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22001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一基板,其一表面设置有一第一电极;(B)于该第一电极上,使用一第一溶液进行一第一成膜步骤,以形成一第一发光层,其中该第一溶液包括一第一溶剂及一第一染料;(C)于该第一发光层上,使用一第二溶液进行一第二成膜步骤,以形成一第二发光层,其中该第二溶液包括一第二溶剂及一第二染料,且该第一溶剂与该第二溶剂为相异溶剂并满足下列至少一条件:该第一溶剂与该第二溶剂的偶极矩差异为0.5D以上、或该第一溶剂的黏滞度为0.3mPa·s以上;以及(D)形成一第二电极于该第二发光层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指一种适用于大面积制作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超轻、超薄(厚度可低于Imm)、亮度高、可视角度大(可达170度)、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响应速度快、清晰度高、发热量低、抗震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可弯曲等优势,逐渐受到各界研究及产业的瞩目。现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一基板11、一阳极12、一空穴注入层13、一空穴传输层14、一发光区15、一电子传输层16、一电子注入层17、以及一阴极 18。其中,发光区15配置于空穴传输层14与电子传输层16间,其可包含单层发光层或多层发光层。根据有机发光材料种类,有机发光二极管可区分为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及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两类,其中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通常以蒸镀方式制备,而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主要则以旋涂方式制备。虽然已知可通过蒸镀工艺制备具有多层结构的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但此种工艺却不利于制备大面积的有机发光二极管,且有不易控制发光层中组成分含量比例的缺点。另一方面,虽然可通过较简便的旋涂方式制备高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但制备多层结构时却容易发生严重的层间互溶问题。据此,目前尚未发展出可简便稳定制备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尤其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常因受限于蒸镀工艺而有不利于大面积制作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便能简便稳定地制备多重发光层结构,有利于大面积制作,且易于控制发光层中组成分含量比例,以利于调控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一基板,其一表面设置有第一电极;(B)于第一电极上使用第一溶液进行第一成膜步骤,以形成第一发光层,其中第一溶液包括第一溶剂及第一染料;(C)于第一发光层上, 使用第二溶液进行第二成膜步骤,以形成第二发光层,其中第二溶液包括第二溶剂及第二染料,且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为相异溶剂并满足下列至少一条件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的偶极矩差异为0. 5D以上(较佳为0. 5D至2. 0D,更佳为0. 5D至1. 3D,最佳为1. OD至1. 25D)、 或第一溶剂的黏滞度为0. 3mPa .s以上(较佳为0. 3mPa .s至1. OmPa *s,更佳为0. 4mPa .s 至0. 8mPa · s,最佳为0. 4mPa · s至0. 6mPa · s);以及(D)形成第二电极于第二发光层上。 在此,黏滞度指20°C下的溶剂黏滞度,而第一溶剂及第二溶剂亦可同时满足上述两种条件。据此,本专利技术通过选取满足特定条件的溶剂,得以改善溶液工艺制备多重发光层时的层间互溶问题,以便使有机发光二极管可通过溶液工艺制备多重发光层,有利于大面积制作,并可简化工艺及降低制作成本,且易于控制发光层中组成分含量比例,以利于控制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颜色。尤其,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制作方法更可应用于制备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改善现有小分子有机发光二极管受限于蒸镀工艺的缺点。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中,第一染料及第二染料并无特殊限制,其可分别为任何现有的荧光染料、磷光染料或其混合物,尤其,第一染料及第二染料可分别为任何现有的小分子荧光染料、小分子磷光染料或其混合物。举例说明,可发绿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 CF3BNO^ Ir (ppy)3> BNE> Alq>DPT> Alq3>Bebq2^DMQA> CoumarinQuinacrine 等; 可发红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Ir (piq) 2 (acac)、DCM-2、TMS-SiPc, DCJTB、及ABTX等;可发蓝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Flrpic、MDP3FL、DSB、TPAN、DPAN、DPAP, Perylene(C20H12)、 DPVBi, PPD, α -NPD2、β -NPD, TTBND、DCTA、及TDAPTz等;可发橘光的染料包括,但不限于 lH2_phq)3 等。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中,第一溶液及第二溶液更可分别包括第一主体材料及第二主体材料。在此,第一主体材料及第二主体材料并无特殊限制,其可分别为任何现有的主体材料,尤其,第一主体材料及第二主体材料可分别为任何现有的小分子主体材料,如CBP、 TAZ、TCTA及mCP。此外,当第一染料及第二染料包括磷光染料时,第一溶液及第二溶液较佳分别包括第一主体材料及第二主体材料;而当第一染料及第二染料未包括磷光染料时,则第一溶液及第二溶液可选择性地分别包括第一主体材料及第二主体材料。举例说明,第一溶液可包括第一染料,而第一染料较佳包括MDP3FL及DSB,其中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态样中的DSB 含量约为MDP3FL的3wt% ;第二溶液可包括第二染料及第二主体材料,而第二染料较佳包括Ir (piq)2 (acac)、Ir (2-phq) 3、CF3BNO及Flrpic,第二主体材料较佳为CBP,其中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态样中的Ir (Piq)2 (acac)含量约占第二主体材料的0. Iwt%, lH2_phq) 3含量约占第二主体材料的0. 6wt %,CF3BNO含量约占该主体材料的0. 2wt %,而Flrpic含量约占该主体材料的Hwt %。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中,第一溶剂可选择任何满足上述至少一条件且可溶解第一发光层材料(如第一染料及第一主体材料)的溶剂,而第二溶剂则可选择任何满足上述至少一条件且可溶解第二发光层材料(如第二染料及第二主体材料)的溶剂。举例而言,第一溶剂及第二溶剂可分为二氯甲烷及甲苯、甲苯及二氯甲烷、或二氯甲烷及二甲醚。据此, 于制备第一发光层及第二发光层时,通过第一溶剂与第二溶剂的特定选择可有效改善层间互溶的现象。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中,步骤(B)前更可包括步骤(Al)形成一空穴注入层于第一电极上,其中第一成膜步骤于空穴注入层上进行;或者该步骤(B)前更可包括步骤 (A2)形成一空穴传输层于第一电极上,其中第一成膜步骤于空穴传输层上进行;或者该步骤(Β)前更可依序包括步骤(Α )形成一空穴注入层于第一电极上,以及步骤m形成一空穴传输层于该空穴注入层上,其中第一成膜步骤于该空穴传输层上进行。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中,步骤(D)前更可包括步骤(Cl)形成一电子传输层于第二发光层上,其中第二电极形成于该电子传输层上;或者步骤(D)前更可包括步骤(C2) 形成一电子注入层于第二发光层上,其中第二电极形成于电子注入层上;或者步骤(D)前更可依序包括步骤(Cl)形成一电子传输层于第二发光层上,以及步骤(以)形成一电子注入层于电子传输层上,其中第二电极形成于电子传输层上。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中,步骤(C)前更可包括步骤(Bi)于第一发光层上,使用第三溶液进行第三成膜步骤,以形成一中间层,其中第三溶液包括第三溶剂及中间层材料,且第三溶剂与第二溶剂相同。于本专利技术中,较佳为,中间层本身不发光,其用于控制空穴与电子于第一发光层及第二发光层结合而发光,在此,中间层材料可为主体材料、荧光染料或其混合物,较佳为 TCTA, CBP、4P-NPD、TPBi, Alq3 或其混合物。于本专利技术的制作方法中,第一成膜步骤较佳包括第一涂布步骤及第一热处理步骤,其中第一热处理步骤于第一涂布步骤后进行。在此,第一涂布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卓辉黄珮瑜
申请(专利权)人:国立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