔等。对于此类透孔,需要在注塑模具中加设镶件,以使该所需形成透孔的位置被占据,而不被塑胶灌注。如图1至图3所示,其中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传统该塑胶件的注塑模具所采用的镶件包括设于前模11的镶件21a和设于后模12的镶件22a,如图3所示,该镶件21a和镶件2 仅在透孔31边缘处平碰,即透孔边缘与两镶件结合界面重合。但如此理想化的镶件结构设计存在固有弊端,一者该透孔在注塑应力作用下会歪斜,另一方面在两镶件结合界面处注塑易产生飞边,增加了成品组装的难度并影响了成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新型的成型模具, 改善塑胶件的成型品质。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成型模具,包含在闭合与开启两状态间切换的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后模围裹形成匹配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容腔,对应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中的透孔,所述前模设有第一镶件,所述后模设有第二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穿出于透孔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第二镶件在透孔之外定位结合。本技术成型模具,尤其是其镶件结构的应用,较之于现有技术能有效避免前、后模及其镶件未完全闭合造成的飞边,且第一镶件插入第二镶件之中完成定位,也减少了注塑成型过程中透孔歪斜的可能性。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成型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相对图2的演化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是本技术针对传统该塑胶件的注塑模具在注塑加工时出现弊端的改进结构。其中图4是与图2相对应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从图示可见本技术设计的该套注塑模具及其镶件与传统注塑模具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同样所采用的镶件包括设于前模11的第一镶件21b和设于后模12的第二镶件 22b。如图5所示可以清楚看到,与之前所不同的是该第一镶件21b穿出于透孔31具有延伸段,且该延伸段与第二镶件在透孔之外定位结合。当一次注塑加工完成后,通过拔模工艺,分别从产品中取出第一镶件和第二镶件,得到带透孔的塑胶件3,并且在应用了本技术特殊的镶件结构后,由于两镶件相互契合在透孔边缘的外侧,因此有利于形成塑胶件上笔直通透、无飞边的透孔结构,提高点烟器塑胶产品的组装便利性和性能。权利要求1.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成型模具,包含在闭合与开启两状态间切换的前模和后模,所述前模与后模围裹形成匹配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容腔,对应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中的透孔,所述前模设有第一镶件,所述后模设有第二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镶件穿出于透孔具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与第二镶件在透孔之外定位结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成型模具,包含在闭合与开启两状态间切换的前模和后模,该前模与后模围裹形成匹配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的容腔,对应于汽车点烟器塑胶组装件中的透孔,该前模设有第一镶件,该后模设有第二镶件,其特别之处为该第一镶件穿出于透孔具有延伸段,该延伸段与第二镶件在透孔之外定位结合。本技术成型模具,尤其是其镶件结构的应用,较之于现有技术能有效避免前、后模及其镶件未完全闭合造成的飞边,且第一镶件插入第二镶件之中完成定位,也减少了注塑成型过程中透孔歪斜的可能性。文档编号B29C45/26GK202174684SQ201120237290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7日专利技术者刘亚良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协利塑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亚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协利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