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除尘脱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203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排除烟气中粉尘的除尘及SO↓[x]集除尘与脱硫子一体的装置,它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的除尘脱硫系统中。连接于锅炉尾部烟道出口与捕滴塔入口之间,由除尘脱硫塔、U形管、文丘里管和联箱构成。其除尘效率可达99.6%,脱硫效率可达70%;压力损失小;布置灵活方便;系统水耗量低;安装期短;设备和土建工程费用低。(*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排除烟气中粉尘及SOx的除尘脱硫装置,它用于燃煤电站锅炉的除尘脱硫系统中。除尘器是电站锅炉除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造价和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电站锅炉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此外,性能良好、造价低廉的除尘器是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备条件之一。我国国产火力发电机组和早期进口的火力发电机组主要使用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常规湿式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等除尘装置,均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如重力沉降室体积大、效率低,只能作为高效除尘土的预除尘装置;旋风除尘器的效率较低、容易堵塞,对烟气中尘粒的流动性要求较高;电除尘器的运行可靠性低,效率不稳定;袋式除尘器不适合高温、大烟气量除尘的需要。上述问题造成锅炉除尘系统除尘效率低、运行可靠性差、设备成本高等缺点,很难提高锅炉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且大都不具备脱硫功能。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除尘效率高又可脱硫的集除尘与脱硫于一体的装置。本技术湿式除尘脱硫器的技术要点是它由除尘脱硫塔、U形管、文丘里管和联箱构成,与锅炉烟气出口相连的内空圆柱体除尘脱硫塔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6~10层喷嘴,其烟气出口通过U形管、文丘里管、联箱与捕滴塔入口相连。锅炉烟气在除尘脱硫塔内自下而上依次通过由喷嘴形成直达除尘脱硫塔内壁的若干道含有脱硫浆液的水帘达到饱和,烟气中的灰尘与脱硫产物随水流进入除尘脱硫塔底部,经浓缩后排出,90~95%的灰尘和70%的SOx被除掉,而上清的脏水由泵打入喷嘴进行循环,之后,烟气经过U形管进入文丘里管。在文丘里管内因为压差的变化,饱和的烟气中的水分围绕着没有被除掉的细小灰尘颗粒形成水滴,文丘里管的作用在于形成压力的变化,因此可选用低阻力的文丘里管。最终带有灰尘颗粒的水滴同烟气经过联箱进入捕滴塔得到分离,除尘效率可达99.6%。本技术湿式除尘脱硫器的优点是采用了新型喷嘴,烟气在除尘脱硫塔中必须穿过12~20道水帘方可离开除尘脱硫塔,因为烟气同水帘的密切接触,使烟气达到饱和并有效的提高了烟气除尘脱硫效率,一般可以达到除尘99.6%脱硫70%。本技术属于湿式除尘脱硫装置,由于脏水在除尘脱硫塔中的大量循环使用,碱性的脏水将同酸性的烟气反应并产生中和效应,使得除尘脱硫塔具有一定的脱硫效果,即使不加脱硫系统也可达40%的自有脱硫效率,并且降低了除尘系统的水耗量。压力损失小,因其开放式的设计,并且烟气有预饱和的过程,整个系统压力损失在120mm水柱内。具有较高的布置灵活性,系统可以水平布置,也可以垂直布置和倾斜布置。其简单性以及小体积将使土建工程费用和设备费用大大降低,并缩短了安装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除尘脱硫塔放大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U形管放大图。图6为文丘里管放大图。图7为联箱放大图。图8为图7的俯视图。图9为图3底部剖视图。图10为图9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喷嘴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俯视图。图中的A为锅炉示意,B为捕滴塔,C为引风机,D为循环脏水吸出管,E为支撑,F为排污口,G为隔板;1为除尘脱硫塔,2为U形管,3为文丘里管,4为联箱,5为防结露系统。本技术中的除尘脱硫塔(如图3所示)为一有一个烟气入口、六个烟气出口的内空的圆柱体,烟气在其内部流动的阻力相当小。在除尘脱硫塔内部安装6~10层喷嘴,产生水帘,使烟气穿过水帘达到饱和并除掉大部分灰尘和SOx。除尘脱硫塔底部加装隔板(如图9所示),使灰水在此浓缩,上清脏水进入循环,减少了循环水的灰浓度,降低了法粒对喷嘴的磨损。本技术中喷嘴(如图11所示)由耐腐蚀与磨损的特殊材料制造,能够保证最少两年的使用寿命。在环形喷嘴内壁有深浅不同的水流槽,在水流初进喷嘴环部分的槽比较深,然后逐步变浅,喷嘴的两侧为喷口呈螺旋状,喷嘴进水管路的最小直径为25mm,并且喷嘴环内部是全空的,不存在着堵塞的问题,解决了一般湿法脱硫喷嘴易堵的问题。因为带有灰尘的脏水在逐步变浅的喷嘴内部槽中的流动,同时因为向心力的关系,脏水由喷嘴的两侧向外喷出,使每个喷嘴形成直达除尘脱硫塔内壁的两道水帘。实际的喷嘴数据根据具体设计确定。喷嘴将错开排列,以防止一部分烟气不经水帘,直接由喷嘴中心穿过,喷嘴不仅适合于大循环水量的要求,也兼作脱硫喷嘴使用。本技术中采用低阻力文丘里管(如图6所示),其作用在于使烟气经过时产生压力的变化,使水汽围绕着细小灰尘颗粒形成水滴。应用本技术的改造系统将利用和保留原有系统的捕滴塔、引风机以及其它设备以便降低工程造价。另外,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烟气易在排烟管道及引风机等部位结露、积水,为了保证该技术在冬季气温低于-15℃的地区也能应用,可以选择性的安装一套烟气防结露系统,作为本技术的附属部分。权利要求1.一种湿式除尘脱硫器,接于锅炉尾部烟道出口与捕滴塔入口之间,其特征是它由除尘脱硫塔、U形管、文丘里管和联箱构成,与锅炉烟气出口相连的内空圆柱体除尘脱硫塔(1)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6~10层喷嘴,其烟气出口通过U形管(2)、文丘里管(3)、联箱(4)与捕滴塔入口相连。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脱硫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喷嘴是在环形喷嘴内壁有深浅不同的水流槽,水流槽由深变浅,喷嘴的两侧为喷口呈螺旋状,喷嘴进水最小直径为25mm并且喷嘴环内部是金空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除尘脱硫器,其特征是采用的文丘里管(3)是低阻力文丘里管。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排除烟气中粉尘的除尘及So文档编号B01D53/78GK2493280SQ0121207公开日2002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李振中, 冯兆兴, 韩旭, 苏振东, 王阳, 李辰飞, 庞开宇, 朱利民, 程云驰, 刘晓东, 刘刚, 王大虎, 周星野, 云勇, 曾庆广, 白旭东, 张广全, 马力, 阎冰 申请人: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 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湿式除尘脱硫器,接于锅炉尾部烟道出口与捕滴塔入口之间,其特征是它由除尘脱硫塔、U形管、文丘里管和联箱构成,与锅炉烟气出口相连的内空圆柱体除尘脱硫塔(1)内自下而上依次装有6~10层喷嘴,其烟气出口通过U形管(2)、文丘里管(3)、联箱(4)与捕滴塔入口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中冯兆兴韩旭苏振东王阳李辰飞庞开宇朱利民程云驰刘晓东刘刚王大虎周星野云勇曾庆广白旭东张广全马力阎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燃烧工程技术中心辽宁东电燃烧设备有限公司辽宁科林环保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