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喻敬武专利>正文

油烟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21678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采用气流动力对油烟进行水洗加雾化气处理等多级净化实现深度净化及排放的装置。它包括通风机,雾化气处理罐,以及烟气吸收罐构成,吸收罐由环形烟气吸收环,盛有吸收液的底罐构成,吸收环底部环形排列的喷射口与底罐相通,喷射口包括冲击管及分散器;轴流式通风机通过管状雾化气处理罐与吸收罐中心相连通;雾化气处理罐由中心轴,沿中心轴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挡雾轮、尼龙刷,以及下端的整流栅和上端的蜂窝式油烟滤清器构成。本净化器具有低成本高效率,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饮业使用的除排油烟的烟净化装置,具体地说是采用气流动力对油烟进行水洗加雾化气处理等多级净化实现深度净化及排放的装置。目前,餐饮业使用的除排油烟的装置主要包括三种类型,水处理方式;吸附、过滤材料方式;高压静电方式。水处理方式又包括水幕、水雾化或水过滤两种主要形式,由于水雾或水过滤形式将烟气通过水洗后,水油接触的面积增大,水对油雾的吸收能力增强,因而吸收油烟效果更佳。水处理方式具有造价抵,结构简单,易于造作维护,可去除一些可溶于水的有害气体,可实现火烟和油烟同时处理,可阻断火烟窜出等优点。但是,常规水处理方式存在很难克服的缺陷,废水处理不好会造成二次污染,特别是对小颗粒气溶胶去除效率抵,油水分离不好会喷出大量水雾。吸附、过滤材料方式有助于吸附油烟中的小颗粒气溶胶,但是随着油雾的附着饱和,吸附能力会逐渐减弱,必须经常更换再生吸附材料,运行成本较高,而且一些吸附材料会导致烟囱风阻过大不利于排烟;特殊设计结构吸附、过滤材料除油装置配合水处理设备使用,能够克服一般吸附材料的缺点,但也存在部分水汽喷出的缺点。高压静电方式虽然具有小颗粒气溶胶去除能力强,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优点,但其造价、运行成本高,对有害气体吸附能力差,不易维护使用,绝缘问题不易解决等一系列难以克服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研究与试验,综合发挥现有技术中的优点,解决克服了缺陷提出一种比较完善的油烟净化的技术解决方案。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将水洗与吸附处理相结合的油烟净化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净化器包括通风机,雾化气处理罐,以及烟气吸收罐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收罐由环形烟气吸收环,盛有吸收液的底罐构成,吸收环底部环形排列的喷射口与底罐相通,喷射口包括冲击管及分散器;轴流式通风机通过管状雾化气处理罐与吸收罐中心相连通;雾化气处理罐由中心轴,沿中心轴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挡雾轮、尼龙刷,以及下端的整流栅和上端的蜂窝式油烟滤清器构成。由于本技术在设计上采用的是水洗与吸附处理相结合的技术方案,保留了水洗和吸附处理的一系列优点,如能够去除可溶于水的有害气体,实现火烟和油烟同时处理,阻断火烟窜出,有效吸附油烟中的小颗粒气溶胶等。同时,通过结构上的合理设计,有效地避免了以上两种常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缺陷,以低成本实现高效净化油烟,并且使用及维护十分简单方便,对通风机不需要作经常性的擦洗维护。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3的C-C剖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油烟净化器包括,通风机3,雾化气处理罐17,烟气吸收罐等部分构成。当油烟净化器工作时,轴流式通风机3的电机带动叶片转动产生向外排放的气流,通过内部密封的气道使得烟气吸收环15上的进风口6处压强下降形成真空,集烟罩下方的厨房油烟凭借通风机进口的真空状态而被吸入吸收罐。吸收罐由环形的烟气吸收环15,盛有吸收液的底罐9构成。吸收环15的底部环状排列着喷射口18(如图2所示)。喷射口包括冲击管及分散器13,油烟气流通过喷射口及分散器13遍撒在吸收液的液面上进行汆深洗涤。底罐中的吸收液为碱性液体,对油烟中的大颗粒气溶胶物质和有害气体(酸性)具有强烈的渗透溶解和中和性能,油烟中绝大多数的油雾及异味在一次洗涤过程中被溶解吸收。分散器13为多棱形,由于分散器的工作条件恶劣,长时间处在高温下工作,有时还有火烟燃烧,表面很容易结垢,因此采用陶瓷模铸、表面上釉。底罐9为使用维护方便,还设置有进水阀7、排污口10,水位指示器14等附件。