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622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中的并纱工序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并纱槽筒。针对现有超塑合金槽筒使用中存在并纱状态走线不一致、弯曲、条干起球和毛羽多,蛛网变宽呈月牙型重叠/细小蛛网频繁出现缺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包括一槽筒本体,其上设有二组平行槽、二组跳槽口、二组接槽斜面、二组棱角以及筒体两端正反各一个拐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组棱角沿长度方向与接槽顶部自然圆滑过渡,棱角的顶宽为1.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定棱角顶宽和拐点的过渡圆弧,实现并纱状态走线一致、弯曲、条干起球和毛羽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中的并纱工序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并纱槽筒
技术介绍
槽筒是纺织企业并纱工序设备上必用的键部件,结构复杂、工艺先进,特别是采用外形一次气涨成型的超塑合金槽筒,槽筒本体上具有二组平行槽、二组跳槽口、二组接槽斜面、二组棱角以及筒体两端正反各一个拐点。现有的超塑合金槽筒在使用中存在并纱状态走线不一致、弯曲、条干起球和毛羽多,蛛网变宽呈月牙型重叠/细小蛛网频繁出现,槽筒高速运转条件下会振动和走线不快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并纱槽筒,所述槽筒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同类产品存在的技术缺陷,并纱状态走线一致、弯曲、条干起球和毛羽少,蛛网不重叠和无细小蛛网,应用于细纱、中支纱、低支纱(如T/C10)加工顺利,不分纱、不丢纱,导纱失误率为零,高速运转条件下降低共振并提高走线速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包括一槽筒本体,其上设有二组平行槽、二组跳槽口、二组接槽斜面、二组棱角以及筒体两端正反各一个拐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组棱角沿长度方向与接槽顶部自然圆滑过渡,棱角的顶宽为1.5mm。这样有利于并纱状态走线一致,不弯曲、减少条干起球和毛羽。因为棱角过宽,运动纱线摩擦阻力增大,纱线滑过棱角速度降低,上纱筒卷绕易重叠;棱角过窄,尖棱“割线”严重,高速运动的纱线易起毛,线径“变细”,纱线抗拉强度受损,约降低25%。此外,两组接槽斜面的倾斜角度增大10 12°C。接槽斜面倾斜角度增大使跳槽口与接槽衔接更趋合理。槽筒工作状态纱线过跳槽先碰接槽斜面后再下移,而不是直接入接槽沟底过线, 保证了纱线上筒交叉排列卷绕均勻和纱线不重叠,也为各平行槽完成纱线合理排列任务创造了条件。所述的拐点为半径3. 5mm的过渡圆孤。通过设定合适的过渡圆弧,再结合二拐点中心过筒体理论轴线不偏斜,能够让槽筒在高速运行时,纱线往复行走路线规则,导程精准,卷绕成型的纱筒不因为拐点圆孤过大使二端面蛛网变宽,呈月牙型重叠,也不会因为拐点圆孤偏小而导致细小蛛网频繁出现。所述的槽筒本体内腔涂胶固化后形成防裂胶层。采用气涨成型的槽筒筒壁已经很薄且厚薄不勻,容易产生共振,也可能出现因高频率振荡驱使材料内部未除净内应力散发,严重破坏组织晶界,导致沟槽开裂。为保证产品具备优良的运行条件,选择高分子固化胶均勻涂于槽筒内腔,胶水凝固后能较好地解决了槽筒高速运转条件下的振动和走线不快的问题,槽筒高速运转条件下降低共振和噪声,抗振性能提高1倍,设备单锭噪声从原来的 55db (A)降低到40db(A)以下,槽筒工作转速分别提升至3300r/min和850m/min。本技术通过设定棱角顶宽和拐点的过渡圆弧以及内腔涂胶,实现并纱状态走线一致、弯曲、条干起球和毛羽少,蛛网不重叠和无细小蛛网,槽筒高速运转条件下振动小、 走线快。实际应用于细纱、中支纱、低支纱(如T/C10)加工顺利,不分纱、不丢纱,导纱失误率为零。本纱筒的筒体平行,端面光整,能达到出口纱线标准。附图说明图1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棱角、2.拐点、3.槽筒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包括一槽筒本体3,其上设有二组平行槽、二组跳槽口、二组接槽斜面、二组棱角1以及筒体两端正反各一个拐点2,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组棱角1沿长度方向与接槽顶部自然圆滑过渡,棱角1的顶宽为1. 5mm,拐点2为半径3. 5mm的过渡圆孤,槽筒本体内腔涂胶固化后形成防裂胶层。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包括一槽筒本体(3),其上设有二组平行槽、二组跳槽口、二组接槽斜面、二组棱角(1)以及筒体两端正反各一个拐点(2),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组棱角(1) 沿长度方向与接槽顶部自然圆滑过渡,棱角(1)的顶宽为1.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其特征是所述的拐点(2)为半径3.5mm 的过渡圆孤。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其特征是所述的槽筒本体(3)内腔涂胶固化后形成防裂胶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中的并纱工序设备,特别是一种新型并纱槽筒。针对现有超塑合金槽筒使用中存在并纱状态走线不一致、弯曲、条干起球和毛羽多,蛛网变宽呈月牙型重叠/细小蛛网频繁出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并纱槽筒,包括一槽筒本体,其上设有二组平行槽、二组跳槽口、二组接槽斜面、二组棱角以及筒体两端正反各一个拐点,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组棱角沿长度方向与接槽顶部自然圆滑过渡,棱角的顶宽为1.5mm。本技术通过设定棱角顶宽和拐点的过渡圆弧,实现并纱状态走线一致、弯曲、条干起球和毛羽少。文档编号B65H54/28GK202175472SQ20112026102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2日专利技术者董小宽 申请人:新昌县励精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小宽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励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