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馏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64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蒸馏釜,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蒸馏釜。它包括设于上部的蒸发室,蒸发室侧壁的中部设置有进料口,蒸发室下方设立一个顶部高于所述蒸发室底部的蒸发器,在蒸发器的下方为沉淀箱,且所述蒸发器连通蒸发室的底部和沉淀箱的顶部,沉淀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在蒸发器的外围也就是蒸发室底部四周还等距离地设置多根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连通蒸发室的底部和沉淀箱的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蒸馏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检修,特别适用于黏度较大、含沉淀物、易结垢的液体的大型工业化连续蒸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馏釜,尤其是涉及一种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蒸馏釜。技术背景蒸馏釜是化工业生产中提纯液体常用的一种装置,现有的蒸馏釜在釜内 有加热胆及贮料空间,其缺点是当物料含沉淀物且黏度较大时,蒸馏过程中 易在釜内沉积或使蒸发器结垢,致使传热率降低,单位时间蒸馏量减少,被 迫频繁检修,即影响产量又造成了浪费和环境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釜内蒸馏速度慢且易结垢物不能随时排出。为此,公开号为CN1509792A的中国专利 文献公开了一种蒸馏釜,包括蒸馏釜壳体,在蒸馏釜壳体上方是上封头,上 封头上有气体出口,上封头下方为贮料室,贮料室上部有进料口,其特征是 在贮料室内设立式蒸发器,蒸馏釜下部为固状物及高沸点物沉降室,在沉降 室底部设固状物及高沸点物排出口,在沉降室内部设搅拌器,结构见附图说明图1。与 以前的技术相比,由于蒸馏釜下部设沉降室,因此解决了固状物及高沸点物 不能随时排出的问题,然而,上述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并没有解决因蒸馏 釜内蒸馏速度慢导致的物料在釜内尤其是在蒸发器的加热管内结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能防止釜内尤其是 蒸发器的加热管内结垢的蒸馏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馏釜,所述蒸 馏釜至少包括设于上部的蒸发室和设于下部的沉淀箱,所述蒸发室和所述沉 淀箱之间还设有一个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加热管与所述蒸发室和所述沉淀箱相互连通,所述沉淀箱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的 顶部高于所述蒸发室的底部,在所述蒸发器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根循环管, 且所述循环管连通蒸发室的底部和沉淀箱的顶部。所述循环管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围的等半径的圆上。所述循环管均匀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外围的等半径的圓上。所述蒸发器为列管式换热器。所述蒸发器的顶部高于所述蒸发室底部的高度相当于所述蒸发室高度的 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六十。所述蒸发器和沉淀箱都是可拆卸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所述蒸发器 突出于蒸发室底部且在其外围有多个循环管的设计,使得液体蒸发时,由于 所述蒸发器与循环管之间存在位差,这样就避免了随着蒸汽进入蒸发室的易 结垢物再回灌入蒸发器的加热管内,另外,这种设计也使得这部分易结垢物 能随着进料口输入的液体沿循环管流入沉淀箱,其中,密度大的易结垢物沉 到沉淀箱下部通过排污管排出,而密度较小的部分流向蒸发器的加热管内进 入下一次的蒸馏,如此循环往复,提高了蒸馏效率和蒸馏速度,解决了易结 裙物在蒸发器的加热管内黏结挂堵的问题。所述蒸发器和沉淀箱可拆卸的设 计,使其能被方便地拆移至安全地方进行工具清理或除垢处理。附困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 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l是^Hf号为CN1509792A的中国专利文献/^开的一种蒸馏蒼的结构图; 图2是本技术的蒸馏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A向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l-蒸发室、2-蒸发器、3-循环管、4-沉淀箱、5-排污管、6-进料口、 7-加热管。具体实施方式图2是本技术的蒸馏釜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设于上部的蒸发室1和 设于下部的沉淀箱4,蒸发室1侧壁的中部设置有进料口 6,所述蒸发室1和 所述沉淀箱4之间还设有一个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的加热管7与所述蒸发 室1和所述沉淀箱4相互连通,所述沉淀箱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5,所述蒸 发器2的顶部高于所述蒸发室1的底部,在所述蒸发器2的外围设置有多根 循环管3,且所述循环管3连通蒸发室1的底部和沉淀箱4的顶部。在本实施例中,料液从进料口 6进入蒸发室1的底部,顺着循环管3流 到沉淀箱4,并随着液位的增高进入所述蒸发器2的加热管7内,所述料液在 蒸发器2的加热管7内受热蒸发进入蒸发室1并从气体出口流出,同时,加 热管7内的液体受热沸腾后密度变小,因与循环管3内的料液形成密度差而 上升,同时产生抽吸力,于是就形成了不断循环的连续蒸馏,提高了蒸馏速 度和效率。因所述蒸发器2的顶部突出于所述蒸发室1的底部,那些随着所 述蒸汽进入蒸发室1的易结垢物、高沸物不能再回灌入蒸发器的加热管7内, 而是随着进料口 6输入的料液沿循环管3流入沉淀箱4,其中,密度较小的部 分流向蒸发器2的加热管7内进入了循环蒸镏,而密度大的易结垢物、高沸 物沉到沉淀箱4的下部通过排污管5及时排出,减少了易结垢物在蒸发器的 加热管内的粘挂堵塞,也提高了蒸馏速度和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因所述料液的蒸馏在釜内形成一个循环过程,且易结 垢物、高沸物能及时排出,尤其是随着蒸汽进入蒸发室1的易结垢物、高沐 物不会倒灌入蒸发器2内也能及时排出,这样不但减少了易结垢物、高沸物 在蒸发器2的加热管7内的粘挂,而且还加快了蒸馏速度,从根本上解决了易结垢物、高沸物在釜内尤其是蒸发器的加热管内结垢的问题。在上一个实施例的&出上,当所述蒸发器2和沉淀箱4都是可拆卸的时, 还可以作为另 一种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技术中所述蒸发器高于所述蒸发室底部的高度d 相当于所述蒸发室高度D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六十(见附图2),其高出部分的高度取决于所需蒸馏的料液的黏度大小,即当所需蒸馏的液体的黏度较大时, 蒸发器突出于所述蒸发室部分的高度就较多,当所需蒸馏液体的黏度较小时, 蒸发器突出于所述蒸发室部分的高度就较少。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最佳实施例中所述循环管3均匀设置在所述蒸发 器2外围的等半径的圓上,且所述蒸发器2为列管式换热器,参见图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 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 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 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 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蒸馏釜,所述蒸馏釜至少包括设于上部的蒸发室(1)和设于下部的沉淀箱(4),所述蒸发室(1)和所述沉淀箱(4)之间还设有一个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的加热管(7)与所述蒸发室(1)和所述沉淀箱(4)相互连通,所述沉淀箱(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的顶部高于所述蒸发室(1)的底部,在所述蒸发器(2)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根循环管(3),且所述循环管(3)连通蒸发室(1)的底部和沉淀箱(4)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馏釜,所述蒸馏釜至少包括设于上部的蒸发室(1)和设于下部的沉淀箱(4),所述蒸发室(1)和所述沉淀箱(4)之间还设有一个蒸发器(2),所述蒸发器(2)的加热管(7)与所述蒸发室(1)和所述沉淀箱(4)相互连通,所述沉淀箱(4)的底部设置有排污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2)的顶部高于所述蒸发室(1)的底部,在所述蒸发器(2)的外围设置有至少一根循环管(3),且所述循环管(3)连通蒸发室(1)的底部和沉淀箱(4)的顶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馏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3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