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桥电路、电子器件以及射频前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221337 阅读:5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过桥电路、电子器件以及射频前端装置。该过桥电路包括:形电路结构,包括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每侧的至少两个端口、以及各个端口之间的各段主传输线;其中,每段主传输线上均包括传输线枝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双频带甚至更多频带工作模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过桥电路、电子器件和射频前端直O
技术介绍
微带结构特性决定了无法在物理上有效避免两条微带线交叉所致的性能恶化。在实际射频前端装置中,如果存在两条微带线交叉的情况,则需要采用三层电路和过孔(或者跳线)的组合设计。很明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增加了三层几何结构设计和制作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引入了传输通路的物理不连续性而导致整个传输线的反射增强、辐射增加和抗干扰能力降低。因此,这种三层电路并不是针对射频微带线交叉情况的最佳选择。在限定单层且无过孔电路的条件下,由此诞生了过桥结构。世界上第一个单层平面过桥结构在1975年被Wight等人提出,该过桥包含两个相同的分支线耦合器。2007年, 新加坡科学家Chen和Yeo提出了一种采用内外双圆环结构的新型平面过桥。2009年,台湾科学家Chiou、Tsai和Kuo对这种新电路结构进行了解析化理论设计的分析。上述已存在的平面过桥结构,仅可实现单频带工作模式,而均无法实现指定双频带或者更多频带工作模式。然而,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双频带或者更多频带的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要一种能够满足指定双频带或者更多频带工作模式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桥电路、电子器件和射频前端装置,能够实现双频带甚至更多频带工作模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过桥电路,包括“ m,,形电路结构,包括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每侧的至少两个端口、以及各个端口之间的各段主传输线;其中,每段主传输线上均包括传输线枝节。可选地,“ m,,形电路结构包括对称分布在两侧每侧两个端口、以及各个端口之间的七段主传输线。优选地,其中,位于一侧的第一端口为第一路输入端口,位于另一侧与该第一端口呈中心对称的第三端口为该第一路的双频带输出端口;位于所述一侧的第四端口为第二路输入端口,位于所述另一侧与该第四端口呈中心对称的第二端口为该第二路的双频带输出端口。较佳地,每段主传输线上的传输线枝节被设置在该主传输线的中心位置,一端与该主传输线相连,另一端为开路结构。其中,对于连接在两侧两个对称端口之间的每段主传输线,特性阻抗为\ ;连接在同侧两个端口之间的主传输线,其特性阻抗为4 ;“[Tl·形电路结构中部的主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τ、;连接在两侧两个对称端口之间的主传输线上的传输线枝节的特性阻抗为、;连接在同侧两个对称端口之间的主传输线上的传输线枝节的特性阻抗为τ,;各段主传输线具有相等的电长度2 θ ”各段传输线枝节具有相等的电长度Θ 2 ;各特性阻抗满足以下关系权利要求1.一种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m,,形电路结构,包括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每侧的至少两个端口、以及各个端口之间的各段主传输线;其中,每段主传输线上均包括传输线枝节。2.根据权利要求ι所述的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m形电路结构包括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每侧的两个端口、以及各个端口之间的七段主传输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一侧的第一端口为第一路输入端口,位于另一侧与该第一端口呈中心对称的第三端口为该第一路的双频带输出端口;位于所述一侧的第四端口为第二路输入端口,位于所述另一侧与该第四端口呈中心对称的第二端口为该第二路的双频带输出端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每段主传输线上的传输线枝节被设置在该主传输线的中心位置,一端与该主传输线相连,另一端为开路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对于连接在两侧两个对称端口之间的每段主传输线,特性阻抗为τγ ;连接在同侧两个端口之间的主传输线,其特性阻抗为& ;“m,,形电路结构中部的主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为 Z3 ;连接在两侧两个对称端口之间的主传输线上的传输线枝节的特性阻抗为\ ;连接在同侧两个对称端口之间的主传输线上的传输线枝节的特性阻抗为τ,;各段主传输线具有相等的电长度2 θ ”各段传输线枝节具有相等的电长度Θ2;各特性阻抗满足以下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枝节以直线、 曲线或折线方式延伸;和/或所述传输线枝节向“丨工丨,,形电路结构的内部或外部延伸。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条传输线枝节之间的最小间距是所述传输线枝节最大宽度的3倍及以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过桥电路,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段主传输线为微带线或带状线;和/或,任意一段传输线枝节为微带线或带状线。9.一种电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过桥电路。10.一种射频前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器件。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桥电路、电子器件以及射频前端装置。该过桥电路包括形电路结构,包括对称分布在两侧的每侧的至少两个端口、以及各个端口之间的各段主传输线;其中,每段主传输线上均包括传输线枝节。本技术能够实现双频带甚至更多频带工作模式。文档编号H01P1/32GK202178369SQ20112025408公开日2012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8日专利技术者吴永乐 申请人:北京瑞德艾迪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德艾迪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