吸收罐中心的上方及通风机之间由管状的雾化气处理罐17相连,管状雾化气处理罐由安装在轴承支座总成5上的中心轴19,沿中心轴19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挡雾轮16、尼龙刷2,以及下端的整流栅12和上端的蜂窝式油烟滤清器4构成,11为风向导向板。当油烟气流冲入吸收液液面混合溶解时反弹出吸收液和油污混合的雾化气,同时在液面上呈现“皂沫”状气泡无序衍布。这些雾化气夹杂“皂沫”受通风机进口6真空吸力紧急继续沿吸收罐中心导管上升进入雾化处理罐17。雾化处理罐17下端进口配置的整流栅12使无序紊流“皂沫”隔离切小,“小皂沫”与雾化气体呈层流上吸。上吸的雾化气,“小皂沫”穿过中心轴19上的挡雾轮16和尼龙刷2。上吸气流沿挡雾轮叶片面间流道流动,并对叶轮产生力矩使其绕中心轴19旋转,在叶片流道流动的雾化气其贴近叶片型面的部分雾化气因粘滞而被叶片吸附并凝聚成水滴,这些水滴因挡雾轮的旋转离心力作用而被甩在管壁上,并沿管壁下沉流回底罐9。经挡雾轮的吸附及离心力清理,余下的雾化气在继续上吸运动中,又被离心刷吸附,吸附在离心刷中的雾化气经尼龙刷2的粘滞作用积累成水珠,受离心力的作用甩向管壁下沉流回底罐9。为了进一步处理雾化气,雾化气处理罐17中的挡雾轮16、尼龙刷2可以多级配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是在中心轴上自下而上分别布置两级挡雾轮,一级尼龙刷,再一级挡雾轮和尼龙刷的配置。多级配置可以多级净化,但级数设置过多也会影响通风性能,因此设置几级分离应该兼顾两个方面。经过多级挡雾轮和离心刷吸附和清理,余下的雾化气再经雾化气处理罐17上端的可定时清洗和更换的蜂窝式油烟滤清器4过滤。该滤清器利用物理涡流原理吸收残存的雾化气和微量烟气,达到更进一步的深度净化效果。穿过滤清器4的气体已经是洁净,不含水雾的气体,经过通风机排放到室外空间。由于经过通风机排除的是深度净化的气体,通风机是在净化气环境中工作,因此不需要经常性擦洗维护。为了适应各种使用环境,本技术的油烟净化器在底罐配有常规温度控制装置8,目的是避免在低温环境中使用时冻结,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PTC控温元件作为温度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通风机,雾化气处理罐,以及烟气吸收罐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收罐由环形烟气吸收环(15),盛有吸收液的底罐(9)构成,吸收环底部环形排列的喷射口与底罐相通,喷射口包括冲击管及分散器(13);轴流式通风机通过管状雾化气处理罐与吸收罐中心相连通;雾化气处理罐由中心轴(19),沿中心轴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挡雾轮(16)、尼龙刷(2),以及下端的整流栅和上端的蜂窝式油烟滤清器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气处理罐中含有多个挡雾轮(16)、尼龙刷(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雾化气处理罐中沿中心轴(19)自下而上依次分布两个挡雾轮(16),一个尼龙刷(2),另一个挡雾轮(1),另一个尼龙刷(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罐设有温度控制器(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收液为碱性液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采用气流动力对油烟进行水洗加雾化气处理等多级净化实现深度净化及排放的装置。它包括通风机,雾化气处理罐,以及烟气吸收罐构成,吸收罐由环形烟气吸收环,盛有吸收液的底罐构成,吸收环底部环形排列的喷射口与底罐相通,喷射口包括冲击管及分散器;轴流式通风机通过管状雾化气处理罐与吸收罐中心相连通;雾化气处理罐由中心轴,沿中心轴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挡雾轮、尼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烟净化器,包括通风机,雾化气处理罐,以及烟气吸收罐构成,其特征在于吸收罐由环形烟气吸收环(15),盛有吸收液的底罐(9)构成,吸收环底部环形排列的喷射口与底罐相通,喷射口包括冲击管及分散器(13);轴流式通风机通过管状雾化气处理罐与吸收罐中心相连通;雾化气处理罐由中心轴(19),沿中心轴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的挡雾轮(16)、尼龙刷(2),以及下端的整流栅和上端的蜂窝式油烟滤清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迁凤喻敬武
申请(专利权)人:喻敬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