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板还原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8773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棚板还原罐,包括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右棚板和棚板罐盖,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和右棚板通过粘接组合成一端开口的箱体,棚板罐盖放置在箱体的开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并能装载更多的物料,罐与罐之间码放紧密,充分利用窑炉内空间。(*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窑中加热的还原罐,特别涉及一种用棚板制成的还原罐。
技术介绍
目前在隧道窑中进行还原铁矿石的工艺流程中,大多使用还原罐装放物料。现有技术中还原罐主要是由含铝粘土为原料制成的圆柱形还原罐。含铝粘土所制成的还原罐存在的问题有还原罐的机械强度低;还原罐的使用寿命短,一般使用3至5次后就破损不能使用,需要更换新的还原罐;并且,还原罐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碎,造成了物料的浪费。还原罐圆柱形的形状,罐与罐之间存在有较大的空隙,导致对窑炉内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圆柱形还原罐装放的物料较少,不能实现装料的最大化。而且含铝粘土所制成的还原罐很难实现机械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机械强度的棚板还原罐,可重复使用多次。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下一种棚板还原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右棚板和棚板罐盖,所述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和右棚板通过粘接组合成一端开口的箱体,所述棚板罐盖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处。进一步所述左棚板和所述右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棚板的两个侧面,所述前棚板和所述后棚板的底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棚板的上表面,并且其侧面夹在所述左棚板和所述右棚板之间。进一步所述底棚板上开有底棚板通孔,所述前棚板上开有前棚板通孔,所述后棚板上开有后棚板通孔,所述左棚板上开有左棚板通孔,所述右棚板上开有右棚板通孔,所述棚板罐盖上开有棚板罐盖通孔。进一步所述底棚板通孔、所述前棚板通孔、所述后棚板通孔、所述左棚板通孔、所述右棚板通孔和所述棚板罐盖通孔的通孔形状为矩形。技术效果如下1、棚板还原罐的机械强度高,可以重复使用多次。2、棚板还原罐可以紧密码放,充分利用隧道窑内空间,提高了生产效率。3、棚板还原罐的物料装载量高。4、棚板还原罐的结构精巧,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棚板还原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一种棚板还原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是由棚板组成的长方体形状的还原罐,主要结构包括有底棚板11、前棚板13、后棚板15、左棚板17、右棚板19和棚板罐盖21 ;底棚板11的上表面边缘处粘接有前棚板13和后棚板15 ; 左棚板17的一端粘接在前棚板13的侧壁,另一端粘接在后棚板15的侧壁;右棚板19的一端粘接在前棚板13的侧壁,另一端粘接在后棚板15的侧壁;棚板罐盖21放置在左棚板17 和右棚板19的上表面。本优选实施例中棚板的尺寸是针对窑车上表面到窑顶断面尺寸为2200mm、宽 IlOOmm的隧道窑设计。对于不同规格的隧道窑,还原罐的尺寸做相应调整。底棚板11的尺寸为长1084mm、宽200mm、高42mm的长方体棚板,底棚板11开有通孔形状为矩形的底棚板通孔12。前棚板13和后棚板15均为结构一致的长方体棚板,前棚板13和后棚板15的尺寸为长42mm、宽1000mm、高200mm。前棚板13开有通孔形状为矩形的前棚板通孔14,后棚板15开有通孔形状为矩形的后棚板通孔16。左棚板17和右棚板19均为结构一致的长方体棚板,左棚板17和右棚板19的尺寸为长1084mm、宽42mm、高1042mm。左棚板17开有通孔形状为矩形的左棚板通孔18,右棚板19开有通孔形状为矩形的右棚板通孔20。棚板罐盖21为长方体棚板,棚板罐盖21的尺寸为长1010mm、宽观4讓、高42mm,棚板罐盖21上开有通孔形状为矩形的棚板罐盖通孔22。底棚板通孔12、前棚板通孔14、后棚板通孔16、左棚板通孔18、右棚板通孔20和棚板罐盖通孔22的矩形通孔尺寸为长30mm、宽25mm。组装时,将底棚板11放置在水平面上,前棚板13的下表面和后棚板15的下表面分别粘接在底棚板11的上表面的两侧边缘处;左棚板17的一端粘接在前棚板13的侧壁, 另一端粘接在后棚板15的侧壁;右棚板19的一端粘接在前棚板13的侧壁,另一端粘接在后棚板15的侧壁;为了提供更高的机械强度,在左棚板17的底部与底棚板11接触处涂有高温耐火胶粘接;在右棚板19的底部与底棚板11接触处涂有高温耐火胶粘接;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为一端开口的长方体,棚板罐盖21放置在上部开口处即可。底棚板11、前棚板13、后棚板15、左棚板17和右棚板19围成的内空间体积为0. aii3,可以放置更多的物料。本技术的棚板由粘土、铝土矿、高岭石、莫来石、堇青石、碳化硅等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为原料制成,棚板的机械强度高;棚板之间采用高温耐火胶进行粘接。本技术的棚板均开有矩形通孔,通孔的作用是给热气流的流动提供空间。尤其是底棚板通孔12让棚板还原罐的底部也有热气流通过,增加了棚板还原罐的整体受热面积,并且在还原罐出窑后冷却速度也会加快。棚板还原罐在隧道窑内的窑车上的码放方式为棚板还原罐长度方向与隧道窑长度方向一致。权利要求1.一种棚板还原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右棚板和棚板罐盖,所述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和右棚板通过粘接组合成一端开口的箱体,所述棚板罐盖放置在所述箱体的开口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板还原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棚板和所述右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棚板的两个侧面,所述前棚板和所述后棚板的底面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棚板的上表面,并且其侧面夹在所述左棚板和所述右棚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板还原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棚板上开有底棚板通孔, 所述前棚板上开有前棚板通孔,所述后棚板上开有后棚板通孔,所述左棚板上开有左棚板通孔,所述右棚板上开有右棚板通孔,所述棚板罐盖上开有棚板罐盖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板还原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棚板通孔、所述前棚板通孔、所述后棚板通孔、所述左棚板通孔、所述右棚板通孔和所述棚板罐盖通孔的通孔形状为矩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棚板还原罐,包括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右棚板和棚板罐盖,底棚板、前棚板、后棚板、左棚板和右棚板通过粘接组合成一端开口的箱体,棚板罐盖放置在箱体的开口处。本技术可以重复使用,并能装载更多的物料,罐与罐之间码放紧密,充分利用窑炉内空间。文档编号C21B13/04GK202170349SQ201020684988公开日2012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8日专利技术者何洋, 何秋慧, 王化军, 胡文韬 申请人:北京君致清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军何洋胡文韬何秋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君致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